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赵伟民

拍好照片的基本要求(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3、用好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来纠正自动曝光产生的偏差,从而保证曝光正确的一种手段。拍摄者可以通过设定曝光补偿值,使照片显得更暗(减少曝光量)或者更亮(增加曝光量),进而达到符合构思意图的视觉效果。其关键是人为地变更了相机自以为“正确”的曝光参数!

  曝光补偿使用EV(曝光值)为单位进行调整,1EV等于1挡光圈。

  那么,为什么要人为地干预相机的自动曝光?也就是说曝光补偿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个人认为当以下两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曝光补偿就要发挥它的作用了!一种是由于相机测光不准确,导致自身误判而不能正确曝光的时候;另一种是拍摄者需要拍摄特殊光影效果的时候。具体讲,曝光补偿的使用有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是“白加黑减”。所谓“白加”是指拍摄白色或浅色景物时要增加补偿。例如拍摄雪景,由于雪的表面存在强烈的反光。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会误认为拍摄环境太亮而自动减少曝光量,结果会让画面偏暗,造成白色的主体变得不太白。用正补偿增加曝光量,可以弥补相机自动测光的错误判断,使雪景获得正常的色彩还原效果。所谓“黑减”是指拍摄黑色或深色物体时要减少补偿。例如拍摄身穿黑色服装的人物、深色调的山川、黑色的狗、棕色的熊等深色主体时,由于深色会吸收较多的光线,相机的测光系统会误认为拍摄环境太暗而自动增加曝光量,使黑色变得不够黑。用负补偿减少曝光量,避免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

  第二是“亮增暗减”。所谓“亮增”是指背景非常明亮并且占较大面积时,需要增加曝光补偿。例如,拍摄背景为明亮的天空或水面等亮度较高的场景时,需要设置正补偿,这一点在逆光摄影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所谓“暗减”是指背景很暗并且占较大面积时,需要减小曝光补偿。在这种情况下,相机的测光系统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误认为现场环境太暗而自动增加曝光量,导致画面发灰。使用“暗减”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是 “欠增过减”。 前两条是书上说的,这后两条是我自己加上的。欠增过减,就是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回放功能及时查看曝光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曝光补偿。

  第四是“高增暗减”。 比如在拍摄高调照片时,就可以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为了体现出事物的神秘感,需要我们刻意降低照片亮度时,就应降低曝光补偿。总之,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效果独特的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4、学习看亮度直方图。

直方图是显示图像亮度分布的图表,横轴表示亮度等级,纵轴表示每个亮度等级上的像素分布情况。通过直方图的波形参数可以判断照片的曝光情况,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和一些高档数码相机在LCD显示屏具备实时查看“直方图”的功能,借助“直方图”在取景时可以帮助摄影者及时调整光圈和快门以及改变测光方式来获得正确的曝光

曝光不正常的照片,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1)曝光不足的照片。

曝光不足照片.jpg


曝光不足,则直方图左端产生溢出,暗部的细节损失较大。右端(亮部)没有像素或像素很少,亮度不足

(2)曝光过度的照片。
曝光过度.jpg
曝光过度,左端像素太少,照片缺少黑色成分。右端溢出,亮部细节损失较大。
(3)反差过低的照片。 反差过低.jpg
反差过低,则层次减少,照片发灰,左端和右端都富余大量的空间,影调集中在中间部分。
(4)反差过高的照片。 反差过高.jpg
反差过高,两端都产生溢出,这将给照片的暗部和亮部都造成不可逆转的细节损失。
(5)正常曝光的照片. 正确曝光.jpg
亮度分布在最暗和最亮之间。左端(最暗处)和右端(最亮处)都没有溢出,也就是说暗部和亮部都没有损失细节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色彩还原要准确真实

所谓色彩还原,就是照片画面的色彩颜色大体上与原景物的色彩颜色相一致。也就是要准确地还原被摄体的色调和影调。

(一)关于色温和白平衡。

在讨论色彩还原之前,我们先熟悉两个与色彩还原相关的概念,色温和白平衡。

色温:色温是指当发出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的颜色相同时,黑体的这个温度称为色温。反过来说: 把“黑体”加热到某种颜色时所对应的温度即是色温。

关于什么是“黑体”,说实话我也说不太清楚。大概意思“黑体”应该是一种能把入射的光线全部吸收,既不存在光的反射,也不存在光的透射的物体。如果非要举个列子,我们可以假定“铁”就是黑体。锻工车间的师傅们经常需要把铁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铁”的颜色会渐次呈现由黄到白再到蓝的变化。这种把铁(黑体)加热到某种颜色时所对应的温度,即可理解成色温。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色温是指光的颜色(光波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眼所感受的色彩变化),而绝非光的冷热程度!

