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711|回复: 5

乡音依旧见真情(上)

[复制链接]
山野静悄悄 发表于 2015-8-3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野静悄悄 于 2015-8-30 12:23 编辑

                  乡音依旧见真情(上)
             ——哈知青团回访第二故乡290农场速记

      2015年8月17日早晨,一辆标志‘’北大荒知青回访290农场‘’的旅游大巴从哈尔滨站前出发,途经方正、德莫利、佳木斯、富锦、绥滨直抵当年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八团所在地——290农场。车上乘坐的回访知青是哈尔滨和北京的共计32人,这些老知青都是45年前下乡到北大荒,其中大部分人都是首次回乡。从当年十七、八岁的孩子到如今的花甲之年,漫长的岁月给他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于是借农场60年场庆之际,让生命再次绽放的情感冲动引燃了往日激情,他们恨不得穿越时空,瞬间重回故地,再叙乡情。
      在同行的知青群友中,我们有幸遇到当年团文艺宣传队的独唱演员69岁的张梅君大姐和节目主持人丁亚平大姐,她们身着清装,精神矍铄,神情依旧。一路上,在知青弟弟妹妹们的热情邀请下,用饱含深情的嗓音演唱了当年那曲《沁园春•雪》,朗诵了流行诗《老有老的骄傲》。在知青大姐姐的感染带动下,《北大荒人的歌》、《人间第一情》、《高歌唱边关》等一曲曲心中的歌,在向北奔驰的客车车厢内展翅飞翔,大家你唱我和,倾心互动,情牵莽原,声壮塞北。正是人未近,心已迫。
                                          近乡情更怯
    根据回访日程安排,回归故乡的次日清晨,我们在头天晚上抵达时先期相逢的王宝巨大哥和刘桂兰大姐的陪伴下回连‘省亲’。宝巨大哥是留守知青,当年我们同在一个连队,人虽然有些苍老,但由于我们的到来显得精神十足,而刘桂兰大姐则是农场老职工,更是当年女知青的同排好友。她毫无忌讳地保留着抽烟的习惯,同时也执守着热心实诚肯为他人着想的性格。
    回连队,看乡亲,是回访知青们切盼的事,然而,当急切的脚步走近那一排排熟悉而又陌生的低矮平方时,切盼之心却又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毕竟是相隔了几十年,昔日的乡亲还好吗,想见的师付还在吗,分别那么久,相见还能再相认吗。
    按着我们的意愿,刘桂兰大姐早已把知青回连探乡的事通知了连队的人,当我们按照约好位置迈进机务排张师付家小院,走近房门的时候,得知消息同样怀着切盼之心的乡亲们也前后搀扶接踵而至,一时间宽敞的小院里挤满了前来相见的人。张为石、王景宽、孙喜臣、吴宝禄、王翠华,刘彩霞,小隋子,戎俊英,还有我的老班长大武、热心的窦婶、多年未见的留守知青彭安凤和几位父辈已逝但乡情依在的荒二代。正应了那句话,亲人相见,相隔太久,难以相认却又不能相忘,只能是手拉着手久久凝视,臂抱着臂相拥而泣。那一时那一刻极度克制的内心情感真想痛痛快快地哭出声来,几十年的伤感思念终究如愿以偿。
    乡亲们拉扯着把我们让进屋,桌子上早已摆满了自家种的柿子黄瓜和切好的西瓜。知青们一边尝着家乡的滋味,一边不时地询问最想知道的事情,乡亲们逢问必答,年长者依旧带着那让人熟悉的浓浓的乡音,他们像看见久归的家人,望着我们只是一个劲地笑,那笑容之中包含着问候、快乐、宽慰、挽留,包含了近四十年的等待和期盼。想着那久久不去的笑容,我心中涌起一阵愧意——真该早一些去看望他们。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而我的怀念是这样的长,相见又是这样的短。
    时间过的真快,分别的时候到了,大家站在院子里颔首相望,依依不舍。为了打破沉闷,有人提出“让李艳莉给大家唱首歌吧”,“好啊”。李艳莉站在中央,用深情真挚的声音为大家唱了一曲《北大荒人我爱你》。这首歌李艳莉不知唱了多少遍,但只有今天才是歌者的心声;那不是一首歌,是一席话,一片心,一生情。

                                            坚强的留守
    看望连队老职工的当天下午,我们乘兴去黑龙江边大口门一个五号滩涂上拣玛瑙石。那是一个人烟罕至荒漠原生的小岛。夕阳西下,当我们乘小船返回接近四号滩涂时,不知是谁无意中说了一句“那个小岛上住着一个上海女知青”,朝岛上望去,恰好由上面走出一位女性,我们好奇地向她摆手,她疑惑地站住向我们凝望,当我们的小船刚刚靠岸,就见对面一位身着迷彩服年龄与我们相仿的男人,划着双桨木船朝我们驶来。原来他是哪位上海女知青的男人老韩,是来接我们过去的。尽管时辰已晚,但我们还是毫不犹豫上船登岛。
    下船仰望的那一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岛上的那一间红砖房,一畦绿菜地,和一杆用来发电迎风旋转的螺旋桨。岛上的主人叫叶红英,也是和我们一同下乡到副业连的上海知青,男人老韩当年则是一位山东青年,老韩是渔民,平时以打渔为生,常年的打渔生涯和朴实忠厚的性格使他无意间成为这个小岛上的一位义务护林员。这对夫妇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十年。据说黑龙江发大水时边防站被淹,他们坚持不下岛,为边防战士解决吃住,后来水淹到自己的房屋,他们凭借一只小船硬是在房顶上苦守多日。不要说生活艰苦、条件简陋、环境恶劣,单是那一份孤独中的守望和寂寞中的忍耐就足以令人起敬。
    这对可敬的知青夫妇何时结合,怎样住岛,又以怎样的心境和耐力在此坚守了几十年,对我来说确是个诱人的迷团和动人的故事,本打算第二天再次上岛专程拜访,不巧叶红英夫妇有事离岛。不过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对我所产生的生活信念和敬意。
   
