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大奔儿

长篇纪实小说连播《朦胧的原野》作者:夫子 播讲:胡迷糊

[复制链接]
 楼主| 大奔儿 发表于 2012-9-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纪实小说连播《朦胧的原野》(97)作者:夫子 播讲:胡迷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奔儿 发表于 2012-9-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纪实小说连播《朦胧的原野》(结束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奔儿 发表于 2012-9-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朦胧的原野》作者夫子的留言

各位辛苦了!这个长篇的“累人的原野“终于播讲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特别要谢谢胡迷糊、大奔、散人、李梅、大陈,他们受累了!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什么,是一种使命感在驱使他们做自己的事,没有一点虚伪与功利,令人敬佩,令人尊敬!我再次的感谢他们!
不管播讲效果怎样,我们是尽心尽力了。可能,让大家听得不舒服了,听得心烦了,没办法,能力所限。我想,这些故事多少能让我们回忆起一些往事,真实的往事……或许,能使我们的老年痴呆症来的晚一些。有人说,那我们就更痛苦了,我说,没错!选择痴呆还是痛苦?价值观不同,选择一定不同,不必争论。
我看到过一篇文章,我很赞同此文的观点,但我真的不知此文的作者是谁,只好说声抱歉了,我摘录了该文的一部分,作为我对于《朦胧的原野》视频播完的结束语吧。其实,这也是我写作《朦胧的原野》一文的原因之一。
“人类道德堕落的基本根源之一,就是遗忘……
国家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国家想掩盖一种罪行的时候,无论多么深重的罪恶,都极易被“集体遗忘”,因为“遗忘”是人类最无可救药的天性之一……
的确,人类总想摆脱历史的重负而轻松自在。但是,当摆脱一切历史记忆之后,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而千千万万无辜的死难者,将被历史迅速遗忘,最多化为“历史教科书”上一小段无足轻重的文字或几个干瘪枯燥的数字,而这些抽象字符背后所凝缩的生离死别、血泪生命,则是后人所难以体会的……
近年不时读到一些有关“知青”的回忆或叙事,其中不少总使人心头不禁微微一震:最多才一代人的时间,一桩并非只与极少数人有关、因此决非扑朔迷离的“秘史”,而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历史事件,而且这千百万“当事人”现在还都“正当年”的时候,这幅历史图景竟如此迅速地“模糊”、歪曲、甚至遗忘了……
然而外在环境几经变化,知青文学“严酷面“的表现受到的障碍越来越大,”纯情面“的表现却畅通无阻;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更加速了对严酷的遗忘、加强了对纯情的记忆,乡亲的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知青间生活中的互助……这些当然是永远使人感怀的美好事物。但一批批媚上又媚俗的出版物精明巧妙地利用此点,以此大大稀释甚至取代了更为本质的严酷的现实,终于营造出符合某种要求、且使后来者容易信以为真的“美丽的梦想”氛围……
一些成功者得意于自己的“劫后辉煌”,全不在意这种成功是以千百万同代人的牺牲为代价的。然而,现在少数所谓“劫后辉煌者”的历史正在取代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形成有关历史的“主流话语”。整整一代人的苦难,全都化为乌有,全都白白浪费……那些自鸣得意的“辉煌者”,实际是在拍卖苦难……
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不同认识,说明主流话语对人们遗忘什么、记忆什么的掌控力之强。近在眼前的当代史尚且如此,那千百年前的古代史又如何说得清,道得白?这样,我们不能不追问:历史是什么?
历史学的最基本的学科规范、学术要求是“无徵不立”。所谓“徵”,主要是历史文献,没有文献,便没有依据。所以,任何事件、人物、社会运动、生活方式只有形成文献,才能进入“历史”,才能成为“历史”。如果没有成为文献,这些事件、人物、运动、生活在“历史”上便不留痕迹,等于没有发生,等于不曾存在。就这一点来说,历史是残酷的,也是势利的。因为它记录下的通篇都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芸芸众生”则很难进入历史……
真实生活很难被记录,即便偶有成文者,也难以被刊载,无法成为“文献”。然而“社会生活”却正是由这些不被记录、数也数不清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组成的。而且,实际生活中更多、更普遍的“生活场景”没有也很难有文献记录,所以仅有文献资料远远不够。因此,写出真实的经历,把真实的历史留给后人,是每个“过来人”的责任……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这些不被历史记述,无法被历史表现,所有这些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与那段生活一起被人忘却。当真正的生活被忘却时,一种虚假的“过去”便乘虚而入。有人出于种种目的,虚构关于那段历史的“光荣”“崇高”,以“激情”“峥嵘”来概括那一段浩劫,甚至以历经“苦难”后的个人的所谓“成功”“辉煌”,来为苦难本身、苦难的制造者涂抹一番,甚至歌功颂德……
这里,不能不使人想起 邓拓先生当年所说的要“专治‘健忘症’”,确实大有远见,大有深意。为了与“遗忘”作斗争,他付出的代价却是自己的生命。
为了死者,更是为了生者,请记住人类、国家、民族和自己的苦难与罪过……
                                                                                       夫子 2012.8.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维敏 发表于 2012-10-1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维敏 于 2012-10-14 08:28 编辑

一段历史、一段辛酸,一段奋斗、一段苦难,一段自强、一段自省。大奔儿先生制作的长篇纪实小说连播《朦胧的原野》真的是一部精品,看后听后(虽然我还没有最后看完听完)让人心灵震颤并深受启迪。作为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此刻,要说的话太多,要谈的体会也太多,欣赏的同时所引发的灵魂深处深层次的思考一直萦绕我心 ……待等我全部看完听完再阐发心中的感言吧!感谢大奔老师精心制作和打造出这样完美的视听艺术作品。致谢!

