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913|回复: 8

试论《平水韵》入声为仄的弊端

[复制链接]
杂学家 发表于 2012-3-3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3-3 16:50 编辑

       近期,笔者胡乱在本网站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对联。引起了专家的关注。专家指出,创作的对联平仄不和,并以宋代出版的《平水韵》作为规范的依据。为此,笔者认真地了解一下《平水韵》。《平水韵》出台1000余年来,对于规范诗词创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瑕疵。
        如东、冬不同韵。现代汉语中二字发音没有区别。现代人对于东,冬不同韵的规则,很难区分开。《平水韵》最大的瑕疵是规定入声为仄。笔者斗胆将其入声为仄的弊端,略陈一二。
       一、入声为仄使平仄音字数比例失调。现代汉语把平仄区别按音阶归类,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平仄音字数比例大体为1:1。《平水韵》把平仄区别按韵母归类,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如此划分归类使平仄音字数比例大体为1:3,仄声字明显多于平声字。例如,从一至十的十个数字,如按现代汉语语音音节确定平仄归类,一、三、七、八、十为平声,二、四、五、六、九为仄声,字数各为五个,比例为5:5。如按《平水韵》入声为仄归类,则变成三为平,其余九个数为仄,比例为1:9。平仄比例严重失调。
       二、入声为仄对于入声字需死记硬背。按《平水韵》入声韵为17个。这些入声字,需死记硬背记住,否则,依音节来判定字音的平仄,往往是不正确的。表现在诗、词、联中,便属于出韵,平仄使用错误。这差不多相当于要求人们认识全部的汉字。《辞海》(1979年版)收录了单字14872个。记得宋词的领军人物苏轼曾写过一幅对联,上联为“识遍天下字”,下联为“读尽人间书”。后来被王安石所难,苏轼遂改联为“发愤读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一代文学大家尚不能“识遍天下字”,而要求现代普通百姓全部记住入声字,未免有些勉为其难。
       三、入声为仄破坏了现代汉语的音节美感。入声字已在人们的口语中消失。现代人创作诗、词、联,为符合《平水韵》的规则,把已经不能发声的入声字,依照其规则使用,破坏了现代汉语四声音节的抑扬顿挫之美,有拘泥于古之嫌。例如马车和汽车。早在汽车出现之前,马车已经在人们的手中使用了几千年。马车的某些规则,无疑对正确使用马车起到了积极作用。汽车出现之后,汽车虽保留了马车的某些规则,但汽车的规则完全不同于马车的规则。现实中,如果用马车的规则来规范汽车,如同赵本山小品《三鞭子》中的赶车老汉,用赶驴车的规则来驾驶汽车,观众自然知道能否适用,只能引起笑声。《平水韵》产生于宋代,已经走过1000余年了。其间无疑为规范诗、词、联的韵类、平仄分类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某些的规则对今天的诗、词、联的创作,仍有积极意义。但时代进步了,入声字已从人们的口语中消失,机械地把入声字归类于仄音,无论是口语,还是文学创作,都会破坏口语交流,影响音节美感。这如同用马车的规则,规范汽车的驾驶,弊端有目共睹。
       如何对待《平水韵》?如何摆正与《中华新韵》的关系?《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中华新韵》规定平仄区分的原则为,只分平仄,不辨入声。同时指出,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搜网络,佚名所作《对联常识》(二)“对联平仄”一文中,把平仄归类标准阐述为:“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笔者认为,《平水韵》可以保留,但不宜提倡,应大力提倡使用《中华新韵》。这也如同对待马车的规则。尽管汽车已经普及,马车的规则日渐萎缩,但对于马车的规则仍应当保留,但不宜提倡。尽管《中华新韵》是否尽善尽美尚有待商榷,但它在入声字已经无法正确发音的情况下,依音节四声确定平仄归类的原则,对于促进现代诗、词、联的创作和鉴赏,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把汉字规范为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一共3500个。这3500个常用字,基本涵盖了汉语日常的全部用字。高中毕业生基本可以全部认全。这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试想,把《辞海》上14872个汉字全部认全,恐怕一个人一生时间,都在学习认字,到死也未必全部认全。《平水韵》列表音韵分为106韵,入声字占17韵,1000余个字。死记硬背那些属于已经无法正确发音的入声字,对于现代人创作和鉴赏诗、词、联,无疑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华新韵》将音韵归类为14类,极大地方便了普通百姓学习、创作、鉴赏诗词歌赋,其积极意义显而易见。文学家、史学家胡适先生学识渊博,一生拥有36个博士学位头衔,现代人几乎无人可比。胡适先生曾创作一首小诗《自题小照》,诗曰“偶有几根白发,心情微过中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其诗的文字浅显易懂,但其诗的思想内涵却是十分深奥,耐人寻味。胡适先生并不拘泥于古,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创作出内涵深奥的诗歌,应成为我们诗词创作的典范。
       大力提倡依《中华新韵》创作诗词。对于《平水韵》,我们可以了解它,保留它,但不应大力提倡。兴盛于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其文辞华美,音韵极强,但因限制太多,在古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快便消亡了。骈体文衰败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国粹京剧,其表现形式的真实性、可视性远不能同现代影视表现形式相比。如果大力提倡京剧的表现形式,不提倡现代影视作品表现形式,是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对于京剧的表现形式,可以保留,不宜大力提倡。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尊重历史,同时尊重发展过程中的约定俗成。例如文字的读音,几十年间就有所发展。如“曝”字,《辞海》注音为(铺去),并无(抱)音。《新华字典》(第10版)注为(铺去)、(抱)二个音,“一曝十寒”的成语仍应发(铺去)音,而非发(抱)音。“曝(抱)光”一词已约定俗成为一大家都听得懂的词组。《新华字典》尊重了文字发音发展过程的约定俗成。又如中央某官员的名字为令某某。经查,《百家姓》上并无“令”姓,倒是有复姓“令狐”。笔者不敢妄下断言,“令”姓就是“令狐”姓的简化发展而来。诚如是,“令”姓官员恐怕要受到人们“忘祖”的批评了。而事实是,无人敢品头品足评价“令”姓官员的姓氏是否合乎祖典。“令”姓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中的一员了。约定俗成,使之然也。
   我们创作诗、词、联,如大力提倡并严格依《平水韵》入声为仄的规则确定平仄,则使诗词创作进了死胡同。它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背道而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2-3-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赞成“大力提倡依《中华新韵》创作诗词”,因为他与我们的日常口语相一致,读起来会更有韵律美。之所以要使用“韵”和“平仄”,目的就是要读起来或听起来有一种韵律美,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节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孙胜权 发表于 2012-3-3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胜权 于 2012-3-3 17:06 编辑