    在290留守的知青中,我认识并熟悉的不多,这里还有一位应该提及的,就是四十三连知青王宝巨。宝巨当年和我们同在一个连队,大我三岁,按理说应该称他大哥,可是因为宝巨憨直朴实,而我们当时又小不懂事,常常逗他玩,拿他开玩笑,想想真是不应该。当然这都已经成为旧时的回忆。
    宝巨大哥一生坎坷,下乡时家庭很困难,穿的用的要比我们差许多;知青返城时他已同当地人结婚,继续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有了儿女后,六岁的儿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腿被轧断,求医问药一直在艰辛中奔波。可以说离乡之苦、留守之苦、生活之苦、亲情之苦宝巨大哥全都吃过咽过,过载的压力曾给他的生活蒙上阴影。当我们得知宝巨的遭遇时,曾一度为他担心忧虑。去年我回来时,因时间仓促没有找到,这次回访我们说好一定要见见宝巨。
    也许是由于同行的知青中有他的妹妹,当晚到达场部时,第一时间迎接我们的竟是宝巨大哥。他看上去有些苍老,但当双手紧握时我感到了他身体的力度,在他削瘦布满皱纹的脸上一双大眼还是那么炯炯有神。由于我们的到来,宝巨显得异常兴奋,从他憨直无忌的笑声中,我似乎得到了一种宽慰——宝巨没有被生活的艰辛压倒,他依然如旧。
    接下来的几天证实我的感觉是对的。每天他都早早来到我们中间,陪着我们下连队,访乡亲,参观农场,共叙乡情,像一位热心熟情的老导游。趁着接触的机会,我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他平静地告诉我,如今儿子的腿早已治好,还安装了假肢,农场不仅为他办理了残疾人低保,还给安排了一份治安管理工作,并为他专配一台电动三轮车。孩子也自立要强积极向上,工作之余义务为农场献工出力,为此还被评为管局“身残志坚的好青年”光荣称号。我问他孩子出事后是啥心情,他说当然不好,不过好歹熬过来了,人不能一摊上事就软,软了让人家瞧不起。宝巨文化不高,但说出话来水平不低。老两口退休后搬进了场部楼房,养老金花不完,他还找了一份卸车的活儿。我劝他年龄大了该歇歇了,他爽快地说干惯了呆不住,人一闲下来就锈死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真没想到,我的这位当年被称之为“傻宝巨”的老大哥还有这等不同心境。
    临别的那天晚上,宝巨领着我们走家串巷,最后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能否去家里坐坐。他真诚地表明心意:我是一个留下来的知青,你们能到我家就是给我撑面子,我从心里高兴,如果你们不去,别人还以为我王宝巨没人缘。这一番心意说得大家心酸意楚,没有任何理由不满足他的这个心愿;尽管夜色已晚,我们还是怀着感念之情簇拥着宝巨大哥走进家门。

                                           荒原师生情未了
    此行同去的知青荒友中,在那里当过老师、教过北大荒的孩子并给他们以深刻影响的人唯有李艳莉,那时她仅仅十八岁。在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也反哺给他们的子女以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这次回访,李艳莉只是想好好看看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没想到,从连队回来的当天晚上,十几个早已长大成人的孩子自发地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迎师晚宴。他们将当年的知青老师恭恭敬敬请上正座,逐个向老师汇报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些孩子中有杨长运的女儿、王景宽的女儿、李长明的儿子、营部修理所刘师傅的儿子、柴和的女儿、窦广春的女儿等。他们之中有的当了领导,有的从事专业,有的外出经商,有的在家务农,在各自岗位上都小有成就。在他们的言谈笑声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声音气质多多少少都有点像李艳莉。当我说出自己的看法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点头称是,并争先恐后发言:那时虽然我们很小,但记忆很深,老师不但教我们识字唱歌、文明知理,而且还言传身教,以德待人,尤其是李老师乐观爽朗的性格和做事认真执着的精神,对我们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最大。说到此,李艳莉也不无感慨,那时他们只有八、九岁,教学条件也简陋,但教师责任一点都不敢懈怠;没想到我教的那么小的学生,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还想着我,记着我,我为你们感动,为你们骄傲。

    为了报答几十年前荒土地上的师生情,晚宴过后,学生们又别开生面地邀请我们去歌厅唱卡拉OK。我当然理解其中意味,从最初的教育印象上追溯,他们最为怀念最想听的还是老师的歌声,也想用自己的歌声作为对老师的回报。
IMG_20150817_071620.jpg
IMG_20150817_094417_mh1439781129584.jpg
IMG_20150817_140603.jpg
IMG_20150817_164009.jpg
IMG_20150818_085607.jpg
师徒相逢
IMG_20150818_092638.jpg
IMG_20150818_094103.jpg
北大荒人的歌
IMG_20150817_195532.jpg
精神矍铄的王宝巨大哥
IMG_20150818_174952.jpg
岛上知青叶红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8-3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8-30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你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5-8-3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山野静悄悄‘’的佳文和佳图好感动啊!有人说:北大荒埋葬了广大知青的青春。  看吧!我们壮丽的青春绽放出多么鲜艳的花朵。知青的青春与黑土地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5-8-3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寻梦,旧地重旅,荒情难忘。拜读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5-9-13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去看看真好。忘不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8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