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811|回复: 16

在《生命中的兵团》座谈会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高非 发表于 2015-11-26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非 于 2015-11-26 20:14 编辑

(11月18日下午,兵团二师知青“说说兵团----《生命中的兵团》座谈会”成功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策划为世图北京公司和”二师知青组织“宝泉茶舍”,媒体支持为共识网。参加座谈会的有各方组织人员和二师各团召集人,以及部分其它师的荒友。座谈会由“宝泉茶舍”主持,世图北京公司总编郭力和《生命中的兵团》作者朱维毅讲了话,荒友杨博文、高非、钟海鸣、邹小霏做了中心发言,随后进行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以下高非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这本书是第一部全景式描写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著作。作者是现今中国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中第一个为北大荒知青整体著书立说的专业作家。所以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黑龙江兵团的八年历史正好处于文革期间,被后人称作是“曲折发展的时期”。要真正做到秉笔直书这段历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本书的作者秉承了历代史书“不虚美,不掩恶”的实录态度,不带预定立场,通过大量亲历者的口述,客观公正地、不加主观评论地描述了兵团的主要历程,既不抹杀功绩,也不掩盖阴暗面,由读者自己对这段历史做出结论。

我觉得这本书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展示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现役军人、农场职工和城市知青在保卫边疆、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显然是在收集材料过程中被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作为专业作家,他的表述要比以往兵团人自己的回忆文字更加完整、鲜活、生动。因此这本书在北大荒人中间引发很大的反响,也就不奇怪了。

我觉得这本书最出色的部分是对现役军人的描写,特别是对颜文斌、任茂如、王少伯等人,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从兵团组建过程入手,叙述了当年现役军人的三大贡献。这些内容当年大多属于军事秘密,我们不可能详细了解。所以今天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这本书重点叙述了六师师长王少伯带领兵团战士在三江平原的沼泽腹地开辟二抚公路和创建“建三江”垦区的史实。这是兵团历史上最辉煌的功绩,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些内容的人都会被这些艰苦卓绝的事迹深深感动。如今,“建三江”地区那个原本渺无人迹的沼泽荒原已经成为中国粮食产量第一位的农垦管局,年产130多亿斤粮食。没有这些北大荒人的贡献,我们很难想象当年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几十年来,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少享受到了几代北大荒人的奉献。

我觉得这本书的第二个亮点,就是高度评价了北大荒知青文化。作者采访的北大荒人,无论是军人、老职工还是“荒二代”,几乎全都提到了知青文化。比如他们说:知青“把北大荒人的业余生活推到了一个过去没有、以后也很难再有的高潮。”“知青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城市文明带到了垦区。知青把北大荒的文化发展加速了20年。”有些“荒二代”甚至说:“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来说是不对的,对我们来说是正确的,我们是受益者。…… 我们感谢他们,这是一辈子分不开的感情。”在知青离开北大荒30多年之后,仍有那么多干部群众异口同声提到知青文化的影响,这有力地说明了几十年来知青文化在农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北大荒知青文化是全国最大的中心城市的知识青年在黑土地上创造和发扬的文化;因此,它是城市的文化,青年的文化,学习和传播知识的文化。这些正是60年代和70年代北大荒农场迫切需要的东西。

在教育方面,北大荒知青文化的影响是最显著和深远的。我们八五八农场的场史记载:农场1978年的中学生数量是1967年的十倍,还多了原先没有的高中生,80%以上的教师是知青。在知青教师的支撑下,早在兵团创建初期北大荒就普及了初中教育。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领先了全国农村很多年。北大荒知青文化哺育了整整一代农场青年。“荒二代”全部被知青化,从而摆脱了他们父辈的许多农民特征。后来的几十年间数以十万计的“荒二代”走到全国各城市,没有一个人做农民工。80年代初知青离开农场后,这些“荒二代”继承了北大荒知青文化,只用了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农场城镇化的进程。

