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151|回复: 16

独闯四川的东北娃

[复制链接]
心犀 发表于 2012-4-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4-5 21:21 编辑

     今年三月,十三天的出游四川,几乎围着盆地转一圈,进出之时都是落脚在姨妈家中。姨妈家中只有老两口在成都,独生女儿在攀枝花工作,虽然通讯方便,也会常常视频见面,但是我第三次进川时是2001年的秋天,所以有十多年没有亲自见到他们了,这次飞到成都与两位老人见面,更显出亲切和其乐融融。
      姨父是武汉人,南方的习惯都是男人下厨房做家务,所以我姨妈是我们从小最崇敬的人。她大学毕业开始就分在武钢,加上有个会做饭的老公,我妈在世时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一定要学姨妈那样,考大学、当工程师,以后找个会做饭的男人。在成都吃着姨父做的各式和各种口味的饭菜,姨妈向我老公突然提起我第一次到四川寻亲的事情,随着姨妈的描述,我的记忆闸门也跟着时光的隧道回到了四十六年前,竟是那样的清晰,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还是从头说吧:
     那是轰轰烈烈的年代,我和同班的十几位同学在北京参加了伟大领袖的第八次接见后,回到家里,几天来耳边都回响着那火车轮子的转动声和火车鸣笛的声音。但是心底那份激动和兴奋时不时的让我在小伙伴和家人邻居中去炫耀去显摆,看到他们的羡慕眼光我从心底得到了满足。此时有个计划妈妈和爸爸在私下酝酿和讨论着,终于有一天妈妈把我叫到面前,她说想让我进四川看看我姨妈,姨妈夫妻俩是被武钢选派到渡口(现在的攀枝花)参加援建攀钢的建设的,那时需要政审的,只有政审合格、表现突出才是合适人选。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我们只是按月收到姨妈的来信,关于那里的详细情况都是一无所知,但是爸爸妈妈能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可见他们对姨妈的思念和对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小破孩的极其信任。因为我那年才仅有十三岁。
       妈妈为我准备了必须的出行用品,为我姨妈带了一罐头瓶自家下的大酱,让我给姨妈带了十几个妈妈腌制的咸鸡蛋,除了我身上穿的棉袄棉裤外,一个旅行袋里放进了换洗的秋裤毛衣、两双尼龙袜、一双球鞋、一个可以喝水再当牙具两用的茶缸、还有两条短裤一套衬衣线裤和一条夏天穿的单裤以及短袖衫。怕我在路上吃饭不方便,妈妈为我炒了一瓶黄瓜咸菜,带了十个妈妈亲自烙的酥饼,又在我贴身的衣服里缝进了了三十元钱,以防万一,让我备用。我去了学校开了一张属于通行证性质的证明,内容写着:兹介绍我校红卫兵刘伟华到南方各地进行革命串联,请与协助为盼。准备好了这些,十月下旬的一天我背上旅行袋,登上了南去的列车启程了。
     我在车上几乎站了两天才来到了北京,下车后,看见人山人海的北京站,我四处打听需要改签进四川的签证处,当我看到一眼望不到头、犹如长龙一般的排队人流,我顿时傻了眼,天呀!这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签到啊?我走了半天才找到队尾,想把东西放下来安心排队,一个比我大的男生走了过来,问我去哪里,是不是没伴儿,他想和我一起结伴儿走,好互相有个照应。我看了他一下,马上回答到:我们一起出来四五个同学,准备一起去四川参观渣滓洞集中营,可是走散了,定好今天的火车上见。我让他站在原处排队,说是找到同学后再来找他,让他和我们一起走,说完我就背起旅行袋顺着队伍往前走,好不容易走到队伍的前面,看到很有秩序的队伍,我不敢到里面加塞。我站在队伍的前面,给所有排队等候的人深深的鞠了一躬,带着哭腔向大家说:大哥哥大姐姐你们好!我是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来的红卫兵战友,我和同学们要去四川参观渣滓洞集中营,可是我和同学们走散了,定好今天在火车上见,现在我没有签证,上不了火车,求求你们让我先签证可以吗?不然他们就会把我一个人给落下了。说完,不知什么原因我还真哭了起来。看到我哭的人都对前面的人说:让这位小妹妹先签证吧,进四川的车快开了,大家都帮帮她。这样我用自己的眼泪得到了一张难得的开往成都的签证手续。
     当我急急忙忙跑进站里时,在车站维持秩序的解放军叔叔告诉我,去成都的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他帮我拿起旅行袋,拉着我就跑到了列车面前,车门已经被堵得满满的,根本进不去,这位叔叔灵机一动,把我拉到一个车窗前,让里面的人把车窗打开,先把我的旅行袋扔了进去,然后叫另一个叔叔把我一起抱起,从车窗口硬把我懟了进去,我好不容易从车厢里面爬起来,还没站稳,列车启动了。
