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750|回复: 15

我的回忆

[复制链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5-8-23 21:51 编辑

        我是李再林,1968年5月8日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后勤部,后随师部迁到孙吴,在直属一连参加基建,不久,到政治部参加外调。69年我在连队当过车老板,上士,文书,冬天组建采伐连,我当司务长。那个地方叫平山熊息沟,是原始森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采伐还没结束,我被调到军务科营建办公室,师部随即搬到赵光前进镇。后来,我在一次工作中得罪了师参谋长张莨,回到红光营开新点,那段生活印象也很深刻。再后来,我母亲病重去世,只剩下年迈的父亲,而我的弟弟和妹妹也都下乡了,我在1971年元月按家变返城了。 至于我后来的经历,只有慢慢地说了,我刚刚学习电脑,想一气呵成也办不到,先把68年5月8日写的《出发》诗写出来,回到那四十二年前难忘的时刻吧!
                 《出发》
          久有凌云志,阔步向边疆。
        今朝一旦是,热血沸胸膛。
        铿锵车轮动,战士离故乡。
        革命战异地,熔炉火正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2-4 06:41 编辑

       在兵团虽然只呆了不到三年,却是我终身难忘的。它让我融入了时代的潮流,经历了命运的洗礼,接受了艰苦的磨难,感悟了生命的真谛。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写日记和诗。现在回头看那时的诗,实在有“衘手指,出屁股”的感觉,幼稚而单纯,狂热而浮浅,有标语口号之嫌。不过,那必竞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有着时代的烙印。08年我在《知青诗抄三百首》中发表的“生命之歌",如果没有那时的基础,也是做不到的。      
      接下来,我将陆续把一些那时的诗写在日志里,和荒友们共享兵团生活吧!
                《从黑河至西岗子》
                     【三道沟有感】
         水从天上来,江上浮白云。
         鸦雀舞树间,风抖叶如金。
         边疆何壮丽。香花好醉馨。
         唯我江山好,隔江待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岗子的日子并不长,当时我们后勤部只有十名知青,有十二中的李再林,赵显劲,三十八中的曹玉华,六十五中的周玉琴,另几位有王玉兰,韩淑华,李娟,李奎,小冯,高永滨,记不得是哪个学校的了。        我那时的日记都在箱子里,没有时间翻看,只有写的诗,在我的诗集里,以诗会友吧!
                《畅游西岗子水库》
                    68年五月26日
         问君何时共畅游,深山野水岁月稠。
         侧视靑山山吐彩,仰望兰天云自流。
         新侣携来共斩浪,佳兴无限今更尤。
         雄鹰导航挥铁臂,劈波斩浪又从头!
                   《生命之歌》
                    68年7月24日
         高山顶,
         立青松,
         屹然威壮蔑狂风。

         岭外岭,
         山外山,
         英雄后面旗更艳。

         无所惧,
         赤胆忠,
         革命红心红又红。

          黑河水,
          连松江,
          战地红花分外香。

          东风吹,
          跟领袖,
          一心一意干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昨天,我费了好大的劲写了孙吴的生活,也发表了,但却在我的日志中消失了,让我很懊恼。当时我也是想到哪说到哪。说到孙吴的小白楼,高机连的组建,南山脚下的基建,还有那一排15棵挺拔的白杨;说到我记得的一些荒友的名字——郭亦勤,黄怀仁,冯恩全,大楞,郭剑慧,于玥,沈汤杰,帐用夏,黄玲珠······要说的实在太多了,最后,我还是把那时写的诗发了几篇,回顾那难忘的孙吴岁月,现在只有重发了:
                《帐篷》
                 68·9·13
         狂风吹得帐篷飞,寒潮浸得筋骨醉。
         只因太阳在心中,温暖赛过千重被。
                  《早霜》
                 68·9·19
         出门霜覆地,                环山变苍茫。
         西风一阵阵,                骄阳更辉煌。
         秋树更挺拔,                落叶高低扬,
         战士歌声高,                胸中炉火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的日志让郭剑慧发到了高机连的网上,感谢她,我还不会呢。在孙吴我们呆了两年,天津,上海,北京的大概是一年多。前些日子我给家龙发去了几首给张用夏,唐国平的题照诗和我当车老板时写的诗,今天再发两首吧,一次发太多,我也困难。
        《赠友人》
         69·6·4
      志存胸内红日升,真理化魂有前程。头破血流无非死,千刀万刮不过暝。
      敲破骨髓流碧血,榨乱心肝一片忠。有朝一日九泉下,笑慰天下赤旗红。

          《营房的傍晚》
             69·6·4
      群蛙又噪塘水间, 靑山绿水着霞衫。静中有动声中寂,如图似画好骄颜。
      有歌有舞年轻志,斗胆称雄欲换天。血旗如火燃大地,环球处处是我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草途中》
                      69·9·7
        气爽天高是晴日,,白云金风正秋天。
        背上单衣腋下袄,三遍穿脱未耐烦。
        挥汗如雨为工作,凄神寒骨不清闲。
        披星戴月不知苦, 歌上瑶台更举鞭。
                 《和陆启颖战友自井岗山寄诗.》
                         69·9·21
        海燕直冲万里间,松在高山不畏寒。
        笑挑重担是革命,继志红心闯难关。