    现代都是数码时代,大可不用钢笔,铅笔,毛笔。应该提倡办公无纸化,写字无笔化,能说不叫厂家生产“笔”吗?如按你所说:现在都有“数码相机”了,拍一张就可以,美术学院大可不必学“素描”。

本文作者对《中华新韵》提倡的宗旨有误解,而且是曲解,《中华新韵》的说明中第五条如下:
5. 与旧韵书的关系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创作旧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

也就是说: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对于诗,词,联。你有什么样的驾驭水平,你就可以使用什么样“韵”或“新韵”或“旧韵”这不妨碍诗,词,联,的创作和发展。
不能因为你不会掌握:“旧韵”,而要求废除“旧韵”。这只能说明你所学的不全。

     楹联属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国学的组成部分。既是传统文化,是“国学”,就首先要继承旧诗词的传统包括平仄格律、用韵等。很难想象,你不读古诗词就要创作楹联。而要读懂古诗词特别是理解近体诗和词的平仄格律,就非得知道“平水韵”不可,否则,你可能以为唐宋许多著名诗人写的就是这种“不符合格律”的诗词,那又如何能体会其韵律美从而向其学习和继承呢?  \7 p2 C" s. g$ e  \% T& e1 Y

我们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想废止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孙胜权 发表于 2012-3-3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国学论坛 » 楹联杂谈 » 重申我对楹联用韵等问题的看法,以供参考。

重申我对楹联用韵等问题的看法9 h: t4 }% Z/ h: R1 V# B' ~
5 l% U# `# v! r- ]& j7 x
   
我曾于今年六月份在《楹联杂谈》上接连发表两篇帖文,阐明自己对楹联用韵、题材、用词、用典、评论等问题的看法,承蒙网友们支持,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见链接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D0%CF%C0chenxingde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 ... %D0%CF%C0chenxingde)但从几个月《楹联杂谈》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实际上依然存在。在这期间,我也浏览了许多兄弟的楹联网站或国学类网站的楹联版,发现它们中大多数在这些方面已不成为问题,因而所创作楹联的内容也比较充实,写作水平整体上也比《国学论坛》楹联版高,这是同我们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学大网站的地位很不相称的。
联坛兴衰,人人有责,作为一名会员,我愿意再次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请网友们讨论。现将原来两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整理(实际上是重申)和补充如下:
8 j5 O0 [) v6 V
* e( j% T. V, |
    (一)创作楹联应主要以《平水韵》作为某字是平是仄、是否“合律”的依据,如果你用的是普通话,要注明“普通话韵”
      为什么这样,理由很多,限于篇幅,我只简单提两点:(1)《平水韵》所总结的用韵标准不但完全符合近体诗产生的唐朝人用韵情况,而且直到现在还为绝大多数写作旧诗词(包括毛泽东、郭沫若等)和楹联者所遵循。(2)楹联属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国学的组成部分。既是传统文化,是“国学”,就首先要继承旧诗词的传统包括平仄格律、用韵等。很难想象,你不读古诗词就要创作楹联。而要读懂古诗词特别是理解近体诗和词的平仄格律,就非得知道“平水韵”不可,否则,你可能以为唐宋许多著名诗人写的就是这种“不符合格律”的诗词,那又如何能体会其韵律美从而向其学习和继承呢?  \7 p2 C" s. g$ e  \% T& e1 Y