      上了这趟列车,这里的环境让我感到了寂寞和孤独,周围全是操着不同口音的陌生面孔,经历了两天的车上颠簸,好在没有在北京停留,起码车上就是我的落脚休息场所了,看着已经被挤得有些水泄不通的车厢,我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我在车厢连接处的水龙头接了一茶缸水,就着咸菜吃了一个酥饼,此时困意上来,我有些站立不住了,一位北京口音的大姐姐扶住了我:小妹妹,你怎么了?我就告诉她,自己已经做了两天的火车,在车上没有地方睡觉,现在要去四川,有点挺不住了。这位热心的大姐姐马上喊道:大家注意了,这里有一位黑龙江的小妹妹已经两天没睡觉了,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的,现在请大家腾个地方让我们的小战友睡一会行吗?这一声真的管用!马上就有人在里面喊道:让这个小妹妹到这边来,这里有个座席底下的地方,让她过来睡吧。我连忙挤了过去,回过头对那位大姐姐笑了笑:谢谢你大姐姐!座席底下虽然窄小,但正适合我,躺下后,我美美的睡了一大觉。就这样,大家互相谦让的坐下躺下,经过三天多,车子终于到了成都。
      在车上和周围的人熟悉后,知道那些年龄较大的哥哥姐姐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他们是到四川大学进行革命交流的,那里已经有人为他们联系好吃住地方了,所以我就借光同他们一起来到了四川大学。在成都吃住的地方解决后,我就不担心找不到姨妈了,可是我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那些大哥哥姐姐都在忙着革命事务,我不便再打扰他们,再说我要去探亲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只能和一个重庆来的姐姐一起出去四处打听,幸亏有了这位姐姐,当时的我四川话一句也听不懂,加上那里的饮食习惯我也不敢恭维,这位姐姐陪我三天,终于打听到如何才能去渡口了,可惜我现在已经记不得这位姐姐的名字了。不然我一定会去寻找她的。
      在成都的三天里,有重庆的姐姐陪伴,我开始为自己的行程担忧了,因为此时我才知道,当时的成都不通火车到渡口,因为成昆铁路还没建成,加上渡口的攀钢是保密单位,红卫兵是绝对不允许出入的。那时毛主席有一句话:攀枝花一天建不好,我就一天睡不好觉。那里不但是国家的重点待建钢城,也是国家在军事上的重点要地。想进渡口,只能做汽车到西昌,另一半的路程不但没车了,想进去也要有特批才行。这下把我难住了,看到我不远千里背来的大酱,看到我一直没舍得吃的咸鸡蛋,我哭了。但是此时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增加了我一定要去渡口的决心,我和姐姐简单的告别,背着旅行袋,来到了成都长途客运物资运输站。
       在运输站,我不问客车的司机,专找开解放车的司机打听询问,问了半天没有回答我,我这次真急了,去不了渡口回不了家,我坐在一个办公室的门前嚎啕大哭起来,这一哭,引来了几个准备出车的司机围观,他们详细的询问我为什么哭,我就把来龙去脉详细的说了,然后就边哭边说,去不了渡口也不回去了,豁出去了,死在外面也不回去。当他们听说我的姨妈是十九冶的时候,马上劝我说:别哭了,这里有十九冶的办事处,我们帮你找找他们看看。随后他们打电话找来了驻成都办事处的凌叔叔。也真是巧的很,这位凌叔叔不但认识我姨妈,还和他们是一个机关的。在凌叔叔的帮助下,我和姨妈通了电话,当姨妈听说我已经到了成都时,非常惊讶,姨妈从大局考虑让我听凌叔叔的话,马上回东北,可是我的东北倔劲上来了,告诉凌叔叔,不让我去渡口,我就不走了,就在成都。姨妈听了也很着急,她和我妈的感情很深,也深知我的倔劲,就在电话里边哭边做凌叔叔的工作,凌叔叔也是看到我的坚决,不会就此回东北的,凌叔叔答应想办法。我听到了,顿时就跳了起来,搂着凌叔叔说;叔叔你真好!由凌叔叔出头,帮我找到了北京援建攀枝花的西城区汽车运输队,把我交给了一位姓邢的司机叔叔,让我跟着车队进渡口。新的旅程开始了。
