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梦 于 2017-11-6 15:51 编辑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时间飞快,明天又到“立冬”了,资料显示,明日(11月7日)立冬的时间为:13:37:45。 “立冬”节气,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说到立冬,我看过一篇介绍立冬三候的内容,不妨说给大家听听。每个节气,必有三候。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那么何为三候呢?其实节气和三候,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认为,一年24个节气,涵盖了12个月,每个节气15前后天,其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又将一个节气分为“三候”。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根据每个节气当时的气候特征和一些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比较贴切的名字,用来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等特点。就拿立冬的三候为例,立冬三候中的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并不难理解。而“三候”就需一点深挖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因为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误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