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379|回复: 3

巴厘岛之游(四)

[复制链接]
段伟峰 发表于 2015-3-3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风光

人们总结评价说巴厘岛是:一流的酒店,二流的风景,三流的海滩。如果仅从岛上的街面、景区上看,没有什么能打动人的地方,这里的景点不多,风景一般,城区不美,海滩最好的地方、能游泳的、好景点,都被这些大酒店划规为私家地盘区域,不住酒店的人是享用不到的,大众和一般旅游团是看不到海滩和景点的。唯有住上好酒店,才会一应俱全地享受到巴厘岛的优势。好酒店以外的风光也只有:乌布、皇宫、乡村。我们这次来,在代表巴厘岛水准及特色的两个国际级酒店住宿度假,享用了岛上一流的景区、海滩、观海客房,游览了岛上的风光,集合了这三方面的长处,是丰收和满意的。

岛上的名胜古迹,虽然只有乌布宗教寺、皇宫,可它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它典型地体现和代表了印度尼西亚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全貌,记载了巴厘岛悠久的封建历史、深远完善的宗教体系、璀璨的建筑艺术及文化、鲜明纯厚的民俗风情,这些,与岛上的风光相媲美而更具魅力。

旅游除了看景色、寻名胜古迹外,还有就是观查的角度和感受。“阳春白雪”并非高贵;“下里巴人”不见得低俗,对生活感受不仅是外在,重要的是内在领悟与共鸣。

这也是我这次最大的收获。

5、信仰

印尼是个有信仰的民族,在巴厘岛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里的宗教氛围浓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庙、小寺,并且每天都有人自觉上供品,包括各旅游景点里也不例外,让你感到是到了宗教圣地。这种信仰的普遍性及虔诚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我不懂他们信教的宗旨,但让我懂了信仰对人的追求、寄托、伦理、约束、修德扬善的作用,难怪这里的人都文明、有秩序、不浮躁。西方许多国家发达富有,衣食无忧,可他们还有信仰,用天主、上帝等的主张和思想来修身养性。这让我想到,没有信仰的国家和民族是空虚和欠缺的,在中国,历经百年的共产主义,已经让过去几十年政府和长官的腐败给亵渎到体无完肤、名存实亡,长时期的只讲和谐,不讲法制;只讲人权,不讲平等,已经使社会风气败坏到极点;老百姓不得安宁、无所适从,就更谈不上信仰了。好在这界政府开始抓民生、抓国力、抓民风、抓德育、抓法制这些根本,使我们在百废待兴中看到文明和道德复苏的希望。可大多老百姓只是期待自己的生活没有压力和富足,并不讲付出和奉献;多数人的劣行及陋俗却越加泛滥成灾,在社会道德文明的领域大煞风景。究其根源,是否因为没有高尚的精神信仰?中国的信仰只是进了寺院的人才有,大众的信仰几乎没有了。所以,现在相当一部份国人自私、低下,道德伦理丧失,多数年轻人精神恍惚,没有追求,国家象救苦救难一样教导和拯救他们,仍是不可救药,积重难返,这是一个民族没有信仰的悲哀。

七、烛光晚餐

11月21日,我们计划在晚9点前就要离开酒店返程。今晚6点30分,酒店在大厅楼下临近海边的露天餐厅开设烛光晚餐,仿佛是为我们送行。晚餐采用自助式,餐台、餐桌都露天摆在外面草坪上。在大厅中央搭起了舞台,安排有印尼歌舞演出。餐厅上空架设了照明灯,餐桌上摆着两盏烛光小灯和小饰物。我们是第一伙来到餐厅,环顾了一下场景,先照了很多像,选了一个靠边的六人位桌子,才开始挑选自己可口的菜。自助餐是180元一位,菜肴都是印尼特色,有知名的烤乳猪,明档地摆在餐台上一个约有四五十斤的熟乳猪,让我想起人类在“刀耕火种”时代的烧烤猎物,这种原生态的吃法原封不动的传承延续至今,却成了一道名菜,厨师将肉切割、装盘,供人们选用。还有特色拿手的烧烤制品、烤肉串、鱼串,有炸煎鱼块、羊肉块、牛肉块,有烤焖全鸭,还有多种水果、西式沙拉、印尼炒饭等。印尼的菜肴,用料完整,做工精细,配料丰富,善长烧、烤、炸、焖、炒、煎、烩,注重辣、香、甜,习惯将米饭与汤汁炒焖,吃着很刺激,很有胃口。

夜暮降临,点起了辉煌的蜡烛,海风微微吹来,各种美味散发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晚餐大厅内外这片辉煌的场景中,印尼舞的表演也开始了,这样的环境、氛围、菜肴,营造出烛光晚餐的浪漫情调,我们开心地品着美味,观看着舞蹈。演员们着装华丽,浓妆艳抹,舞姿独特,注重手型脚型眼神的变化传达,在最后两场,她们主动到餐厅席上邀请我们一同上台同舞,并在结束时与我们合影留念,双方的友好互动,使晚餐更加热烈而丰富,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激情、告别、富有异国情调的夜晚。