       我坐上了解放牌的运输车,那也是朝发夕停的,我的到来,让车队里热闹了很多,活跃了很多。每天早上,都要带足了白天的饮用水和午饭,晚上到了停车休息点可以吃一顿饱饭,或洗一洗头和脚,有时,大家聚在一起,让我给大家唱歌、跳舞,我也是很大方的为大家演唱。白天时间长了,加上高原的阳光很热,让没有空调设备的车厢很闷热,叔叔们会打开车窗,让我在车厢里唱歌,以这种方式赶走逐渐多起来的睡意,我当时就是童音,而且声音洪亮,一般的歌曲我都唱,特别是那些高音的,《毛主席的光辉》《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天上布满星》《翻身农奴把歌唱》等等,只要我会唱,我就是来者不拒。那时我们的车队爬行在高原的盘山道上,我的歌声能传到很远,我在车上都能听到那山谷中的回音,往往看到有放牧的少数民族的青年和少女,都停下脚步,看见我们都挥着手里的鞭子或双手向我们表示致意。我们路经了红军长征走过的山川小路,铁索桥、大渡河、金沙江、二郎山都是我们必经之路。路过石棉、雅安、西昌、德昌、会理,汽车带着我经过五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我千辛万苦才进来的渡口(攀枝花)。
      我到达渡口时,姨父已经在汽车的集中装卸处等我呢,看到了姨父,我忘记了一路的辛苦,从车上兴高采烈的跳下来,姨夫摸着我的头说,这么小的年纪,从东北出来,自己独闯四川,能进到渡口的,你是第一人。我听后天真地问:姨父,那我算英雄吗?静脉曲张袜什么牌子好精油easy forex精油增高方法保湿快速瘦腰好用丰胸推荐比较哪种眼霜好晒后怎么瘦脸最快润唇静脉曲张袜有用吗品牌男士护肤品哪种好口碑美白眼霜什么牌子好姨父哈哈大笑起来。向邢叔叔他们告别时,我对那几位叔叔说:我只在渡口待十天左右,到时还找你们带我回成都可以吗?那几位叔叔鼓起掌来,对我姨父说:放心吧!回去时还让我们带她回去,这个孩子我们喜欢,我们也爱听她的歌。我跟着姨父欢蹦乱跳的来到了姨妈家。
      当时的攀枝花就是建设的初期,姨妈家住的是干打垒的房子,茅厕是搭建在离她家几十米外的半山腰,都是用席子围起来的,房前屋后有几块自己开垦的几哇菜池,里面有几种说不出名字的青菜长得郁郁葱葱。单位食堂也要走几百米的山路,洗澡的浴池也是用几张席子搭围起来的,虽然去哪里都要上山下山,但对我来说就是好玩儿,每天我都跑上跑下,那几天我没让小表妹去幼儿园,我带着她四处走各处逛,小表妹只有两岁多,抱着我在成都给她买的布娃娃,和我一起上上下下。有一次我看到一片芭蕉树,上面结了一串串小芭蕉,我高兴了,以为是香蕉,就爬上去摘下来几个,我拔好后先给了表妹,她吃了一口就哇哇的哭起来,我还挺纳闷,就捡起表妹扔掉的芭蕉放在嘴里,当时把我涩的连吐带蹦。姨父在休息时,领我去了山坳里的少数民族的赶集日,在那里为我买了许多水果和给我父母带的礼物,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香蕉是0.16元一斤,橘子是0.05元一斤。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十几天就过去了,我刚到渡口时,姨妈怕我妈惦记,给我妈已经发了电报,现在想想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我也开始想家了,姨父已经确定了带我来的车队叔叔回成都的日期了,我该启程回去了。
      回成都还是很轻松的,虽然旅行袋里没有了那些瓶瓶罐罐,但是多了姨妈给我买的衣服、水果、五双尼龙袜、给我父母带的衣服,重量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我才不怕呢,姨父帮我装了两个袋子,这样前后一搭,背起来很方便的。到成都后,凌叔叔也给我买了当地的特产,让我带回去给父母尝尝,送我上火车时,又委托两位北京房山中学的大哥哥一路照顾我,北京的大哥哥对我非常好,一路的吃饭睡觉就像亲哥哥一样对我呵护备至,晚上可以睡在座椅上,叫付瑞生的哥哥会把自己的棉衣盖在我的身上,到北京后,这个哥哥又亲自送我回东北的车上,又安排了一位哈尔滨的姐姐一路照顾我。临走时记下了我的地址,让我及时给他回信,免得他挂念。我这些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到家后就忘到后脑勺了,还是半个月后,北京给我妈寄来问询信,我才想起,我失信了,这些都是后话。
      近一个半月的出行,终于满载而归了,当我大包小裹的走进自己的家时,妈妈正在门前喂猪,我来不及打扫自己头上因汗形成的白霜,高喊了一声:妈!可是我妈不但没回答,还自言自语地说到:现在这兵荒马乱的,人也不知道哪去了?傻不傻呀?让一个孩子出这么远的门。。。。听到这些,我嘎嘎的笑了起来,把东西放下,抱起我妈就喊:我回来了!我妈愣了一下,端详了我半天,突然哭起来:你这孩子,都急死我了,怎么才回来?我抱起东西,把我妈拉到屋内,边往外拿东西边汇报我这一路的经过,我妈听得目瞪口呆,直说后悔死了,知道这么难,说什么也不会让我自己去那么远的地方,说实在的,除了我从内心感激父母给了我这次独闯的机会,到现在我还佩服自己,那么小,竟有那么大的勇气和魄力,大家呢?不服气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4-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4-8 17:31 编辑

