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594|回复: 14

精兵简政不可偏废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2-25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8-2-25 09:42 编辑

                精兵简政不可偏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在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容讳言,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李总理上任以来,突出抓“简政”,减少行政审批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可圈可点,值得称道。
   按照习近平“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要求,目前行政体制改革中,“精兵”始终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的政府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效果不佳,甚至不断反弹。这里的关键是没动真格。上面官僚主义,下面形式主义,上下串通,部门利益,许多秃子脑袋的虱子的明显问题都改不了,空谈误国。
   首先是“庙”多。行政机构、财政供养机构、临时机构、“僵尸”机构,有增无减。一个县的编制机构标配就有100多个,一个地级市的编制机构标配多达近150个。编制机构之外,还有很多名目繁多的自设机构。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机构早已名存实亡,成为“僵尸”,但“庙”照立,经费照拨,领导干部职数照用。
   以交通运输领域为例,一个大件运输,标准不一,一省一批,层层设卡,处处罚款。从四川运到大庆的万米钻机车队,要经过交通部的特批才能启运,好像是一件喜事,为基层服务的功绩,殊不知是一种莫大讽刺,否则不知要运到何年马月。这种情况,谈何物流畅通,快捷高效,统一市场?
   养路费取消本是件好事,但原来的征费稽查机构从公路路政分来一杯羹,变脸为公路路政管理机构,换汤不换药,甚至更糟。机构没减,人员没变,职能重叠,管理更乱。以黑龙江省为例,一个公路就有五个独立的部门在管:省公路局、道路运输管理局、公路路政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建设局。
   交警与公路管理部门的查扣没车辆,与社会联办停车场,形成一个利益链和法外之地。一些人利用权力,大行其道。随着社会车辆的爆发式增长,这种乱象愈演愈烈。
   类似情况不胜枚举,由来已久,国家交通运输部不知道吗?中央编委不晓得嘛?!
   我国的财政供养人员越改越多,人浮于事,乱象丛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官民之比大致为1:600。进入了21世纪,这个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与总人口的平均比达到1:28。
   如果按6000万“吃皇粮”的,按中国13.5亿人口计算,有人推算出中国的官民比例是1:21,这种算法是不准确的。13亿人有1/3劳动力,就是4亿多劳动力,其中6000万是“吃皇粮”的,还有3.6亿是劳动者,官民比例正好也是1:6。而一个官员的花费肯定超过2个普通人,实际的比例可能就是1:3。
   据黑龙江省一个地市的人事局长反映,他在职时人事局有40多人,现在则多达80多人,翻了一番,真正干活的是外来借调人员,在职在编的都是动嘴不动手的“甩手掌柜”,省地市县各级都是如此这般。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政资源,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按现在6000万的“吃皇粮”人员计算,每年吃掉国家财政收入的1/3,太惊人了!而且随着公务人员工资待遇的提高、诸如“公务用车补贴”等高额补贴的增加,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扩大。
   二是庞大的冗员,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的无所事事,有的互相掣肘,有的推诿扯皮,有的没事找事,有的玩弄权术。人事制度的改革是根本性的改革,这种状态不彻底改变,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奏效。
   精兵与简政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是人事工作中“人”与“事”的关系,“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是次要方面。在改革中,只改“事”,不改“人”,简政的成效难以显现,甚至被冗员抵消吃掉。
   不直面这些问题,谈何深化改革?不要再夸夸其谈,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现在搞行政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无疑是对的。但是,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基础做起,一项一项地改,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通过调查研究和顶层设计,有的要理顺机构职能,有的要精简冗员,有的要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这样才能实现问题导向,釜底抽薪,而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
   首先要对目前的行政体制现状有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认识,认清改革的针对性、紧迫性、繁重性、复杂性、长期性。靠修修补补、小打小闹,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定位,搞好顶层设计,出台《行政机构设置法》,以法律的形式将行政体制固定下来,成为依法治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利器。
   二要大刀阔斧地拆“庙”,解决机构臃肿、体制不顺、职能重叠等问题,彻底清理临时机构、“僵尸”机构,撤并重叠机构。这里的重点应该是政府机关及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虽然也吃“皇粮”,但其性质、特点与政府机关不同,不可同日而语纳入行政体制改革范畴。
   三要大幅度精简行政人员,这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重新核定各级机构人员编制、职位设置、领导干部和非领导职务职数等,彻底清理领导干部超职数配备、职位外配备、借调人员,彻底解决“部长助理一大帮,省长助理一箩筐,副秘书长成桌上,官多兵少吃皇粮”等乱象。
   当下中国比煤炭、钢铁更过剩的是官员。
   本人在黑龙江农垦总局机关工作近三十年,总局的人员编制只有400多人,只及地市级(如佳木斯市)编制的1/7—1/10,但许多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国家编委办曾称赞:你们是全国最精干高效的机构。当然,地方有“五大班子”,总局与之相比有一定的不可比性。如果按相当于总局两倍的人员编制配备地市级机构,则地市级机构需精简2000—3200人,即精简7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08年政府机关人员1328万,砍掉70%,即是930万人,即使砍掉50%,亦可精简664万人。全国政府机关人员精简一半,这该是怎样一场改革、怎样的一种局面呢?
   当然,人事制度改革,精简人员历来是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目标明确,政策得力,方法得当,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就一定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

                           (写于2018年1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2-2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19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党和政府的机构改革。这项改革恰逢其时,非常必要。我双手拥护,非常期待,故发以上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8-2-2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兵简政服务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2-25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8-2-25 10:46
精兵简政服务人民。

谢谢支持赏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8-2-2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讲真话,这种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2-2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8-2-25 11:33
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讲真话,这种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谢谢支持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2-2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8-2-25 11:33
敢于面对现实,敢于讲真话,这种精神应该发扬光大。

欢迎关注赏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2-2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政府,大社會才是方向!很多机构没有存在意义,现在街道办更是人多,工作量不够。供养的闲人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8-2-25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8-2-25 11:49
小政府,大社會才是方向!很多机构没有存在意义,现在街道办更是人多,工作量不够。供养的闲人太多。。。。 ...

谢谢关注支持,独到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8-2-2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篇文章可以发到人民日报。

机构的臃肿,很大一个原因是腐败。多设置机构和领导位置,就可以多收钱。
精简机构非常重要,但也是最难的,多余的人的安排是难中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1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