点评

谢谢你的欣赏,知青的共同经历,让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  发表于 2012-12-4 19:55
谢谢你的欣赏,知青的共同经历,让我们有着共同的感受。  发表于 2012-12-4 19: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豆情缘 发表于 2012-10-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谢谢您的分享

点评

谢谢你的欣赏!  发表于 2012-12-4 19: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豆情缘 发表于 2012-12-7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陌上苍 发表于 2013-7-1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奔儿 发表于 2012-9-2 23:47
各位辛苦了!这个长篇的“累人的原野“终于播讲完了,我也松了一口气。特别要谢谢胡迷糊、大奔、散人、李梅 ...


“人类道德堕落的基本根源之一,就是遗忘……
国家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国家想掩盖一种罪行的时候,无论多么深重的罪恶,都极易被“集体遗忘”,因为“遗忘”是人类最无可救药的天性之一……
的确,人类总想摆脱历史的重负而轻松自在。但是,当摆脱一切历史记忆之后,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而千千万万无辜的死难者,将被历史迅速遗忘,最多化为“历史教科书”上一小段无足轻重的文字或几个干瘪枯燥的数字,而这些抽象字符背后所凝缩的生离死别、血泪生命,则是后人所难以体会的……
近年不时读到一些有关“知青”的回忆或叙事,其中不少总使人心头不禁微微一震:最多才一代人的时间,一桩并非只与极少数人有关、因此决非扑朔迷离的“秘史”,而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历史事件,而且这千百万“当事人”现在还都“正当年”的时候,这幅历史图景竟如此迅速地“模糊”、歪曲、甚至遗忘了……
然而外在环境几经变化,知青文学“严酷面“的表现受到的障碍越来越大,”纯情面“的表现却畅通无阻;随着时光流逝,这些更加速了对严酷的遗忘、加强了对纯情的记忆,乡亲的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知青间生活中的互助……这些当然是永远使人感怀的美好事物。但一批批媚上又媚俗的出版物精明巧妙地利用此点,以此大大稀释甚至取代了更为本质的严酷的现实,终于营造出符合某种要求、且使后来者容易信以为真的“美丽的梦想”氛围……
一些成功者得意于自己的“劫后辉煌”,全不在意这种成功是以千百万同代人的牺牲为代价的。然而,现在少数所谓“劫后辉煌者”的历史正在取代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命运,形成有关历史的“主流话语”。整整一代人的苦难,全都化为乌有,全都白白浪费……那些自鸣得意的“辉煌者”,实际是在拍卖苦难……
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的不同认识,说明主流话语对人们遗忘什么、记忆什么的掌控力之强。近在眼前的当代史尚且如此,那千百年前的古代史又如何说得清,道得白?这样,我们不能不追问:历史是什么?
历史学的最基本的学科规范、学术要求是“无徵不立”。所谓“徵”,主要是历史文献,没有文献,便没有依据。所以,任何事件、人物、社会运动、生活方式只有形成文献,才能进入“历史”,才能成为“历史”。如果没有成为文献,这些事件、人物、运动、生活在“历史”上便不留痕迹,等于没有发生,等于不曾存在。就这一点来说,历史是残酷的,也是势利的。因为它记录下的通篇都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而“芸芸众生”则很难进入历史……
真实生活很难被记录,即便偶有成文者,也难以被刊载,无法成为“文献”。然而“社会生活”却正是由这些不被记录、数也数不清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组成的。而且,实际生活中更多、更普遍的“生活场景”没有也很难有文献记录,所以仅有文献资料远远不够。因此,写出真实的经历,把真实的历史留给后人,是每个“过来人”的责任……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这些不被历史记述,无法被历史表现,所有这些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与那段生活一起被人忘却。当真正的生活被忘却时,一种虚假的“过去”便乘虚而入。有人出于种种目的,虚构关于那段历史的“光荣”“崇高”,以“激情”“峥嵘”来概括那一段浩劫,甚至以历经“苦难”后的个人的所谓“成功”“辉煌”,来为苦难本身、苦难的制造者涂抹一番,甚至歌功颂德……
这里,不能不使人想起 邓拓先生当年所说的要“专治‘健忘症’”,确实大有远见,大有深意。为了与“遗忘”作斗争,他付出的代价却是自己的生命。
为了死者,更是为了生者,请记住人类、国家、民族和自己的苦难与罪过……
                                                                                       夫子 2012.8.29
【世人独醉 我独醒  】 十分赞同作者续 与尾的观点深邃 独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老蒋 发表于 2014-1-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还会在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峥嵘岁月 发表于 2014-1-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了《朦胧的原野》(序),很感动,我一定会连续看的。之前关于知青的书和影像不少,但我只看了一点开头就不想继续看了,知青的实际经历该写的不写,不该夸张的倒是太夸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老蒋 发表于 2014-1-3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真实,我还会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6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