色温用K(开尔文)表示。色温越高,光线中蓝色光线的成分越多,色温越低,光中红色光线的成分越多。如5500-5700度是标准的太阳光,比这高的光线发蓝,比这低光线发红。

白平衡:就是在色彩还原的过程中,相机以白色为基准,对照片画面的色彩进行的一种自我设定和定义。

相机通过对红、绿、蓝三基色在混合生成白色时相关参数及精确度的自我设定,以准确还原被摄物体的本来颜色,使之达到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它决定了相机按照多高的色温条件去记录拍摄信息和还原影像色彩。

白平衡用WB来表示。

关于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大家切记色温与白平衡不是一回事。色温是指环境光线的颜色,而白平衡则是相机为了还原被摄体的颜色给自身设定的一个色温匹配值。影像最终的色彩还原是否准确,关键是相机能否最大限度地保证机内设置的色温匹配值与拍摄现场色温数值的高度一致。因为

(1)机内色温(匹配值)如果高于现场色温,则画面色调偏红。

(2)机内色温(匹配值)如果低于现场色温,则画面色调偏蓝。

(3)只有等机内设定色温等于现场实际色温时,才能保证影像画面的色调正常。 因此,通俗一点理解,白平衡就是相机色温的管理器。如果拍出的照片出现了偏色,那一定是白平衡的设置出了问题。即机内设置色温与拍摄现场色温出现了差值。
色温.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正确设置白平衡的方法和途径

白平衡设置通常分为以下四种:
白平衡设置.jpg

1、多数情况下使用自动白平衡(AWB)。

自动白平衡,就是相机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设置色温值,尽量保证将“白纸”还原成白色的。它的优点是省心省事,缺点是一旦出了这个“范围”相机就无能为力了。近年来,随着相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主流品牌(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技术应该说都已经很是过关,这种方法绝对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尤其是对一般影友或者初学者,本人强烈建议在白平衡设置使用自动白平衡。

2、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光源情况设置相应的白平衡

即使用色温场景模式。这是一种方便摄影师快速调节并且能够相对准确地得到理想色温的方法。一般在相机的白平衡设置界面下,除自动白平衡(AWB)外,仍有日光、阴影、多云、白炽灯、钨丝灯等几种场景模式可以选择。

3、特殊情况下要自定义白平衡(即使用手动白平衡)。

它能够准确地保证色温的准确性,但是需要自己设置。不同的数码相机有不同的方法设置,要参阅说明书。

4、通过直接设置色温精确设置白平衡(K)。

直接调节色温,一般都是在明确知道被摄体所处环境色温之后,或者明确知道拍摄时被摄体所处色温。一般不推荐初学者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伟民 于 2015-7-21 16:43 编辑

关于白平衡的创意应用。

利用色温的差值控制画面的色调,是数码相机拍摄的重要创作手段。熟练掌握了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调整方法,就能随心所欲的去烘托画面的氛围。通过调高色温或者选择阴影等白平衡模式,将相机内的色温调高,相机会自己往照片里加黄色。这样,一张“暖色调”的感觉就出来了。

调低色温或者设置成烛光等白平衡模式,将相机调整至低色温,相机会将画面拍摄得很“蓝”,这样就能够突出诸如“滩涂的宁静”的效果等。

(三)关于白平衡漂移/包围功能。

白平衡包围.jpg


  白平衡偏移的主要作用旨在对白平衡进行轻微调动。也是在既定色温的情况下对色温进行调整的一种延续功能。比如在10000K的色温下你觉得颜色的红不是你想要的红,那么你可以往蓝色区间偏移,使照片由红黄转变为偏洋红。白平衡偏移包围功能就是你不确定白平衡偏移设置到什么程度才最适合,可以上下或左右包围,拍一张会出三张图片,左右是红至蓝三张,上下是洋红至绿色三张,你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一张,这个功能一般很少会用到。
白平衡设置.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构图要简洁、均衡