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北大荒知青中间后来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著名记者、音乐家、美术家和其他文化精英,这些人的成长过程几乎全都与兵团时期的基层文化活动分不开。在老职工的眼中,“兵团时期是北大荒文化生活最活跃、水平最高的阶段。”姜昆、濮存昕、孟凡贵等人都是活跃在基层单位的文艺骨干。正如《八五八农场史》所说:“城市知识青年的到来,给僻静的边疆增添了欢乐和活力”。兵团创作的许多文学、文艺和美术作品在地区和全国产生影响。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全剧演出被本书作者称为“中国知青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在卫生方面,《八五八农场史》记载了从50年代到80年代各种重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数字。五六十年代曾经严重危害农场群众健康的流行性出血热、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传染病、地方病,到了1970年前后得到了有效防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克山病、麻疹基本绝迹,出血热再没有死过人。农场的卫生员80%以上是知青。我们连的一名北京知青1964年到北大荒长期担任连队卫生员,28年间接生260多次,没有出过事故,堪称了不起的典型。

北大荒知青文化使祖国东北边疆地区的教育、文艺、体育、卫生等方面得到空前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越了全国其它农村地区,对当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并且在偏僻遥远的边疆与内地中心城市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北大荒知青文化可以说是几十万北大荒知青对祖国东北边疆建设做出的最大贡献,可歌可泣,光耀史册。

但是,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北大荒知青文化并不是文革思潮的产物,也不是“再教育”成功的标志。“再教育”这个词本身就具有否定知青在学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否定知青具有的高于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城市文明的含义。而北大荒知青文化却是城市下乡青年向农场职工学习他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本能地拒绝被农民同化,坚持自己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并用其影响和改造农村的结果。因此在当年,北大荒知青文化只能是背离文革潮流、自发生长的基层文化、草根文化,也不能不带有许多历史局限。

我觉得这本书的第三个亮点,是通过军人、老职工和“荒二代”的口述,表达了北大荒人与知青之间延续几十年的深厚情谊。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那些滚烫的语言了。北大荒知青和两代北大荒人的这种深情厚谊是人世间最纯洁的感情,没有一丝一毫物质利益的影子。在今天的社会中,再也找不到同样纯洁深厚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了。对此深有感触的作者写道:“在当今中国准备通过淡化户口造成的公民之间社会地位差异之前的四十多年,黑土地上的知青和老职工之间早已跨过这道藩篱。那是一次感情上呈现融合的成功尝试,其效果不仅是双方相互间的充分了解,还有心灵的彼此接近。”

我把以上三点称为这本书的亮点,是因为我们在其它知青史书籍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内容。当然这本书并不只有这几个亮点。这些亮点反映了北大荒知青历史的特殊内涵。

这本书也记载了北大荒知青与其他地区知青一致的地方,特别是着重讲述了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知青付出的巨大牺牲。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个历史时期的阴暗面。书中披露了当年讳莫如深的少数现役军人私欲放纵、滥用权力的现象,讲述了“小镰刀战胜机械化”的荒唐往事,讲述了兵团初期知青打群架的现象。还专门用了一章篇幅讲述了三 团沉船事故和三十五团、三十九团打火伤亡事故。这些内容让我们重温了那个时代沉重的一页。作者还分别列出了那些“出身不好”的知青、69届知青和女性知青的特殊经历,他们的付出牺牲比其他人更多更大。

北大荒知青下乡时间最长。我们连队77名知青的平均下乡时间是8.2年,远远超过了全国知青的平均下乡时间4.3年。这八年时光,对每一个北大荒知青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长期的下乡经历严重影响了北大荒知青在青年时期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在我们连,受到正规高等教育的知青只有5.2%。即使加上各种大专学历也只有1/4左右。学历的短板影响了多数知青的一生。

长期的下乡经历严重影响了北大荒知青的职业生涯。我们连的知青在返城初期,有的在郊区农场养牛,有的重操扛麻袋的旧业,有的在街道里弄和邻里大妈一道糊纸盒,有的甚至摆地摊卖菜……。一直到90年代,在企业做工人的知青至少有1/3经历了下岗和内退。

