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744|回复: 7

转:牢记 ,但绝不歌颂

[复制链接]
革命同志 发表于 2015-9-29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昨天 18:0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history/minjian/20150722127126.html
牢记,但绝不歌颂——关于鸟巢知青展与朋友的对话
   来源:共识网   作者:余杰
地点:上海浦东某咖啡馆

时间:2015年7月15日下午
余杰:月初从日本旅游回来后一直比较忙,工作上的事情很多,较少关注大家的博客和微信。看到最近在北京的鸟巢搞了一个知青博物馆的展览,有些反响。贺卫方教授与张鸣教授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环球时报》7月11日发表了单任平的文章《知青一代的积极回忆值得尊重》,昨天发表了北大教授张颐武的文章《对知青历史需要更多理解那代人感受》,都是讨论这些问题的。
朋友:是 啊,这些只有曾经有过知青经历的人中间的少数人才会关注。我说得是少数人!知青展、知青博物馆等等,这次是因为贺卫方、张鸣这些人发出了反对声音才引起了关注。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了,几十年前的上山下乡留给我们是什么呢?你去我们一个连队的知青朋友那里问问,谁还会去关注这样的展览。现在是全国人民上上下下 关注股市,这才是个热点。
余杰:我 看了一些关于这个展览的报道。就像我在上个月参加江苏大丰举办的在上海知青纪念馆里召开的知青博物研讨会和知青图书交流会以后,写的那篇《这一页快翻过去了》文章里的观点:这样的展览改换门庭的日子不会很远。为什么?关键是你在展览什么,歌颂什么?值不值得展览?留给后人什么?记得我们上海搞过一个知青博物馆,当时还有一个活动。我那天走进会场就感觉很不舒服。会场里高挂着的横幅是那个年代分外红。唉,红什么啊!
朋友:那 天我也去了,看到这样的横幅我就离开了。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些带着红卫兵袖章的人跳起了忠字舞。都是知青啊,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这次鸟巢搞的知青展览会,我们都没有去看过这个展览,只是从一些报道中有所了解,还有就是一些文字的评论。对于这个展览只能说大致有所了解。我看见一位知青朋友的博客里写这 个展览时用的标题很有意思《参观知青展,游览鸟巢美景》。是啊,顺便去看看鸟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有意无意地的回避
朋友:开始,我对于这个展览也是一无所知。只是在网上看到了北大贺卫方教授对这样的展览提出了不同意见后才关注了一下。对于贺卫方的意见你怎么看?
余杰:我 只能部分赞同贺教授的观点的。他认为这样的展览有着强烈的文革歌德派倾向,知青以及十年浩劫的苦难一点都不提。至于他例举集中营的例子来说明一些观点,我不能赞同。这不是一个能够类比的两件事。目前在全国这样的知青展览的格局都基本是差不多的。如果你展览了当年上山下乡时候知青遭遇的苦难,怎么可能获批展 览呢!用展览者的话讲是在展示正能量的东西。
朋友:那是肯定的。在类似的展览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当年我们云南知青大返城时候写信给邓小平的事情、5万人罢工请愿的事情、北上京城告状的事情以及知青们下跪绝食的事情。
余杰:是的。这些发生在知青上山下乡历史上的重大事实怎么能够被遗忘呢?如果是刻意回避,是对于上山下乡历史的不尊重。我看到鸟巢的知青展介绍里说展览分为六个部分:第一是《共赴广阔天地》,从1939年 讲起。第二《谱写闪光青春》,主要展出的是知青下乡以后的情景。第三《浴火凤凰》,讲了一些当年知青的榜样。第四《返程之路》,讲到了知青返城。第五《改革开放的中坚》,讲了知青返城后的事情。第六章《终生不了情》,讲了知青对于曾经下乡的地方一种情怀。在鸟巢这个展览中,把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提前到了1939年,其意图很明确,就是讲上山下乡是毛泽东早就提倡的。也就是说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是正确的。就像《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里指出的:这个运动被宣传为具有反修防修缩小三大差别的重大政治意义。(818页)当年要我们上山下乡的时候讲上山下乡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绝非是因为文革这场浩劫造成了三届学生近400万人无法安排后无可奈何采取的一种措施。最终将近1600万 人被大迁移!从这一点看,展览者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文革期间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是在为这个出现在文革期间的所谓新生事物的歌颂。因此,贺卫方 教授指责其知青以及十年浩劫的苦难一点都不提,罪恶全变成了伟业。是有道理的。展览什么呢?贺卫方在自己的微博里提出了7点建议:1作为文革组成部分的知青运动;2反智主义与知青下乡;3对下乡的拥护与抵制,事例如李庆霖事件;4广阔天地中的苦难。书信歌谣图画及文学作品;5那些真实和虚假的英雄人物;6风起云涌的返城抗争;7伤痕文学里的知青。我感到贺卫方教授的这个7点 建议主要是针对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有针对性。我感到两种不同的展览内容的表述,实际上是多年来有悔无悔之争的继续。多年来,在知青 这个群体里围绕着有悔无悔一直在争论,并通过各种方式在表现。从展出的内容看,鸟巢这个知青展实际上是无悔的一种表现。

