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148|回复: 3

(1700)大鹏影视专栏1700期感言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8-5-2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00)大鹏影视专栏1700期感言
    仿佛已经很久了。
    手写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打电话,打电报,听广播,看电影(指到普通的电影院、俱乐部或露天的剧场),到剧院看舞台节目,甚至在家看电视……这些曾经是人们交往、交流的主要形式渐渐离我们远去。
    很多人,不管男女老少,不论职务行业,几乎人人都成了看手机的“低头族”。
    然而,远去的东西并不遥远,留在了我们深深的记忆里。
    我的童年就是一个字:“玩”。虽然父亲是省公安厅政治处《黑龙江公安》的编辑,母亲是伪满国高毕业,古文极好,会吹口琴,毛笔字也正规,但我的童年没有学前教育,没有补习班,甚至我一天幼儿园都没去过,每天就是和大杂院里的孩子玩。
乃至报小学时,老师问我两个问题:现在钟表的指针是几点钟?你妈妈多大岁数?我答不出来。老师怀疑我傻,招生榜上没有我的名字。妈妈急了:儿子已经八周岁多了,虚岁九岁了,再不上学就晚了。
    上了小学,读语文课本,我不明白:“我们的敌人”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是我们,敌人就是敌人,敌人怎么会是“我们的”?写铅笔字,每个字要写满方格本一页。由于贪玩,快上学校了,没时间了,就自我发明这样的写法,即,每个字的笔画先从第一笔开始,快速写满一篇,然后再快速写满第二笔、第三笔……直至完成。写作文:读《两筐鸡蛋》的感想。老师批语:你只写了一筐鸡蛋,另一筐哪去了?
    上中学,不愿学数理化、生物、体育(因我从1959年起患肺结核,体质弱。直到1969年下乡后才好)、外语。乃至至今也不大明白。最怕老师课堂提问,紧张得口吃,引起同学的笑声。上体育课,老师让每人爬旗杆,我上不去。老师当众让我脱掉袜子,光脚爬!我总算爬上去了。后来下乡在五七干校烧砖,没事最爱干的就是爬砖窑高高的烟囱观四周的风景,当然烟囱有扶手。在中学学分排名,我初中三年总分没有进过前20名。所以我很自卑,不愿与同学交往和交流。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我初中毕业,也没能入团,后来在乡下,勉强入了团。
    文革学会了刻钢板印刷小报,自写自编小报《光明在前》竟然“出版发行”了40多期!这个本事一直延续到下乡。刻印的小报有《五七战报》、《林海战报》、《烧砖战报》、《学大寨》、《麦收战报》,很多文章是我自己撰稿,锻炼了文笔和写作能力。这些小报至今保留,对我来说是青春的记忆,是个人的“文物”。
    上中专师范,写作大有提高,写了几篇小说,有的在学校征文中获奖,得了个小日记本,也至今保留。
    毕业当中学教师,教过语文、历史和政治。在校入了党。1974年批林批孔,学生贴大字报,批我师道尊严,叫号:“你动员我们毕业下乡,你是教育组副组长(组长空缺),是党员,你带不带头?去不去?”我写大字报回应:“去”!但学校没答应。
    1975年调南岗区委当秘书。由于因肺结核吃药过多,后遗症是耳聋。开会时,领导口音不是标准普通话,我常常听不懂,写的公文空洞,没写出会议的主要精神而遭领导的批评。
    1978年恢复全国高考,机会来了。我日夜偷着补习我没学过的高中课程:补数学,请高中生教我。他出个主意,进考场,先在草纸上写下主要的数学公式,看考题往合适的公式里套。这招真帮了我大忙,我数学竟然得了40分!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初中同学,一人得12分,另一人竟然0分。补地理,经常看全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记住一些基础的知识。语文、政治、历史基本放弃补习,只是简单看看。好歹五科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上了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自以为中文挺好,老师第一堂课考我们一百个常用字,结果我错了七八个。印象最深的是“胸”字,其中的“凶”我少写了右边的一竖。
    四年大学本科学习,极大提高了我的知识和写作能力。每年寒暑假,中文的壁报里,我都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电影电视剧本、散文、文学论文等。
    毕业留校党委组织部,又是当秘书。不愿意干。留校两年后,中央有文件,抽调优秀大学生充实机关。我有幸去了省委组织部。不愿(也不会)做官,没有去政策研究室和其他行政人事党务部门,而是去了《党的生活》杂志社,当了记者。
    不愿写政论文章,专写通讯、人物报道。后来杂志与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党员电教中心联办全国性的《党员电化教育》杂志,我参加竞选被批准为副总编。有机会赴全国各地采访、组稿。负责党员电教电视片专栏编辑,又弄懂了电视片拍摄制作的原理、设备、知识,为全国一些省市策划、撰稿、编辑了一些电视片。
    最重要的作品是电视片《周恩来在铁岭》(我撰稿、编辑、剪辑,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赵忠祥解说)、《让人民满意》(记录哈尔滨东莱派出所),这两部电视片被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党员电教中心转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层组织部,作为教材播放。记者生涯最大的收获是被评为编审正高级职称和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编辑(我单位只有两个名额)。
     2009年退休来到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起初就是返老还童,还是玩,没有什么任务和压力。后来联谊会创办了“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前任站长郭桂芳手把手教我上网注册,链接图片和视频上传网址注册,并专门为我开办了“大鹏影视”专栏。原来只想发100期就得了。没想到联谊会活动这样多,这样丰富。专栏的报道就源源不断,发了1000多期。
     2015年底,我去海南,并在东方市买了商品房,每年秋冬长达半年在海南居住。
     远离了知青联谊会,不能尽责尽力,多次书面报告要求辞去网站站长的职务,至今未得到联谊会网站管委会的同意和批准,只好干下去。原创报道发的少了,就转发我认为的好文章,绝不滥竽充数。
     微信的发达,冲淡了网站。由于我的手机号码从开始有就没有变过,我的手机号可能被“卖”到了国内外。不相识的电话经常来,不认识的人进了我的微信,帖子也越来越多。几天不看,最高时1万多条没打开,严重地影响了我手机的使用。现在,除了亲人、家属和一些志同道合、心心相印、互相敬重的好朋友外,其他人的微信,我每天就不看了,直接删除。我因此被很多群“移除”。这样最好,朋友交往不必太多,有几个人、十几个人好好处就行了。
    我还是爱咱们的网站,专心办好栏目。从不为其他任何媒体写稿;也从不参加哈尔滨知青联谊会之外的任何知青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没兴趣,没精力,没意思,忙不过来。
    我常浏览全国其他知青网站。我们的网站每天坚持更新,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作者群、读者群,还是充满向上的朝气和活力,这是值得我们珍惜和欣慰的。
    感谢知青联谊会对我的信任、厚爱和支持。
    感谢广大知青朋友对我的理解和关注。
    感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为我提供了继续思考、学习、写作、交流的天地。使我不受干扰,坚持办好专栏,直做到今天的第1700期。


    能有事做,做自己愿意做、会做,并做下去的事,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加雪 发表于 2018-5-21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1700期,就是勤奋得到的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5-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在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8-5-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谦虚谨慎的大鹏站长,展示了精彩人生。参加工作以来的作品,感染人激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7 06: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