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684|回复: 7

邹问轩的《诗话》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2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18-11-23 11:45 编辑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先有歌再有诗。记得鲁迅的书里有关于诗起源的论述。解读这些诗歌的文字冠以一种特别的文体,那就是诗话。诗话,其实就是话诗。解释文句、文辞,注解典故、出处,而现代更多是讲解意思和整理艺术性。毕竟古今的认识观有了很大的不同,说不上古好还是今强。

从古至今,诗话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一般后人在整理的时叫做某某诗话以示区别,以作者的名号、字号、堂号、籍贯等冠之。作者写的时候大概都是诗话,或者连诗话都不标注。等到刊印或者后人辑录钩沉的时候才有了某某诗话的名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洋洋洒洒39种。另外如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印量和影响都很大。

记得黄恽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干脆就叫月刊,这真是无名即有名。沦陷期还有一种杂志就叫做,《杂志》,这一册书的书名直接叫《诗话》,感觉作者好大的口气。作者邹问轩,是邹韬奋先生的弟弟,但他却与邹韬奋先生走的是不一样的道路。是一位老革命,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白色恐怖时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派往东北工作,1948年担任鞍山市的市委书记,这是鞍山解放后的第一任市委书记,同时他也是一位理论家和文学家,他把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的文章结集,1963年8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初版五万册,其中精装本五千册。

次月二印五千册平装,可见销路之广。再版说明里说:“此书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的内容、风格、语言和写作态度,都得到了好评。”在此书发表报刊及印刷出版之后,作者收到了大量读者乃至于专家的来信,这固然有迎阿领导的意思在,更多的体现了文革之前文学艺术界自由交流和互动、讨论的频繁与热烈。尔后作者对文章不断的修改和重写,修订版都已准备妥当,文革就来了,书被打成毒草,列为禁书,一切活动就此戛然而止。百度上说,因为此书邹被迫害致死。当然没有这本书,邹也照样会迫害。没死在敌人的大刀、水龙下,死于同志的监狱里,这也是个讽刺。文革开始没多久,五十刚出头的诗人、学者、市委一把手就这样死于非命。

网上还出现过一册作者签赠郭沫若的精装本,真是很少见,可惜受赠者并不待见,流落市场,供豪买家竞拍。或许这没起到正面作用而是反作用,故而加剧了作者受批判的力度,所谓证据在手,不过是上纲上线。看书中文字,作者并没对郭49后的主张心神领会。

1979年2月该书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发行第二版,印量三万八千册,再版除了是给读者阅读更新调整后的文章,更是一种表态,拨乱反正,从人到书一样的待遇。不管当年是被诬蔑为黑书还是反书。但这次的版权页却忘记了当初还有二印。所以这书已经印了九万三千册。查阅资料时,竟然发现这书还有毛边书,于是定了一本。

拿到手一看是上下毛边,且未裁开。没舍得裁,颇有夹缝偷窥之感,虽比光边看的累一点却很愉快。那个年代的文字,基本上烙有时代特征,而此书也不能避免,然而这样苍蝇屎样的句子并不多,阅读这书最大的快乐性并不只在文字本身,而是在阅读毛边书这种载体上。看完这本书,有三个特别意外的感想。一是让我不断想起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在题目和着力点上尤其多的类似处。当然也是诗话这种体裁的特点。第二是作者谈诗用到了不少自己的诗作为例子。作者的诗写的不算特别好,但他对自己诗歌的评价还比较公允。第三,作者提到了他所在城市的一处名胜——千山,颇有做推广的意思。一把手是诗人,这事如今看来是最好的推手,广告也会打的文气和熨帖一点。