二、知青精神是什么?
朋友: 还有一个问题。最近关于知青精神又热了,不知是什么原因。你那篇谈及朱克家留言的一文里对于知青精神是持否定态度的。这次鸟巢的知青展负责人又一次谈到这个问题,并且把知青精神与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抗灾救险精神相提并论,你怎么看?
余杰:我 不赞同这样的说法。首先,这里举例的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抗灾救险精神等等都是有着具体内涵的。这些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国家发展都起到过作用。而现在曾经当过知青的人自我发明了一种知青精神,我想问问这样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有没有一种令人信服的说法?其 次,关于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本身存在着巨大分歧。如何看待上山下乡,特别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至今还是争论不休。你一定要杜撰出一个令广大知青们都认可的一种精神,充其量也是一种自娱自乐。第三,即使按照展览会组织者的说法,上山下乡是从1939年就开始的话,有着辉煌的历史,那么为什么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终止呢?就像@晓日xiaori说: 在我的知青战友圈儿里也有很多青春无悔的人。我们之间也经常辩论。赞同无悔的人认为自己的成功来源于知青时代意志的磨练,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对大多数知青来讲只是灾难,既然有人无悔,既然赞同下乡运动,那又为何要返城,为何不去当一辈子农民?我在《从朱克家一段留言谈起——兼议知青精神》一 文里讲过:我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下,对于知青精神的解释竟然有这么多——自强不息、奉献自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团结顽强、乐观向上、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勇于奉献、不屈不饶、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等等。能够涵盖的好词汇都积聚在知青名下了。如果把这些美好的词汇转嫁到其他群体身上也许会得到差不多的精神。就像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的许多企业兴起了弘扬自己企业精神一样,很多是没有企业个性的华丽辞藻的堆积而已。我 感到最主要的是在那个年代里我们这代人是不是真的具备了这样的精神呢?
朋友:这 次主办者讲到知青精神的时候,认为知青的精神是是担当、是奉献、是拼搏、是创业。这也是这个展览的出发点。我们这些在文革期间被迫上山下乡的人担当了 什么呢?难道是担当了这场浩劫所带来的灾难?为什么要我们这代人来担当呢?这样的担当是根本不存在的,就不可能存在什么奉献啊、拼搏啊、创业啊等等。
余杰:对, 这样讲担当很虚伪。你首先应该搞清楚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在这个世界上罕见的为了打倒一个国家主席,居然会让全国的学生不读书,停课。那可是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的全国性停课,哪个国家里有?结果,三年下来积压了几百万学生。工厂的生产断断续续,国民经济每况愈下,怎么可能容纳这些需要就业的学生呢。学 校里已经一片混乱了,继续升学的通道被终止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上山下乡运动,这是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上山下乡,绝非担当。你现在可以去问问有知青经历的人,你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想到了为国家担当了吗?你有这样高的觉悟吗?这是现在刻意加上去的,是自我杜撰的。
朋友:确实如此。这样讲担当客观上是在为那场浩劫打掩护了。不去找寻原因,把没有自愿的上山下乡图解为担当,就是贺卫方讲的:将罪恶变成伟业!
