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12-15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世界急救日的启示》
每年九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六,被红十字会和红新月国际联合会确立为了《世界急救日》。昨天,刚好就是这一天。我刚刚学过急救知识的缘故,对此非常留意,也非常敏感。通过学习,我深知急救日的确立目的,就是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和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所以,我愿把了解的基本情况介绍给朋友们,让所有朋友对此都有所了解。
昨晚,中央一套二十二点的晚间新闻中,主持人在有关《世界急救日》的报道中,重点讲述了人类心脏骤停的抢救情况。据了解,美国每年有大约40万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成功率约为10%,个别大城市成功率能达到30%。而中国每年大约有50万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在大城市中,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面对如此悬殊的急救成功率,我们不得不深思。究其原因,除了教授大众都要懂得和运用急救技能外,还存在急救设施和设备的配置问题。面对心脏骤停,有种仪器叫作自动除颤器,暨AED,是专为非医务人员设计的自动体外除颤仪,因其具有自动诊断心律失常、自动实施电除颤和语音引导使用者操作等功能,所以又被称为傻瓜除颤仪,是一种普通人经过简单培训就可掌握的除颤设备,使用起来极其方便。
然而,这种设备,在我国拥有率极低。参加培训时老师曾经讲到,哈尔滨仅仅是哈医大和机场有一些除颤器。而在美国,所有公共场所,都配备了除颤器。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患者,普通人就可以迅速使用除颤器抢救患者,为他们的生命,赢得宝贵的医治时间。
不可忽视的是,使用除颤器,是一定要培训的。尽管仪器并不复杂,但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为此,红十字会在大量普及群众救护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救护条例,不断增加公共场所的救护设备,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救助生命,提供便利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
朋友们,行动起来,学好急救知识,掌握救助本领,为保证人民健康出力,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