(二)即使推广了普通话,“平水韵”仍然是写作近体诗和对联的主要用韵标准
; @; j7 L% x( c
     有人说现在普通话教育已经普及,而现代人即使熟悉“平水韵”,除了懂得某字属于什么韵部,是平还是仄之外,并不知道它的准确发音。这话不假,而且现在确实有专家在做推广“新韵”(广普通话韵)的工作,那就是中华诗词学会2005年5月颁布的《中华新韵》,它是在普通话韵的基础上整理合并而成的。它已经有人在用,但实际上还远远没能取代“平水韵”。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多数能熟练地写作旧诗词的人已经习惯于用《平水韵》进行创作,而他们依然是旧诗词创作队伍的主体和主导者。二是人们觉得懂得“平水韵”才真正能体会唐诗宋词等古典诗词的韵味,而要学写旧诗词包括对联,首先就要熟诵古典诗词,在熟诵过程中人们早已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大部分的“平水韵”了,所以依然使用“平水韵”对于古诗词有相当根柢的人来说并非难事。三是普通话虽已普及,实则各地的“普通话”发音和声调差异很大。特别是各地声调的差异,使得即使是同样说“普通话”,某字属何声调,是平是仄,看法用法也很不相同。而“平水韵”则从唐代迄今,无论内地中国人、港澳台同胞还是海外华侨华人,乃至于日本、韩国、越南人中爱好中国古典文化者甚至西方汉学家,读中国古诗也好,做中国旧诗词也好,由于都是按“平水韵”,所以都“如出一辙”,写起中国古典诗词反而不会像只“会普通话”的人那样出韵和平仄不协。! E8 f( k7 B5 ]4 A. _
7 }2 i# R! u" w. z% U
    (三)只要具备一定的古诗词修养,掌握“平水韵”并非难事
其实真要学习和应用《平水韵》也并非太难,只要你熟读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又肯花点时间钻进去,一般的应用是不难的。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那是要各人钻进去后自己去发现、去总结的,例如可重点记住那些如今已转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的入声字。记不住某字在哪个韵部那就多查,久而久之就基本掌握了。
有人说提倡用“平水韵”是剥夺了大多数热爱古典诗词和楹联的人的创作资格,不利于弘扬国学。其实恰恰相反,因为如果我们要求现在所有的读书人都懂得和使用《平水韵》,当然不但不必要,而且是可笑的。但作为有志于弘扬国学,学习旧诗词和楹联创作的人来说,掌握“平水韵”则是合理的要求,是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提高古诗词素养和创作水平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懂文言文,但却不能不要求研究古代史、古代文学的人都会熟练阅读文言文一样。
  而且,不要忘了,我们并不强求每位联友都以“平水韵”作为用韵标准进行创作,只是强调懂得“平水韵”对于提高国学修养特别是提高古典诗词修养的意义和作用罢了。你不想用它,仍然可以用普通话韵,只不过希望用时多翻字典,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韵,而不是受各地方言南腔北调影响的“普通话韵”。' n: n9 E/ A$ Q7 @" d7 P: w3 |
$ U7 M4 _. w2 p1 O' a& \
      以上是我对于楹联用韵的看法,总之,楹联创作应该以“平水韵”作为主要的用韵和判断平仄的标准,也允许同时使用普通话韵,但须注明,而且必须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除了用韵外,也想谈谈我对楹联创作、评论方面一些问题的看法:( {9 u- z1 |! X4 E6 ?5 ]1 L8 I( B- }

(1)创作对联应遵守传统的平仄格律,在遵守的前提下允许适当放宽要求,灵活对待,特别是对于确实是思想内容精辟的现成词句,不必过于以平仄格律束缚之以致于因辞害义。: x" I& |3 {3 y  P' ^/ v

所谓格律,七言或七言以下的联句应该参照近体诗的平仄格律。一些中长联,虽然全联在七言以上,但如果每个停顿的分句也在七言以内,又无“嵌字”的,也要求尽量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当然,楹联有楹联的特殊情况,甚至有现代一些联家归纳出的所谓“联律”,但既然“词” 是“诗之余”,而对联又是从诗词演化而来,这就决定了它必须继续从近体诗和词当中吸取营养,包括继续借用其平仄格律。* }2 X# a5 _1 r- o# x