余杰: 所以,我一直对知青精神的提法有着不同意见。这次鸟巢的知青展,按照主办者的说法就是要发扬知青精神。在这个前提下,对于知青以及上山下乡的历史进行了编撰。问题的关键就是所谓的知青精神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知青精神值不值得提倡?要提知青精神,千万不能忘记了知青们为了自己的命运的抗争精神!
三、历史能够选择性记忆吗?
朋友:鸟巢知青展展出以后,有反对的声音,这是好事。7月11日《环球时报》发表了署名单仁平的文章《知青一代的积极回忆值得尊重》。我不赞成。你怎么看?
余杰:首先,我对这份报纸不看好。去年11月22日的《环球日报》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的一篇文章《严打需反思,但不能一否了之》。这个王宏伟不是那个歌唱演员。文章居然讲1983年 严打的时候,大批回城知青成为犯罪主体。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发表这样的文章很不严肃。文章中例举的案件既不是知青做的,案件本身与知青也没有任何关系。怎么会得出这样一个荒唐的结论呢?而报纸在刊登这样的文章是怎么审核的?今天有这样的对知青群体的诬蔑,实属罕见。对于这样如此简单的错误,《环球时报》 居然能够刊登,说明了广大读者对于这份报纸多年来的不少批评不是空穴来风。现在刊登的这篇文章《知青一代的积极回忆值得尊重》,有些观点我不能认同。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作者认为:知青博物馆对上山下乡的记述是经过了选择的记忆,这种选择性并非是恶意的,因而或许是值得理解和体谅的。
朋友:现在大家对于这篇文章持不同意见的核心问题就是在此。一个展览会能够选择性地展览吗?这里涉及到选择什么?
余杰:作为展览一个世人瞩目、涉及到上千万人经历的一场运动,真实是必须的。把历史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留下历史的真实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中国发生的学生上山下乡起始于50年代(绝非什么1939年), 到了文革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们现在通常讲上山下乡一般是指这段时期。因为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当然不能不讲到在此之前的上山下乡。我个人看法,在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应该否定!这是底线!如果要展览,不能忽视发生在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例如李庆霖写信给毛泽东以及毛泽东的回复,这在当年来说是知青的一件大事啊!又比如在那个时期出现的正面的和反面的典型,既要有邢燕子、金训华这样的正面人物,也应该给张铁生、朱克家这样被誉为反面典 型的人物(当年可是红极一时的人物)留下一席之地。这些不断出现的知青典型,对于上山下乡运动所起的作用是不小的,我们不能否认嘛。不能因为要讲正能量了,就选择性地刻意回避历史的真实。你不去真实地展览,怎么会留存于世呢?还有就是最终结束上山下乡运动的知青反抗的种种举动。像我们云南知青的大返城, 黑龙江知青的今夜有暴风雪等等。这些起到最终结束上山下乡运动的大事件在冠名知青的展览会、纪念馆里究竟有没有一席之地,对于主办者是不是尊重历史的一种考验!
朋友:对于历史问题选择性的记忆,是一种恶意的行为,不值得理解和体谅的。对于这样曲解历史的行为任何原谅都是对于真实的历史一种亵渎。
余杰: 是啊,这些年来在党史和国史的研究上,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相在渐渐理清。例如现在讲到三年解放战争的时候,能够把林彪的画像挂了上去,这就是实事求是嘛。如果按照选择性的做法,林彪已经成为叛国者了,怎么可能在让他露脸呢?选择性的记忆是要出问题的。这样的记忆的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像 文革期间井冈山的会师成了毛泽东与林彪的握手了,真是荒唐至极啊!对待历史,我们决不能为了某一个需要,或者讲目的,玩选择性的记忆。这样做既忽悠了后人,也是在忽悠自己。说的不好听一些,我怀疑这样做是不是有着其他目的。

