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雄安新区就要满100天了。在这100天里,不断有新的进展传来。 从最初严打炒房炒地、发布企业搬迁安置政策,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到近期启动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环评,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建成从北京直达雄安的动车…… 开局之年,雄安新区迈出的每一个步子,都为今后发展埋下了伏笔。国务院下属机构中国国资委、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国土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外交部、环保部等至少10大部门,明确表态支持新区建设。 100天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但作为"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设蓝图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未来999年265天该如何建? 不仅仅是深圳、浦东 在雄安新区诞生之前,中国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地区有二个,一个是深圳经济特区,一个是上海浦东新区。因此,雄安新区一开始就被冠予"堪比深圳和浦东"的名号。甚至有学者表示,雄安新区很可能按照特区的模式来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这种简单的比较并不符合实际。 "雄安的自然地理条件远不如深圳和浦东,它不靠江、不临海,没有出海口,周边也缺少具有深厚市场经济底蕴的经济中心。因此,希望雄安新区变为GDP超万亿、经济规模与大型城市相媲美的新型城市的想法,恐怕是不切合实际的。"李稻葵表示。 因此,在李稻葵看来,雄安新区应该立足于"新",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制度创新上成为标杆。 同样抱此观点的还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他认为,除了不完全具有深圳和浦东的区位优势,处于低迷中的全球经济也不像改革开放之初具有吸引外资强劲的势头。 在邬贺铨看来,雄安新区会继续秉承开放,争取用新的优势来吸引外资,但是更看重依靠内涵发展、依靠创新引领。 值得注意的是,与深圳、浦东带动其他城市群相比,雄安新区不仅仅是服务京津冀。邬贺铨认为,其更长远的意义是在新时期起到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的示范作用。 白纸上的三个优先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现有开发程度较低。有观点认为,雄安新区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未来建设应优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通一体化,二是非首都功能疏解之产业转移和对接,三是生态保护。 6月19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中心城市与新城卫星城半小时交通圈,京津冀核心区域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完善雄安新区周边路网,建设徐新、容固等公路项目。 在周宏春看来,雄安新区与京津之间交通的高效便捷联系,对雄安新区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产业转移方面,周宏春认为,既然是承接非首都功能,一些与中央政府关系不大的,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以及金融中心等,甚至部分部委的非核心部门,都可能迁往雄安新区。 "高新技术的产业研发是重点,国有大企业是总部全去还是在那里设分部,可能每个企业的方式不一样。"周宏春说。 不过,周宏春认为,雄安新区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而要强调在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优先,环境宜居了,城市才会发展,也才能可持续发展。 打造中国未来"硅谷" 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 据了解,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英特尔、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相比之下,雄安新区所处的地理优势,完全有可能打造中国未来的"硅谷"。 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看来,北京是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型要素和资源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现代走在国际前沿的新产业,可能会优先在雄安新区落地。 "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今后将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 周宏春告诉国是直通车记者,打造中国的"硅谷"是一个远景,是长期规划,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建成的,需要出台很多政策并吸引大量的人才,靠创新驱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有人怀疑雄安新区建设不会有预期的那么好,我认为如果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设计好体制机制,把生态理念与接地气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尊重经济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雄安新区是可以建设好的,而且也一定能建设好。"周宏春说。中国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