构图在摄影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因此,学习和研究摄影构图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构图的定义。

摄影构图就是对画面中各构成要素进行取舍、安排和布局;并通过确定其相互关系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以寻求画面的最佳结构形式;并最有效的表现主题思想。或者说就是把要拍摄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照片画面里,使它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把拍摄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

注意:构图的目的有二,一是实现最佳的画面结构和布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达到能最有效突出主体和表现主题思想的效果。   

(二)摄影构图的作用。

1、要素取舍功能。构图的第一步,首先是选择和取舍画面的构成要素。通过确定重点选择对象,舍弃杂乱无关对象,保留可用陪衬对象,使画面组成元素最优化。

2、主体强调功能。一幅好的构图作品,必然是画面布局主次分明;元素搭配详略得当的艺术品,是能使主体能得到充分的强调和展示的整合体。

3、审美展示功能。摄影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摄影通过作品的画面,能给人以美的表现、美的回味和美的享受。

4、情感传递功能。通过作品主题思想的展现,使拍摄者的思想情感得以抒发和表达,使观赏者的思想得以愉悦和影响,并通过这种思想情感的交流和共鸣的产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如前所述,摄影构图就是对画面中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取舍和布局。那么摄影画面中一般包含哪些构成要素呢!

1、主体:即画面中用来表现作品主题的主要元素,是画面的兴趣点和结构中心。突出主体是摄影构图的首要任务。

2、陪体:是用来陪衬和辅佐主体表现思想内容的元素。通过陪体能更有效、更深入地阐述主题。陪体只能起陪衬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喧宾夺主。

3、背景:是指处于主体之后至无限远之间的景物。背景的主要作用在于说明主体所处的环境,突出主体形象,丰富主体的内涵。

4、前景:指处于主体之前至靠近镜头的部分。有效地利用前景可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并对主体起到烘托和补充。

5、留白:是画面中实体对象以外的空白部分。它有足于沟通和连接画面中各构成要素,善用留白能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创造画面的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伟民 于 2015-7-21 17:00 编辑

(四)常见的几种构图形式

在摄影构图的问题上,经过前人们长期的无数次的提炼和总结,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成熟和经典的构图艺术形式。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们在这里介绍几种常见构图方式和方法。

1、九宫格(黄金分割点)构图。


假设将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画面便形成了一个九宫格。画面中的四个交叉点,即所谓的黄金分割点。我们将被摄主体安排在“九宫格”的交叉点的位置上,一般认为最为理想。这就是所谓的九宫格(或黄金分割点)构图。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整幅画面既庄重又不拘谨,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2、对称式构图

即把画面分成相对对称的二等分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具有画面对应、平衡、稳定、相呼应的特点。缺点是画面呆板而缺少变化。一般常用于表现建筑等对称的物体。
由对称式构图,我们自然可以延伸到平衡式、均衡式、呼应式等多种构图形式,这些构图形式不仅具备平衡式构图的优点,同时由于画面不存在绝对的对称,反而更能使画面显得结构完美,灵活多变而富有生机。
3、三角形构图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或者以三点成面的几何构成来安排画面结构,使之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倒三角,其中尤以斜三角最为常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4、S 形构图

S 形构图是线状构图的一种,画面中景物的排布呈S形曲线走势。它具有延伸、变化、流畅、协调的特点,能给人以雅致、大气、丰富、深远的感觉。常用于河流、山川、溪水、曲径、道路等的拍摄。是一种极富变化的构图形式,能把人的视线引向远方,把有限的画面变得无限深远。
   如果非要为这幅照片立个标题,我觉得取单字一个《路》就很好。它预示人生道路的曲折和爱情力量的神圣。
  5、对角线构图主体在画面中的安排,近似于对角线的形状。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富于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显得活泼,也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角线构图时,主体的安排不一定非要连通两个对角,也不必刻板地死守在对角线上。那样反而会显得呆板,显得缺少动感和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5-7-2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6、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的特点,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框架型景物做前景(比如一棵树或一扇拱门),然后将拍摄主体框控在划定的范围内。这样有利于把观众的视线吸引到被摄主体上,增加画面的纵深度和神秘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7 04: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