四、不要动不动就扣上对党不满意的帽子
朋友:据凤凰网8日报道,知青馆的负责人潘忠林接受了采访,对此进行了回应。他称贺卫方的观点是偏颇的,不是实事求是的。他说:我不知道他是什么用意,他对党有什么不满,对知青有什么仇恨。
余杰:我 看到了潘忠林的这段话。很不好!你认为贺卫方的观点有偏颇,不实事求是,你应该用事实来批评,讲道理。而不是指责对你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扣上什么对党有什 么不满意,对知青有什么仇恨的帽子。这样的回答显得很不自信又很很无知!我们都当过知青。我没有看到贺卫方的这些话里有对于知青仇恨的影子。至于对 党的不满,在哪里?请这位潘先生为我们讲解一下。这使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我写的那篇《叫一声知青,真的太沉重》一文。我在文章里批评了一位曾经的知青发出的危言耸听:以知青问题为突破口,恶意攻击我们现有的社会制度的别有用心者不是没有!。(网易博客:北风)在一些人的眼里,你讲了上山下乡的不是,就是攻击社会、攻击党。
朋友:你的那篇文章我看了,那个北风的博客我也去看了。这个人的博客大部分只是在转载一些文章。
余杰: 我很少去看一下。在博客、微信里转载什么其实是在表明自己的观点,至少是自己的爱好。你不赞成的文章是不会转载的。例如,前些日子有人批《炎黄春秋》,写了一篇充满文革思维的文章。这个北风立即转载,还在回复别人的留言里讲:据我听知,还有一些右翼刊物,如共识网之类的网站。我还得知,我批了 他的这些危言耸听以后,他居然去找律师要与我对簿公堂呢。没有想到不但遭到了律师拒绝,还被律师批了一通。这些事情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围绕着这些历史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
朋友:所以,我感到这次围绕鸟巢的知青展所引发的一些争论,绝非仅仅是知青展览问题的争论。它所反映的问题也是当下整个社会不同思潮之争在知青上山下乡问题上的一个表现而已。
余杰:我一直很赞同撰写了《中国知青史·大潮》、《中国知青口述史》的刘小萌教授话来说:不要美化上山下乡!还有就是著名《文汇报》高级记者,曾经去黑龙江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的陆幸生老师在他的《向前走·别回头》一书里有一句名言:牢记,但绝不歌颂!我们共勉!
(后记:征得朋友同意,我整理了这些对话,作为对于鸟巢知青展的一家之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9-29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9-2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是长卷,历史是长河,

选择性的记忆是要出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9-2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9-2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的历史不应该忘记,应该真实的记录下来,实事求是的评论,少说些假大空的豪言壮语,比如“无怨无悔”,怨什么悔什么,有现实意义吗?历史谁也改变不了。“对于知青精神的解释竟然有这么多——自强不息、奉献自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团结顽强、乐观向上、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勇于奉献、不屈不饶、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等等。”认为把"无怨无悔"去掉还是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革命同志 发表于 2015-9-2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9-29 15:44
知青的历史不应该忘记,应该真实的记录下来,实事求是的评论,少说些假大空的豪言壮语,比如“无怨无悔”, ...

欢迎农场章文来访及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5-9-3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剥夺别人的观点。我们的知青精神,一直激励着这一代的大多数人,不可否认。其他看法,看看也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5-9-30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剥夺别人的观点。我们的知青精神,一直激励着这一代的大多数人,不可否认。其他看法,看看也无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22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