八、与亲家相处

我们这次与亲家和孩子一同出游,一路上我们相互照顾、关心,过的愉快、温馨、和睦、融洽。虽然我们是初次相处共事,还有些不熟悉,在之前两个孩子默契的相处,我们双方的诚意和付出,及两家合一家的关系,将我们一下子拉的很近。

亲家俩人通情达理,宽厚善良,在孩子们相处中,一心一意对待这桩事,处处表现出亲情和诚意。他们将家里的存款提前交给了两个孩子支配;我女儿初次到他们家,就给了丰厚的见面礼;女儿领对象初次到我家,又买了个大件做见面礼;定亲后,给女儿19万的定亲礼金;又给我们女方家长20万的财礼(虽然我和妻子没有接受,给了两个孩子做以后她们儿女的教育基金);今年“十.一”期间出钱让俩个孩子去东欧旅游,还准备了美元做零用。这次去巴厘岛他们提前把钱交到俩个孩子手里,支付旅游预定的各项费用,临行时还拿了一万元钱和一些美元,兑换成印尼币在旅游中零花,并准备了几百元伍元面值的人民币分发给每个人,用作支付外国人小费。在巴厘岛期间,主动周到地安排相关的消费,时常问女儿,“你需要买什么就买,我们出钱”;巴厘岛五星酒店内的商品特别贵,可他们知道女儿爱吃的东西,总是提前买好;大家玩了一天都很累,亲家母还时常去给女儿她俩洗漱换洗的衣服,照顾女儿象自己女儿一样;在婚礼的前后,亲家母不离开女儿身边,细心地照料,我们这亲妈亲爸也没有做到这样。

这一段出行我们彼此相互关照体贴;在俩个孩子相处过程中,我们心往一块想,一切为了孩子,由此,我们了解并建立了感情和信任。让我们很宽慰、塌实、舒心、放心,觉得女儿找了个好对象、好人家。

女婿李欣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下成长,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宽厚、善良、稳重、孝顺、聪明,他品行端正、性情温和、善解人意,做事有条理,有头脑。对女儿、对我们很好,我们很中意。

在巴厘岛期间,亲家母的母亲病危,按照常理,他俩应该及时返回家料理,可为了让我们玩好,没有透漏这一情况,默默忍受悲伤和焦急,事后我们得知后很感动和欠疚。返回北京后在机场,他们得知了母亲病逝,留下了在老人家生命的最后一刻没能在身边照顾和看上一眼的遗憾。

亲家俩与我同龄,亲家和我一样,是70年代的大学生,曾任英语高级翻译,后来从事行政管理,担任处级管理干部。他性格宽厚、品行端正、随合、内敛、乐观、有头脑、有能力。他不善言语,但人很实在,也很风趣,时常跟我们开个玩笑。他英语好,又多次出国,这次,他和女儿担任翻译和对外事物的勾通。亲家母也是搞技术的,在天津中船公司任船泊设计工程师,她人开朗爽快,勤劳、善良、热情、聪明、心细;行动能力强、心灵手巧,是个很全面的贤妻良母和女强人,学生时代是学习尖子,曾是学校百米冠军。

我和妻子与亲家俩都能处得来。我想,只要我们都怀着不变的信任和遵循,用彼此的付出和诚意“俩好处一好”,就永远是一家人。

九、外国人的生活观

在岛上这几天,我们接触了许多来度假的外国人,他们的生活观,给我很多启示。

1、纯朴、友善、文明、诚恳。

外国人文明、阳光、简单。我们与他们在旅游时相遇,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并表示诚挚的友好,都是“诚实的目光”,不象日本人、韩国人、有些中国人那样,是浮在表面的作作、虚假、宾宾有理、戒备、躲闪、浅薄的目光。

我们在“日航”酒店遇到一个澳大利亚的四口之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一个四岁的小女孩,长的很好看,我妻子很喜欢这一对小孩,想同他们照张像,小女孩有些陌生不想照,她妈妈劝她也不听,而小男孩想和我们照,又没有邀请。他们夫妻俩很友好,不时与我们微笑和表示欠意,我给他们拍了张合影。第二天早上我们在餐厅里遇上了,他们热情地同我们打招呼,我妻子过去想抱抱小女孩,她还是不好意思,妻子给了她一张五元人民币做个纪念,第三天早餐时,我们又遇上了,他们是在那特意等我们,当看到我们时,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张澳币,热情地跑到妻子面前,将澳币送给她,并让妻子抱她,这种转变和礼貌让我们非常高兴,我给她俩拍了几张像。我们能想到她母亲一定是说服了小女孩,使她真心情愿并愉快地与我们勾通,说明他们重视对孩子文明礼貌及友善的教育,我女儿用英语与他们交流了一会,得知他们是一个非洲的小国家人,已经在澳洲定居十年了。