去年初秋友人璐璐女史邀我赴钢城一游,花了一天时间爬千山。根据我微薄的那点地质学与地理学知识,我们讨论群山与石峰的形成,庙宇、道观的沿革与变迁。都以为千山颇类黄山,惜少了泉水、飞瀑贯穿其中,还说没有人为千山这么美的风景做广告。原来在五十多年前市委书记亲自撰文,用诗歌的形式介绍着千山,这篇文章作者提出了很多关于排律的看法,我更多的是看他笔下的千山与我所见千山的异同点。比如八步紧、五佛顶,至今还是千山最佳处,关于这首《初秋访千山》,作者还有一段前言:“千山,全称千朵莲花山,为我国八大禅林之一,风景绝佳。1948年三进两处鞍山市,曾一度经北山移;1957年因病南来休养,乘便一游;今盖第三次访胜然均在夏、秋之季,未获梨花满山胜景,期以异年。”如今作为革命家、政治家的邹问轩早已恢复名誉名垂青史,而作为作家的邹问轩也在这印了几万册的书里流转。偏偏他为千山做的宣传就连名胜地的宣传简介或者摩崖石刻上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实在是很不应该。年年满山梨花可曾眷念过这位三度来游的领导?近日读此书,又让我想起前人说的言有易言无难这句话来。千山岂只是以前佛教兴盛时候的道场,如今风景幽绝的自然景致!这里的人文,只是被大量的湮灭了。

库酉主人的博客



另:
(友直)邹韬奋的亲弟弟,黑龙江名人邹问轩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我在家乡哈尔滨作为一个如醉如痴地喜欢诗词的业余诗词爱好者,读过邹问轩先生的《诗话》。当时觉得收获很大,很感激他佩服他。文*革期间听说他自杀了,还曾深深地为他感到可惜可叹,很感悲痛。文*革中自杀的人太多,死于非命的人太多,人的神经趋于麻木,也没想太多别的。但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名字反倒更加使我难忘了。
    昨天偶然读到一篇谈邹问轩的文章,才知道邹问轩是邹韬奋的亲弟弟!邹韬奋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记者和出版家。读了该文我就对邹问轩除了感激、佩服和可惜之外,又增加了几分更加复杂的情绪。于是我上网查阅了邹问轩的简历,其中有几个侧面使我极有感触。
    邹问轩原籍江西省余江县。1914年4月20日生。1930年报考南昌心远中学,那时候就开始发表文章。后转入省立一中。  193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一二·九”运动后加入左联。同年12月下旬由北平左联市委书记陈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开始了跟我的家乡黑龙江产生关系的活动。他被组织派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松江省委秘书长、延寿中心县委书记、哈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1952年4月邹问轩是航空企业——平房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原国营军工120厂、东安机械厂)的主要奠基人,任国营一二○厂(姬哈尔滨人耳熟能详的东安机械厂)厂长。1956年7月,邹问轩到黑龙江省*委工作,先后担任省*委地方工业部部长、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常*委等职。他是个好官。他经常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去基层一次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1960年和1961年在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看到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便以各种方式,多次向省*委反映。他不同意对当时农村阶级斗争形势的过高估计,认为只是个别的社队领导或党员蜕化变质,不能看成是阶级敌人的进攻。这就是我本人写文章几次说到的黑龙江地区常见到的“阶级斗争是个筐,万千烂事往里装”的倾向。邹问轩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向省*委反映,从不回避矛盾。1962年政策研究室干部下乡调查,写一篇赞许包产到户材料,他冒着被扣上右倾帽子的危险,签批在省委《情况反映》上发表。在那个时代敢做这样的事情,这就使人联想到他的哥哥邹韬奋!铁肩担道义!让人钦佩!让人敬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邹问轩开始遭到迫害,就连他业余撰写的《诗话》,都被诬蔑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话”。1966年6月19日,当时担任黑龙江省*委副秘书长的邹问轩因对“文*革”不理解,吃安眠药自杀,终年仅仅52岁。他死后被开除出党。
    他的哥哥邹韬奋是死后入党的,他却在死后被开除出党。这个对比之下让人感慨万端的历史悲剧说明文*革时代的荒唐。
    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11月,黑龙江省*委为邹问轩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并为他彻底昭雪,恢复名誉。
    50多年里我所感激、佩服、难忘的邹问轩先生得到了公正的待遇,我为此感到慰藉温暖!改革开放使万千家庭和个人得到了公正的待遇,尤其是所谓的地富反坏右,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这就是我一直忆苦思甜——忆文革之苦,思改开之甜,因而歌颂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2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平[url=]编辑[/url]


