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321|回复: 10

剪枝

[复制链接]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队的几个大地块间,有几条大的林带。高高的杨树桦树长得笔直挺拔,这都是树小的时候修剪的及时所至,看来历届的领导对育树还都是很重视的。
      每年的冬季,勤杂排都会出去给这些林木剪枝。说是剪枝,并不象园林工人那样拿着修枝剪精心修剪,而是一人一把镰刀把树木主干上人所能及部分所长出来的枝条割掉,工作轻松,简直就是举手之劳。当地老职工还可以有意外的收获,把打下来的树枝捆绑起来,背回家做烧柴,一举两得。
      剪枝工作的本身没什么可以吸引人的地方,它的乐趣在驻地和林带之间的路上。冬季是农闲时期,室外基本没什么活,连里政治活动和学习大多都安排在这个季节。寒冷的冬季,都有猫冬的习惯.成天躲在屋子里,也很烦闷。到外面透透气大家都乐不得的。北大荒的雪很大,尤其林带边上窝风的地方雪会更厚更深。见到厚厚的雪,大家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不约而同的踏了上去。一脚下去,雪没大腿根,雪被挤压的嘎吱嘎吱响,悦耳动听。再拔出腿来,相当费力,腿要抬起老高才能向前迈去。倒灌进棉鞋里的雪,冰的小腿和脚凉凉的。走上几十步已经累得气喘嘘嘘。想想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当年战斗在深山雪原中是何等的艰苦。这也是一次亲身体验吧!
      黑龙江的雪原是很美的,皑皑白雪覆盖住大地,万物皆白,你只能在轮廓上分得清哪是树哪是路。有一回,走到三号地,路边小树丛中窜出两只狐狸,一大一小,身上的毛是橘红色,在白雪的衬托下象两团火在大地上跳动。(当地老百姓叫它火狐狸。)那个小狐狸受到惊吓头也不回地向西跳跃狂奔,几分钟就消失在地平线下。那个大狐狸跑出不远便头向我们的方向卧下,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我们。我们往前追几步,它又跑,然后还是卧下盯着我们。显然它是掩护它的孩子撤退。伟大的母爱在动物身上也是一样的。
      狐狸,这里有几种。下面农业社有个老汉养了几条细狗,专门捉狐狸,每年冬天都能捉到几只,听说还捉住过珍贵的白狐狸呢。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不知北大荒现在还有没有这些珍贵的动物了。
      剪枝的路上还能遇见狼。狼是很狡猾的动物,每次见到它,都是和人保持相当远的一段距离。不惊,不怕。你进它就退。无论你怎样恐吓,甚至用镰刀比成枪样做射击动作它也不予理睬。第二天我们特意带了枪,枪还没从肩上拿下来,狼就一溜烟的跑没了影。可见狼的智商还是满高的呢。只abs fat loss隔离霜用什么洗脸最好去皱治疗颈椎病的枕头有效增高药补水补水面膜外用减肥眼霜哪个好护手最好的纤体霜推荐收缩毛孔的护肤品排行榜瘦脸脱毛什么牌子好润唇减肥产品哪个好是不知道它是认识枪呢还是闻到了枪里的火药味,不得其解。
      野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和禽类,虽然很少看到,却能在林中雪地上看见它们留下的脚印。各式脚印千奇百怪,印在雪地上非常好看。至于都是些什么动物或禽类,当地的老职工也认不全。
      还有一种松鼠很是可爱。它身上有赫白相间的花纹,当地人叫它花鼠。一次发现个花鼠上了树,我们几个围上它,又喊叫,又晃树。树上的雪落了满身满脸,灌进棉衣领子里,也全然不顾,终于捉住了它。带回宿舍玩了很长时间,后来好像哪个知青带回了家。
      城里住久了,偶尔也想念知青时的广阔天地。有时闲暇无事,我也会骑上车到郊区看看,听听鸟叫虫鸣,呼吸旷野间的空气。只是再也见不到野生的狼和狐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2-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再也见不到野生的狼和狐狸了。”我加一句:“家养的马和驴、牛和羊也少见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2-2-12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次回农场,见到当年知青在36团3 连种下的小树已经成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护林人 发表于 2012-2-1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们团最早引进的杨树是双阳快杨,是需要抹芽、剪枝的。后来引进的美X青品种就不用这种管理啦。
它是无性繁殖,用十一二公分长的杨树插条,扦插进苗圃,只需一次性抹掉多余的芽只留一个芽就算完成任务了。当年就可长成两米多高的一棵无叉树条,第二年才长叉,十分便于大面积植树造林。
我在连队就是因为发明了中耕机秆尺划印造林法而调到团机关的。我的回忆录《未推广的发明》就是写的此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2-12 12:01
您说:“再也见不到野生的狼和狐狸了。”我加一句:“家养的马和驴、牛和羊也少见啦!”

在乡下还是能看见的,马和驴是少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2-2-12 13:27
三次回农场,见到当年知青在36团3 连种下的小树已经成林。

我在连队时,地号之间的林带就很高了,现在不知道什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护林人 发表于 2012-2-12 14:50
当年我们团最早引进的杨树是双阳快杨,是需要抹芽、剪枝的。后来引进的美X青品种就不用这种管理啦。
它是无 ...

战友是能人啊,你的经历也很丰富,够写本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1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5:18
战友是能人啊,你的经历也很丰富,够写本书了。

这就是北大荒带给我们的难忘的岁月,我们成长的脚印和历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12 17:23
这就是北大荒带给我们的难忘的岁月,我们成长的脚印和历程。

精神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护林人 发表于 2012-2-1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护林人 于 2012-2-12 21:11 编辑
快乐终生 发表于 2012-2-12 15:18
战友是能人啊,你的经历也很丰富,够写本书了。


我在我们本网前期发表和即将发表的文章,都是我《50后的幸福——北大荒篇》130章回忆录的小说。当然现今正在继续撰写《50后的幸福——回城奋斗篇》《50后的幸福——拼搏骄迹篇》
《未推广的发明》一章已经在今天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4 0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