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786|回复: 27

地坛公园灯光节——夜景练拍

[复制链接]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59 编辑

      2012年8月10日—19日,由东城区中关村雍和园管委会主办、英国莱亭迪赛灯光合作者事务所等承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在地坛公园绚烂亮相。本届灯光节由知名灯光设计师丁平、陈思思策展,全部灯光作品以“光与人”为主题,用灯光表达设计师对社会、自然、心理、文化冲击的深刻思索。三年来,灯光节已经成为了地坛公园夏季的固定文化活动,每件灯光作品都吸引着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看了一些有关灯光节的照片和报道后,产生了想去看看的的念头。8月19日,也就是地坛公园灯光节的最后一天,决定去看看。一来欣赏一下灯光的魅力,二来主要是利用这种场合,练拍一下夜景,毕竟像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拍的不全,主要是灯光作品相互位置比较散,很难顾及全面。边走边拍,走到哪儿拍到哪。


片中的文字均来自各自作品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59 编辑

     
p  1 光蒲团

      土地仪式化的做法是增加人工的几何物,地坛就是这样。用光在树下铺就的荷叶蒲团也是使环境仪式化的另一种形式。通过能量的加入,光蒲团或明或暗,或残或圆,或开或合,或颤动闪烁,能量互交。在此时此地看吸取大地养分成长百年的树和人力控制的树下光蒲团,体会世间万物生成模式与相互关联,理解行为的意义与人工光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22 编辑

      
p  2 UP上

    作品以复杂理论为背景,应用特殊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创造了复杂而有序的人工竹林构筑物。位于顶部的灯光与人群互动,人们介入构筑物的方式对灯光的暗亮产生影响,从而创造一个生动的光环境。构筑物的竖向张力以及顶部灯光引起人们向上的好奇,让视线短暂地离开喧闹的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24 编辑


p  3 理想家园

    该作品是用废弃的塑料口杯设计制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33 编辑


p  4 鸟巢      
      多个个体的错落布以及鸟笼的造型增加了座椅的游戏性和趣味性。透空的编制部分,与草地绿树相融合。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灯具在其中的使用,在夜间又有点亮和提示引导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33 编辑


p  5 光骨骼———伞
    骨骼化是这种家乡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支撑无机物的结构上的能量首先有机化,单纯的结构正转化为类似于动物骨骼的、能支撑躯体、储藏能量制造组织所需物质的特殊骨骼,而其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光的形式外化显示,最后形成“光骨骼”,而“光骨骼——伞”是我们首先采集的一个样本,一个最接近我们生活的样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39 编辑


p  6 行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39 编辑


p  7 闪耀光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39 编辑


p   8 关爱地球 (灵感来源于:泰坦尼克号2)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设计方案主要通过灯光的动态变化效果模拟因温室效应等引起冰河变化及地震、火山等效果,呼吁人们关爱地球,善待地球,拯救地球的全民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寒冬 发表于 2012-8-27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 于 2012-8-27 17:40 编辑


p  9 OVO
      囊括来自比利时、瑞士的ACT设计师团队将为灯光节献上灯光装置《OVO》,这件作品一路从法国里昂、耶路撒冷、法兰克福辗转到来中国北京。人们能通过暗门走近OVO的内部,切身体会灯光迷雾下的光影力量以及对形而上学的美学思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31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