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50|回复: 5

回访拾遗

[复制链接]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1-10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学新 于 2017-11-10 15:47 编辑

                      回访拾遗

    2010年10月19日,我们一行17人代表104团的京津沪哈全体知青应邀参加逊克农场50年华诞庆典后,又一次回访第二故乡,尽享荒友相聚的欢乐,领略故乡别样的秋韵,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幸福、温馨之中。
    库尔滨,我回访过多次,但每一次都有许多不同,都有新发现、新感动、新收获,这一次也不例外。
    这一次走了许多久违的老连队、老地方——六连、九连、加工厂、十一连、十二连;东山的一连、二连、三连、营部。12连是我下乡的发祥地,那里的“马尿河”曾留下我们紧急集合的脚印,库尔滨河畔曾矗立过我们“干打垒”、“杆夹泥的营房,山下一片黑黝黝的耕地是我们点火烧荒、开出第一犁行。现在,一切都变了模样。“古迹”早已不复存在,只有那库尔滨河还是那样宁静、端庄,年复一年地流入黑龙江,就像青春在我们的心中不停地流淌。11连是我当年下工作组蹲点一年的地方,还是那条老街,还是那个井房,还有那难忘喋血的晒麦场。加工厂的面粉楼,那地标性的建筑仍顽强挺拔,历数着库尔滨的变迁,岁月的沧桑。九连前面那片开阔地,72年两台拖拉机拽一台康拜因收麦,隆隆的马达伴着冲天的黑烟,留下沟壑一行行,机关水中捞麦,我挑着一担包子、鸡蛋汤送饭,两只靴子深陷下去,灌满泥浆。……
    原来团机关的三栋砖房还是早先的模样,只是后两栋早已变成了“家属房”。这次,我又考究了一番原来首长和警通班那第二栋房,四十年过去了,当年我用白漆书写的标语口号映入眼帘,依稀可见。窗户的上脸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窗户的中间书写着:永远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房屋两面的山墙分别写着:抓革命,促生产。这些标语醒目、形象地映衬出那个时代的气氛和烙印。
   上几次,曾四处打听我们原17连副连长吴品芳的下落,只听说后来调到了一连,多年前刚入花甲之年已夫妇双亡,其子女不知飘落何方?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在原二连老点见到了吴副连长的老三,中等的个子还算健壮,一身迷彩服几乎不见模样,黝黑的脸庞挂着浓密的胡须,看不出哪里像吴品芳?这就是1974年我在乌云煤矿见到的一幕,——在席不遮土的炕上滚爬着四个黑不溜秋的 “小猪羔”,他就是抓吃料豆中的一个。那次受的是心灵难以抹去的硬伤——生活怎么过成这样?!惊愕、感殇至今还在我的胸中回荡。听老三说,他们兄弟姊妹六个,就一个女孩,老二夭折了,现在五个都在农场,生活还可以。他每年种四五晌大豆,年收入两万多元,温饱没问题。听着老三的述说,我常常吊着的心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宽慰了许多。
    在原东山营部,我目睹了如今风雨飘摇、残垣断壁的老招待所,那是我当年出差常住的地方。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那初试跑了题,我和上海的于祥明硬是在这里憋了一个月,直到破了案,水落石出才得以回家,我的“高考梦”也就此破灭泡汤。
    岁月如水,往事悠悠,青春的记忆,魂牵梦绕,点点滴滴在心头回荡!
                                                                                         ( 写于2010年11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7-11-1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7-11-1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1-1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来访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1-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战友来访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范学新 发表于 2017-11-1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战友来访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6 1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