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电视片《寻找战友五十年》 ——纪念建军90周年系列报道之六
我在(1533)期讲述了刘义权当年在志愿军先遣大队的战友吴铁军的后代吴玉民苦苦寻父五十年,终于在刘义权这儿得知父亲牺牲前后的情况。 本期讲述的是志愿军战士王科武寻找他的救命恩人刘义权五十余年的经历。 王科武是广西人,刘义权是辽宁人。他们都入朝作战,但并不在一个军,平生素不相识。 他们是怎样相识的,刘义权为什么成了王科武的救命恩人? 1951年2月,在42军先遣大队的刘义权配合39军作战。在争夺305高地时,39军伤亡很大。39军战士王科武身负重伤,被误认为阵亡,埋在了山下就坑道里。 刘义权接到师部命令,率先强大队从山上撤下来增援后翼部队,急行军走到山脚下,稍作修整。刘义权躺在就坑道口躺下休息。朦胧中听到坑道里传来微弱的救命声。他确定坑道里有人活着,急忙起来用随身带的战锹吧坍塌的坑道挖出一个口子,钻了进去。坑道里狭窄、低矮、阴暗、潮湿,腥臭味扑鼻而来。他猫腰高喊:“谁喊救命?”无人回答。他看见尸体堆中有条腿在动。他弯腰坐在坑道里费很大劲把受伤的战士从尸体堆里拉了出来,拖出坑道。刘义权看见这个战士满身是血,左眼已经被打了出来。他用水壶仅有的一口水喂他,他渐渐苏醒过来。互问了双方的姓名,刘义权得知他叫王科武,39军战士,广西人。王科武也记住了42军先遣大队的队长。来自辽宁的刘义权。这时,12架B29敌机扑了过来一阵扫射。刘义权抱住王科武滚下洼地,王科武又昏了过去。战友们围过来把他唤醒。刘义权背着他下山,把他交给三哨所的张连长。 三天后,刘义权见到张连长问:那个老广怎样了?有事的张连长匆忙说了一句“上那边去了”就走了。刘义权以为那个广西的战士已经阵亡了。以后就淡忘了这件事。 52年后,2003年,刘义权在《老年日报》上看到王科武写的一篇寻找救命恩人的文章。里面描写的情景唤起了刘义权的记忆。他马上打电话,王科武即动地说:“刘义权,我找你50多年啦!谢谢,谢谢!” 2004年8月9日,王科武手捧一面锦旗,从广西宜州来到北方的齐齐哈尔刘义权的家。锦旗写着: 赠救命恩人刘义权战友惠存 抗美援朝共歼敌 战斗负伤谢恩人 广西宜昌市饮食服务公司王科武 2004年8月 刘义权陪王科武游览了齐齐哈尔。两天后分别时,王科武约刘义权去广西他的家做客。刘义权答应了。 2005年我到齐齐哈尔刘义权家中听到这个传奇般的事情,非常震动。刘义权给了我王科武的联系电话。 回到哈尔滨,2005年4月6日,我在编辑部办公室用座机与王科武通了电话,并打开电话免提,用摄像机把王科武的讲述都录了下来。事先刘义权已和王科武通了电话,所以,王科武又准备,电话讲述条理清晰,声音洪亮。之后,我根据王科武的电话录音配上抗美援朝的电影资料镜头,制作了电视片《寻找战友五十年》。 刘义权约我找个时间一同去广西拜访王科武。可惜,今年4月28日我从海南回来去齐齐哈尔看望刘义权,他告诉我王科武已经不幸病逝了。 中央电视台近年有个节目《等着我》,用艺术手段讲述真人真事真情。我想,王科武若是到《等着我》现场讲述他寻找救命恩人刘义权50多年的经历,该有多好。 所幸的是,我拍摄的电视片留下了王科武动人的故事。本片虽然制作于12年前,但是第一次发表,王科武的后代都不知道,有机会寄给他们。这真是: 战士一去天涯远,留得声音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