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4-7-22 18:30 编辑
我到公共场所义务捡拾垃圾,为城市洗脸,已经坚持了整整十二个年头。
夏季,是我游泳的季节,也是我捡拾垃圾最多的季节。每天来到松花江游泳场,都会见到遍地狼籍:岸边、水里、堤上、沙滩都散落着游人留下的垃圾。多是不降解的食品包装。有塑料袋、饮料盒、奶袋、酸奶盒、罐头盒、啤酒瓶、一次性筷子、盘子、勺子等。还有打鱼人扔下的烂鱼网。这些人丢弃垃圾的方式很特别。喜欢丢在草丛里、江中、江堤石缝里,啤酒瓶还要打碎听个响。
为此,我要在江堤的陡坡上,上下来回地走许多趟。要从石缝里抠牛奶袋,要到江里去捞塑料袋,到水里去摸碎玻璃。江北捡到的垃圾要带到江南,江南捡到的垃圾要送到垃圾场去。来来回回要折腾好多次。
我很无奈的是,捡拾垃圾有十多年了,眼看着时代在前进,人们穿着越来越时髦,吃的越来越丰富,带的食品越来越多,可文明程度却没有前进,遗留的垃圾一点不见少。每逢休息日,江心沙滩上喜气洋洋,团团围坐,从吃到用,从铺到盖,从桌到椅,从烧烤到调料,几乎一应俱全。来时大包小裹,走时一拍屁股,全部留给大自然。无论是喝小酒的小市民,还是乘着骄车来的大款,都喜欢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却不喜欢给大自然洗脸。
最让我震惊的还是惊人的浪费。垃圾中有整瓶的啤酒,整支的红肠,没开包的小食品,没破损的咸蛋、整袋的面包。。。。。。 看到我在烈日下精心劳作,多数人都不理解,以为我一定是有利可图,还有冒似讲究的人会捂着鼻子离我很远。当我苦口婆心地劝大家把垃圾带走时,很多人不屑一顾,理由是:太脏,怕得传染病。
更让我烦恼的是,对于我的行为,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开船的不允许我往南岸捎垃圾。公园里的清扫员不允许我把垃圾放进他们管理的垃圾箱里。他们对我十几年的坚持不理解。不知我图什么?我自己心知肚明:因为我亲眼看见,沙滩的经营商贩为了有个好环境,每天夜里都把游人留下的垃圾悄悄抛洒到江里,看到江上那漂满垃圾袋的一瞬间,我的心碎了,难受得像沙子洒进我的眼里。我曾以职务之便和政协委员的名誉提过好多次建议,建议政府给补贴,从江北往回带垃圾的游客免收船费,建议设专人督导宣传,但那是要许多钱的,如今还是顾及不到题目,因此松花江成了旅客最大的垃圾箱。
无奈,我只好从我做起,从冬捡到夏,从夏捡到秋,从本市捡到旅游区,从家乡捡到外地,默默做了十几年。因拾捡垃圾,曾扎伤过脚,跌伤过腿,刮伤过脸,但我怨无悔。我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收效甚微。但我想,至少捡一点就少一点,如果人人都从我做起,不就是天下大同了吗?
我的行动被媒体报导后,曾被新闻界评为感动人物,记得哈尔滨市的一位领导接见我时说:你作为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能弯下腰来走进底层,坚持了这么多年,不愧为是北大荒走出的赤子,向你学习。
(郝志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