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44|回复: 2

知青之苦,苦在希望渺茫,苦在返城不公(转)

[复制链接]
心犀 发表于 2011-11-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知青之苦,苦在希望渺茫--

详解知青定律一:知青对农村岁月的感受与下乡时间成反比

我从来认为,一个人年轻受累不算苦,反而是一生的财富。当年下乡的知青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知青陆陆续续离开农村,而另一些知青却被要求扎根农村一辈子。当你发现知青回城毫无规则可言,不是靠劳动表现,而是依靠其父母的权力和关系,而你的家庭又无能为力时,你就会感到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感到前程无比的渺茫,这才是知青苦难的真正所在,因为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遭受盲目的苦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认为,中国大规模的腐败就出现在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为了子女回城,家长们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由于名额有限,有权势的官员们一方面想方设法安排好自己的子女,另一方面又对老百姓子女设置许多回城障碍,导致知青就业与当前大学生找工作一样,都成了“拼爹”游戏。在全社会毫无公平正义的情况下,不少知青为了回城而拼命劳动,在风雨中染下一身疾病;一些女知青为了回城而被农村基层干部诱奸、强奸;更有少数知青因回城希望破灭而自杀。

影星刘晓庆在自传《我的路》中写到:“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她谈到当年在农村艰苦劳动的感受时说:“我第一次渴望着爱情,如果有这么一个小伙子,他能够每天来帮助我挖地,只要坚持八个月,我就一定嫁给他”。我相信,这是她当时的真实想法!试想,一个十多岁的弱女子在烈日下挥锄,必定是筋疲力尽,如果不是陷入生存困境和对前途的绝望,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二、知青之苦,苦在返城不公

详解知青定律二:知青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好恶与日后的人生境遇成正比

建国60多年来,不管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我国从来就没有建立起青年就业的公平正义的就业制度,整个劳动力市场缺乏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契约精神。“求职凭关系,就业靠父母”的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

从建国到上世纪末出生的人口,如果按照15至20年为一代,可以划分为三代人。出生于文革前的可叫第一代人,他们历经各种政治运动和60年代初的大饥荒,许多人在青少年时期参与了上山下乡;1966至1980年出生的是第二代,即70后;而80后、90后则是第三代。第一代青年是第三代青年的父辈或祖辈,然而,人生经历截然不同的几代人,如果把他们的就业方式加以比较,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

知青返城就业与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比较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心犀 发表于 2011-11-13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返城就业与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比较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1-11-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犀 发表于 2011-11-13 12:13
知青返城就业与当前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比较分析

现时涨退休工资,工人和公务员,有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6 09: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