少时入家塾。1930年报考南昌心远中学,常在一些报刊以蓝马,浪沫,铁驼的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家乡土豪劣绅丑恶行径。后转入省立一中,因闹学潮被学校开除。1933年进北平大中中学学习一年,1934年考入中国大学。他在学生时代即爱好文学,勤于写作,曾在报刊上发表诗文作品。
193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在白色恐怖下,不畏强暴,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迎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刀和水龙游行示威,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二·九”运动后加入左联。同年12月下旬由北平左联市委书记陈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先后担任北平左联市委委员、中国大学党支部书记、北平东区区委书记、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党团委员、北方局军委秘书等职。1937年6月到上海,担任北平学联派驻全国学联代表和全国学联、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委。
1937年10月,邹问轩回到家乡,任中共江西临时省工委书记、南昌中心市委青年部部长。1938年7月,因公开组织青年抗战宣传运动,被国民党政府以“汉奸嫌疑”为借口逮捕,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邹韬奋先生得知弟弟被诬陷情况后,非常愤怒,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并进行营救,后经周恩来保释,于9月出狱,留在中共东南分局青年部工作。
1938年10月,邹问轩随同曾山、陈丕显到陕北延安,参加全国青救代表大会后,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二部学习,1940年5月结业,由中央组织部分配到陕甘宁边区绥德特委工作,曾任特委宣传部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党组织派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松江省委秘书长、延寿中心县委书记、哈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东北局派往赛马县土改工作团团长兼县委书记和孤山县土改工作团团长兼县委书记。1948年5月,调任鞍山市委书记、旅大市委宣传部部长。
邹问轩是平房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原国营军工120厂、东安机械厂)的主要奠基人。
1952年4月,邹问轩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参加大规模经济建设,离开海滨城市旅大,到黑龙江任国营一二○厂(东安机械厂)厂长。为尽快建好国家迫切需要的强大航空企业,他集中精力抓基本建设,经过4年建设,工厂初具规模。他坚持边建设、边生产的方针,积极组织职工昼夜抢修航空发动机。开始每月只能修10台,到1954年,每月修150台。同时,自已生产备件,到1956年自制备件已达90%。为走向制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建立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航空工业职工队伍,他身体力行,带头学习,不到两年就熟悉航空产品、种类、工艺过程、工厂管理,成为管理航空工业的内行。在抓企业管理方面,他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把产品质量看成国防建设和空军战士生命的大事,多次提出:“产品质量是人的质量的再现。”
邹问轩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努力,率领广大职工艰苦奋斗,一座国家大型骨干企业拔地而起。为我国航空工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6年7月,邹问轩到黑龙江省委工作,先后担任省委地方工业部部长、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常委等职。
成果
邹问轩有很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和较高的文学素养。
他经常深入实际,了解情况,去基层一次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1960年和1961年在农村开展调查研究,看到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便以各种方式,如实的、多次向省委反映。对当时农村阶级斗争形势的过高估计,他持不同看法,认为只是个别的社队领导或党员蜕化变质,不能看成是阶级敌人全面进攻。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如实向省委反映,从不回避矛盾。1962年政策研究室干部下乡调查,写一篇赞许包产到户材料,他不怕被扣上右倾帽子,签批在省委《情况反映》发表。
从50年代后期开始,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许多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诗歌,发表在省内外报刊上。还在百忙中抽时间写出十几万字的专著——《诗话》(1962年在《黑龙江日报》上连载,后经修改,于1963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总结自已的创作休会,探索和阐明古典诗词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他对诗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诗歌风格的时代性问题,都作了认真研究,详尽论述古典诗词的形成过程。对诗词的发展,他主张吸收当代的生动语言,适当放宽声律的限制,在内容上更广泛、全面、深刻、本质地反映时代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以求创造出民歌和古典诗歌相结合的新形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8-11-2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前读过问轩诗话散篇,前些年参观过问轩书法遗墨展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2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帆 发表于 2018-11-23 12:04
文革前读过问轩诗话散篇,前些年参观过问轩书法遗墨展览!

他是革命家兼诗人,可惜52岁就去世了。谢谢罗帆老师的回复,早年还读过他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8-11-2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祝快乐安康!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2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8-11-23 14:35
拜读美文。祝快乐安康!谢谢介绍。

谢谢大雁的欣赏,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11-2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邹问轩德才兼备,可惜走得太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11-2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11-23 16:53
拜读!邹问轩德才兼备,可惜走得太早!

谢谢范兄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0 1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