长期的下乡经历甚至严重影响了北大荒知青的家庭生活。我们连回城后才结婚的知青的平均结婚年龄为男性30.7岁,女性27.5岁,比在农场正常结婚的人推迟了4年多和2年多。本连知青大约有四分之一是异地婚姻,两地分居的问题,留在北大荒知青的子女返城问题,曾长期困扰他们的家庭生活。

总之,返城、求职、成家、两地分居、学习、专业、下岗、子女问题等等,几乎人生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这些知青都是困难重重。特别是那些在边疆待了10年才回到城市的人,那些文化底蕴较差的人,那些家庭缺少上层背景的人,回城后的几十年始终生活在社会底层。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

所以,如果我们用一句话代表北大荒知青的特点,那就是:贡献最大,牺牲也最大。这个特点就是北大荒知青的知青情结如此深厚的原因,就是几十年来后北大荒知青文化活动如此热烈、广泛和持久的主要原因。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上山下乡运动相比,北大荒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特殊之处。北大荒国营农场当年的生产力水平、劳动力的构成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广大知青能够在物质和文化方面作做出巨大贡献。知青是国家职工,衣食无忧,所以他们对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北大荒知青中“老三届”的比例最大,自愿申请到边疆农村的比例也最大。大集体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长期保持了城市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没有被农村和农民同化。在文革兴衰的大背景下,多数知青在经历了信仰、磨练、困惑、怀疑和放弃的蜕变过程后,最终用实际行动否定了知青运动。返城后的几十年他们又延续了热烈持久的后北大荒知青文化活动,成为全国知青中最有能量、最有凝聚力和最具有集体性特征的群体。这些都是北大荒知青历史中的客观事实,比其它地区的知青运动具有更多角度的历史侧面和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一部北大荒知青史,应该像这本《生命中的兵团》一样,全面客观地反映历史,不应该只重视某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或者用某一方面否定另一方面。“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只有把北大荒人和知青流血流汗做出的历史贡献完整地讲述出来,才能对得起中国人的良心;只有把他们在屯垦戍边中的付出牺牲真实地展现出来,总结其中的深刻教训,才能获得历史的良知,彻底否定文革,警示后人。

读过这本120万字的著作之后,我们还是有一些不满足。所以我们非常希望今后还能看到第二本、第三本北大荒知青史著作。我们有这么多自发的知青志愿者组织,有这么多联系紧密、热心奉献的知青群众,这是其它历史课题从未有过的条件。非常希望专业人员能像本书的作者一样,采用专家与群众结合的方式,和北大荒知青一起做出有份量的研究工作。

《生命中的兵团》是一本记实文学,也是一部铿锵厚重的史诗,把兵团八年的历程铭刻在中国现代史上。不管今后还有多少本研究北大荒垦荒史和知青史的著作,《生命中的兵团》一定是摆在最上方的那一部。

我觉得每一个北大荒人都应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每一个北大荒知青都应该感谢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朱维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11-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有机会看看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11-26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11-2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贝西 发表于 2015-11-2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贝西 于 2015-11-26 21:46 编辑

谢谢介绍。当天我去参加座谈会,我一看点名都是二师各团召集人,我座侧面听了一会遛号了(90元上下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黄牛 发表于 2015-11-26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非你好,你写出了我的心里话。上下两集我刚看完。书中写到了我和有照片。朱维毅博士采访过我,并亲自到我家附近签名送书。他写的都是兵团生活和我熟悉人的真事。我看了以后,头脑中总是闪现兵团时期的各种生活。真是一套我们自己生命中的黑龙江兵团的好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5-11-27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摇头狮子 发表于 2015-11-2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摇头狮子 发表于 2015-11-2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11-27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部好书,我们就要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青时代,了解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是怎样战天斗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拜读楼主发言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22 0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