2、享受生活,享用度假

外国人的生活观与中国人大不一样,其中很重要的是会享受生活。他们生活支出剩下的钱多数用来旅游消费,这在我们看来很奢侈,这已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他们会周游想去的地方,享用那里的空气、阳光、美食、自然环境,并且都是全家出游,带着不论多大的孩子。在度假村里我们看到的多数是外国人,有的小孩很小,还不会走路,有带着几个孩子的。他们会充分利用度假的时光,从早晨中午到晚上,经常看到他们在散步、游泳、晒太阳、海边冲浪、拍照。中国人度假时有些人是在屋里打麻将、睡觉、喝酒等,浪费了光阴和自然条件。外国人从五、六岁以上的孩子到大人都会游泳,身体素质都很好。我看到好几个家长领着两、三岁的孩子,每天有四、五个小时呆在游泳池里,学游泳、嬉戏,中午的南半球太阳火辣辣的,在泳池里看不到中国人,只有外国人在享受日光浴。

3、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

以前我就听说,外国的孩子敢哭、敢笑、自由、开放。这一次我目睹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自由、独立、张扬个性。小孩刚会走路,总是大人领着走里,而不是抱着;孩子想哭就大声哭,想玩就玩个自由,家长不限制,只是在觉得做事不对时才进行劝导和教导,耐心说服,没有训斥、打骂。孩子吃饭时都是自己动手吃,抹果酱、起酸奶瓶、喝饮料等从不用大人做,更不用大人去喂。小孩学游泳,除了过小的看护着外,在四、五岁以上的都是自己学,大人不管。我看到一个外国小女孩子有四岁左右,没有大人看护,在泳池边上,表情很淡定、从容、自信地往水里跳,自己在泳池里玩了一个多小时,她一会扎向水里,一会划水、一会爬水滑梯,很投入、很勇敢,也不打扰大人帮助和看护,仿佛很习惯这样,大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休息睡觉,偶而地瞧上一眼孩子。我还看到两家的外国游客,带着3岁左右的小孩游泳,让孩子在岸边往水里跳,小孩也就很从容地往里跳,引导孩子的勇敢和适应性,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会舍不得孩子。中国的大人要围着孩子转,百般地呵护,对孩子从小溺爱、包保,代替自我能力的培养,使其从小到大,生活能力差,独立性差,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更差。而外国的孩子在他们那种放开的方式培养下,自立、勇敢、健康、热爱生活,从小就能适应和融入生活。

这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美国人的孩子在16岁生活就独立,自己挣钱买车、买房子、结婚,而中国多数孩子要靠父母一辈子,当今的中国社会,又变本加利地新生了“啃老族”,这是教育失败的恶性循环,是我们的愚昧落后。中国的事总是让人不可思议。

4、宗教对人的塑造、净化作用

外国人特别是西方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天主、上帝、耶稣、佛教、印度教、印尼教、伊斯兰教等,这些精神的非物质的意识领域,并非是高度发达物质文明之下的产物,而是一个民族对文明、对真善美的推崇和追求,也是人们对上天的敬仰。这些信仰的教纲及内容都是:乐、义、善、礼、助、施、友,普度众生,天下为公,祈求平安等等,中国佛教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也是很高尚、很崇德的东西,可惜被现代中国的铜臭味和无信仰民族大浪淘沙了,中国人缺乏的恰恰是这些,使得没有信仰、没有伦理,低俗、自私、野蛮、空虚。外国人的普遍文明,一是国民素质好,国民爱教育程度高,国家推崇文明、法制,再就是他们有信仰,如:印尼人有自己的信仰,很悠久,很虔诚,他们也就很文明。我在想,宗教虽然有些虚渺,可它确是一种精神食粮和寄托,它对人的意识和行为有制约、驱使、主导的作用,潜移默化你的灵魂。外国人不但信自己的教,而对其它教也是尊崇的,在巴厘岛的印尼教场所,外国游客都在那里顶礼膜拜。

5、自我文明程度的反思

在国内,我总觉得受过高等教育,一向注重洁身自好,注重自我修养塑造,觉得行为很文明。可出了国,在外国文明国家的大环境下,与外国人接触,看到他们的礼貌待人、人多时礼让、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或少说话,呵护公物,爱护花草、说话和气、教导孩子以说服引导为主、不主观、不强迫、不溺爱、与人为善、以诚相待等文明行为举止,与其相比,感到自己很不够。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和接受外国人的文明,修练提升自己。

还让我自悲的是,我们去“皇宫”游览时,一进入大门,在一侧花池边上立着一块标牌,上面用汉语写着:“禁止乱扔垃圾”,这是写给中国人看的,看来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在世界各角落路人皆知,都在受到遣责,这种耻辱需要中国人警醒和自尊了。这让我想起了民国时期在中国领地上的外国人租界内和他们的活动场所,都立着一块牌子:“华人和狗禁止入内”,与今天这块牌子的内涵不是一样吗?除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外,是因为中国人身上的陋习太多,叫别人瞧不起。

文明,不是装出来的,是心底道德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5-3-31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沃土园丁 于 2015-3-31 18:49 编辑

      经段伟峰的介绍,巴厘岛是个不错的旅游好去处,欣赏了!但各国有各国的风俗习惯,各国有各国的风土人情,不可一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君亭 发表于 2015-3-31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5-3-3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段伟峰介绍巴厘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