心犀战友好!
      读完《独闯四川的东北娃》应该叫你独行女侠。机智,勇敢!敢上九天揽日月,敢下五洋捉鳖。读你的文章感觉痛快淋漓。十三岁的假小子好样的!小哥们好样的!敬佩!
      老顽童自愧不如!八岁上小学了还尿炕呢!哈哈哈!
      我顺便说一句,我也是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时去的北京。可能是1966年8月20几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水 发表于 2012-4-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水 于 2012-4-5 14:49 编辑

   那些年,那些事。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确是真真实实,人和人的感情是那样诚挚可信。小女孩是那样聪明可爱。“那我算英雄吗?“”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心犀 发表于 2012-4-5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宋老师!我们是一批在北京见到毛主席的,不过应该是九月八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心犀 发表于 2012-4-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天水战友的点评,我那时就是一个闯字才能如此,那时的人都淳朴,没有现在复杂,所以我一路走来真是畅通无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4-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真实详细,写出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域特色,让走过来的人看了很亲切。真羡慕你有个那么远的姨妈,常来常往,旅游不用住旅店了。

在大学雷锋的年代,助人为乐的人多,所以家里放心,也是因为工作忙,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也照顾不过来。要是现在啊,别说是13岁,就是大学生家长都要亲自送到地方。

美中不足:略有些长,像来回带的秋裤、毛衣、尼龙袜、球鞋、牙具、茶缸一类就写得过于细致了,太琐碎的素材会冲淡主题,让读者以视觉疲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心犀 发表于 2012-4-6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版主的欣赏,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单纯,也都乐于助人,如果换成现在,我可能就没那么大的勇气了,我写文章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啰嗦,版主提醒的极是,我自己今后一定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兰怡 发表于 2012-4-7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聪明可爱的小女孩,独闯四川的东北娃,点点滴滴的往事回忆,令人感动,好佩服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心犀 发表于 2012-4-8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管理员!当时的我也就是出生牛犊不怕虎,加上当时的时代和人都是淳朴,如果是现在,明知山有虎我绝不会偏向虎山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2-4-8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犀 发表于 2012-4-5 16:45
谢谢宋老师!我们是一批在北京见到毛主席的,不过应该是九月八日。
     我那时也想去北京,除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原因外,我还有个重要原因:想在北京买到无线电元件和无线电书籍。当时我是在上小学,不让串联,没有去成,是我一生最大的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2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