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38|回复: 0

要文化自信,不要“贾桂”思想

[复制链接]
青山好 发表于 2017-3-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山好 于 2017-3-13 10:10 编辑

        要文化自信,不要“贾桂”思想

       网传哈站改造,要恢复当年中东铁路哈站的外貌 。草民郁闷哪(吃饱了撑得,想吐吐酸水)!
    啥叫中东铁路啊?中东铁路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产物。
    当年,沙皇俄国一直把吞并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它的既定国策,从19世纪80年**始,即开始酝酿建设一条穿过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把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其国境内的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在一起。清朝光绪二十 二年(公元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允许俄国修筑东清铁路。同年12月,俄国将铁路定名“满洲铁路”,遭到李鸿章的反对。李鸿章坚持“必须名曰‘大清东省铁路’,若名为‘满洲铁路’,即须取消允给之应需地亩权”。因此正式定名为大清东省铁路,又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



    连李鸿章都不同意的名称,现在的省市部门决策者和办事部门咋就那么欣赏哪?
    为了突出地方特色?不对啊!哈尔滨土名满语“晒网场”;建国后是重工业基地;改开后是东北亚经贸中心。那条早就被拆除的破铁路难道比高铁还有特色?
    突出近代历史经历?不对呀!哈尔滨近代史最辉煌的事件,那是中共领导下,在解放战争前夕,全国率先解放的大城市;东北抗联的活动中心;抗美援朝的后方基地;全国支援三线建设的人才基地……数不过来的历史辉煌啊,一条中东铁路算个屁啊?



    中共领导新中国成立68年了,建筑成就如此辉煌,就想不出一个比老沙俄时期更好的哈尔滨车站?恢复旧制,中国古典建筑不是也很经典吗?看来不是技术问题,是一种文化路线的选择: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太有吸引力了。李鸿章听说也得吐血啊!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文化自信展开热议,表示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3月9日)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决策者当然都是文化人,习近平同志有关文化自信的讲话,你们听到了吗?理解了吗?愿意接受吗?在洋人文化面前坐下行吗?别老说:“奴才站惯了!”
别让李鸿章笑话咱,行吗!草民求你们了!





小注:京剧《法门寺》中写到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他让侍从小太监贾桂坐下伴同他说话。贾桂不肯坐,还奴颜婢膝地说:"奴才站惯了,不想坐。“
    20170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0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