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千名老知青 0.1%受访者称当时每月吃两次肉
2015年06月05日 09:20
来源:凤凰历史 作者:邓贤
本文摘自:《中国知青终结》,作者:邓贤,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调查
1998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之际,国内某著名网站对一千名曾经当过知青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年龄约在40—50岁之间,职业分布广泛。问卷预设若干问题,均备有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选择回答。
问:您下乡的年龄是:16岁以内(含16岁)?18岁以内(含18岁)?18岁以上?
百分之四十八回答16岁以内,百分之四十一答18岁,其余为18岁以上。
问:您下乡时父母和家庭的态度是:支持?反对?迫不得已?无所谓?
百分之七十一选择迫不得已。反对为百分之二十,支持百分之五,其余无所谓。
问:您在农村(边疆)当一辈子农民:愿意?不愿意?无所谓?
百分之九十八点三回答不愿意。回答愿意仅一人。
问:您认为您当时的生活环境是:极其艰苦?比较艰苦?条件较好?条件很好?
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前两项。
问:您当知青期间是否有足够口粮:吃饱?基本够吃?常常挨饿?粮食严重短缺?
百分之六十七选择后两项。
问:您当知青期间吃肉情况:平均每月两次以上(含两次)?每月一次?两月一次?半年一次?一年一次?
选择第一项仅为百分之零点一。两月和半年一次各占百分之四十六和二十七。
问:您认为您所从事的生产劳动是:不堪忍受?极其繁重?比较繁重?比较轻松?
百分之八十四选择前两项。认为比较轻松的人只有不到百分之二。
问:您对知青生活最不满意的是:住房?生活?劳动?远离父母?没有前途?
百分之九十选择最后一项没有前途。
问:您认为知青生活对您来说意味着:一场苦难?蹉跎岁月?很有必要?青春无悔?
百分之六十一选择第一、二项。回答很有必要占百分之六,青春无悔占百分之二十。
最后一个问题:您回城后是否重返过当知青的农村(边疆)去过?没有?想去还没有成行?不想去?
结果有百分之六十一回答去过。只有百分之十不想去。
(其余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