(2)“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又要“联”,不能只在形式上“对偶”了,而不管它同出句之间是否联得上。所谓联,也就是互相补充,包括对比。不能互不相干甚至互相拆台。
[! v5 t+ y2 F) t! S5 c
     (3)对联用词应力求规范、典雅但又不冷僻,不诘屈聱牙;鼓励和提倡使用新词语,但必须是已经被公认和普遍使用的新词语。6 q, P1 o7 f  B) [% Q
+ K; x/ C, T, v1 t# q& I& s& u
     (4)不能为“对偶”而“对偶”,写出形式上像是“对联”实际上不知所云的“联句”。- Y' f3 H% t# k
, b0 r; F! d/ ?  ~# }5 h
      (5)避免生造令人觉得别扭的词语。运用典雅规范的词语包括恰当地运用典故会大大增加联句的内涵使之耐人咀嚼和寻味,而生造词语的作用恰恰相反,而且还破坏了汉语的优雅和纯洁。5 r6 R0 L$ d- V9 x0 }: Y

要减少和杜绝生造,根本途径乃是多读书多积累词汇(尤其是古典诗词特有的词汇),否则就会出现“词不够,生造凑”的现象。/ z2 B/ k& l  a# U
! W3 c% d: l. S( w- E
      (6)除了创作之外,要积极开展评论和讨论。既然名为“楹联杂谈”,就不但要创作,更要“谈”亦即评论。评论时态度要诚恳,要尽量公平准确,既要奖掖后学,热情肯定优点,也不能无原则地吹捧,须知“捧”也会“捧杀”一个有前途的人才的。
/ n" [+ U2 {6 z0 N& p9 H
      (7)要热情欢迎新的会员新的联友,特别是从别的网站转来或同时是别的网站和我们网站的新会员。从最近的情况来看,正是他们带给“楹联杂谈”以新气象的。坦白地说,如果没有这些新鲜血液的补充,“楹联杂谈”几乎要变成一潭死水。6 ]6 O" u4 x6 ^* ~0 y, i' N

以上看法完全是我的肺腑之言,欢迎批评指正,但愿不会引起什么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3-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学家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孙胜权的意见就更有个性,不过你们本来并不敌对。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不要说别人不会使用入声字,也不要让喜欢古入声字的人非得使用简单易懂的【中华新韵】。虽然按古入声字来区分平仄,已经失去了原本要求声律美的现实意义,因为有人喜欢,而且欣赏古诗必知入声字,否则很多古代大家的作品就做不到诗律的要求了,所以一些致力于古代近体诗研究的人不会放弃自己的功底。很高兴,在我们知青的园地频频有平水韵的高作。有些还有李商隐的遗风,让人不会马上得其要领而懵懵懂懂,展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意境美。我是主张新韵的,也不反对平水韵。只要通俗易懂,接近口语,甚至“老妪能解”就是我们欢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凤竹 发表于 2012-3-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兄言之有理,杂学兄也见解高明。诚如众言,无论新韵旧韵,现在用的人已是秋色平分。就是说新韵也已被许多人接受和喜欢。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新韵旧韵各有特点。现在许多人弄不明白平水韵里的入声字,原因是用的少。用的少的原因是新韵简单宽泛。我们作诗填词,都只是个爱好而已,为了几句话而翻遍平水韵,也真的很麻烦。我有时为了迁就意境,不得不放弃平水韵,因为一字之差,就意境全非,这个就是平水韵的不足,也可能是自己的修为不到。
     但若论近体诗或格律诗,总又觉得若不用平水韵,就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总之用什么韵,还是看自己的熟悉程度。只要写出好的意境,无论什么韵,都是可堪赞赏的,谁让我们是知青这一代呢,自问知识掌握的少,又都是这把年纪,就别太自己为难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3-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押韵很难学! 懒惰老顽童眼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3-4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万花纷谢一时稀。
       倡今知古重在倡,
       双轨并行无高低。
       今不妨古应理解,
       宽不碍严共相济。
       古人习惯已成昨,
       菜鸟附庸自难题。
       削足适履又何必,
       子非池类岂知鱼。
       大道宽宽两边走,
       方圆有律不拘泥。
       只要有感声律美,
       诗风款款不必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枫桥路人 发表于 2012-3-5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受是:你喜欢甚么韵就用甚么韵,不懂也没关系,但如果你把《中华新韵》说成是《平水韵》就应该提出异议或争论,否则有误导他人的嫌疑。七字,四句诗并不等于是《七绝》,只要你冠以什么绝、什么律、什么牌的名,就得遵循相应规则。我赞成点评、议论、争论,当然真诚是前题,我就是被热烈的气氛吸引来的。有时通过争论还能考验、提高我们的境界和素质。伟大的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0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