        艰苦奋斗学先辈,井岗儿女又增篇。
        忠心书得创业史,如花似锦是明天。
                   《熊息沟采伐》
                   69·12·16平山
         树老山深人马暄,缭绕炊烟攀树端。
沟中泉水一眼井,上上下下好艰难。
         破布遮门冷气重,火烤胸前背后寒。
一日三餐是革命,东风化雨待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是70年的春天,师部开始向赵光搬家,我提前离开采伐连到师部营建办,协助洪参谋采购建材。记得我从玉泉发了一火车白灰,货票的收货栏标明‘一师师部’,可当我到佳木斯办完另一件事回到师部时,发现那车白灰被七团拉走了,车站只知有七团,不知有师部。这当然是车站与七团的责任,可当时的参谋长认为是我的责任。我自然要理论几句,不想老虎屁股摸不得,认为我太狂。后来有一次他发现我看《列宁全集》,便更认为我是另类。再后来有人告诉我说,参谋长在干部大会上点了我的名,说一辈子都不能让我当干部。为了他这句圣旨,师部解散了营建办。洪参谋问我想干什麽,我说回连队食堂做饭。这时,我的母亲病重,家里正给我办返城,我的思想很矛盾。就在这段时间,我经历了李殿强的牺牲,红光营的开建,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记得那是70年8月7日下午四时,我们的好兄弟李殿强为了拦住惊马,壮烈牺牲!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青人永远的去了,极大的震动了全师指战员。为了保存烈士的遗体,大家到湿地去挖冻层的冰,等待殿强的父母来告别。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的惨烈啊!当时我填了一首《菩萨蛮》——悼殿强,现在发给大家,共同缅怀吧!
                 壮谱悲歌泪如雨,
                 笑乘彩霞入宇霄。
                 英灵永世存,
                 血染旗更新。

                 如闻鑋咳在,
                 烈举映胸怀,
                永远并一伍,
                共缚天下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在70年9月连队搞整党,霞萍回忆我当时说的话是可能的。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一生。当时写的《整党学习班有感》,发给大家,可见一斑:         红旗高举太阳红,改观化魂真理衡。良药苦口为除病,忠言逆耳要利行。
         猛揭狠批是革命,上纲上线靠斗争。吐故纳新整好党,掌权定向立新功。
         这段时间,我动摇于回城与留下的矛盾中,写了不少诗,其中一首《有感》,可见当时心境:
         漫度晨昏意索然,转折途中心最难。又向烟花觅愁神,两年又半一瞬间。
         弃誓抛言逆生平,离队解角做笑谈。鹰栖谷底非如雀,二十四孝要加篇。
         我留恋红光营的生活,我写的《战斗与明天》是一首自由体长诗,写的连队生活,有点臃长,还是把一首《烛感》写下来吧:
          如豆的烛光,
           我想到明亮的火把,
           沉静的黑夜,
           我看到太阳的光辉。

           那是斗争啊,
            革命者盛大的节日!
            那是真理啊,
            比生命的价值高一万倍!

             未必是硝烟迷漫的战场,
             这里只是一团面,一担水,一铲煤;
             哪里谈得上天才的先觉,
             真理认定头不回!

             五洲的呐喊,
             革命的先辈,
              飘扬的红旗,
              永存心扉!

               小卒的奋斗,  
                默默的前行,
                要化为一只蜡烛,
               把有限的光明献给人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71年一月回的城,我母亲去世后公安局才签发准迁证,道理是我们下乡前她就有病,死了才算家变。母亲是我在医大一院送走的。那天夜里,我坐在母亲的病床旁,一直拉着她的手,就在后半夜,我在昏沉中突然感到她的手不动了,她就那么静静地走了。母亲得的是涝病,有十几年了。一想到母亲为了我们终日劳苦,一天福也没享过,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下乡回城前,我一直在红光营,把几首反映那时心情的诗写下来吧,以示怀念。
              《读大姐来信有感》
                    70·10·28
       欲行未行感事多,怀情恋景无奈何。
       寒风鸣窗又来冬,梅花傲意向谁说。
      立志雄心永戍边,变化生涯要转折。
       夜静独坐难回首,寄意将来更蹉跎。
                《又闻有战友去了······.》
                         70·11·27
       生老病死人间事,必然就在偶然中。
       为怜战士多少泪,可叹庸人满腹空。
        识破红尘不畏死,争分夺秒要斗争。
        有朝一日成白骨,山更增辉水更清。
                 《生命之歌》
                       70·12·3
        向后跳跃,
        为着永远向前
        逆流游泳,
        不是浅搁在岸边。

          要扬起生命的风帆,
          追求壮丽的闪点。
          任它十二级的台风,
          难损战士的尊严。

         无穷无尽的摔打,
         千方万面的阻拦。
         改天换地与人斗,
          要把赤诚的红心锤炼!
                 《侍母》
                70·12·10
          榻前侍母尽儿心,伤情慈母咒病神。
          熬尽心血皮包骨,交加百病贫弱身。
          挣扎只为儿女事,梦中还是想他人。
           为酬母情心肝碎,泪伴钢牙无所云。
                   《感心境》
                   70·12·22
          度日如年火心攻,侍母不愈白发生。
          办事不顺难随愿,厄步跌跤滯运行。
          持卷欲平烦恼去,母吟更增愁苦情。
          今日何谋明日事,一天和尚一天钟。            
       在兵团两年半,写了近百首诗,大多拿不出手,因此我很少示人。日记还在陈封,想来也是幼稚平庸,流水帐而已。不过,即便是流水帐,也可找到时代的印记。等我微机入门后,静下心来整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2-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2-4 07:27
我是71年一月回的城,我母亲去世后公安局才签发准迁证,道理是我们下乡前她就有病,死了才算家变。母 ...

李再林版主你好!你的勤于思考和善于表述,值得我学习。三年的兵团阅历,为你的人生积淀了深厚的富于知青特色的底蕴。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虽然还保留着很多原汁原味的青涩,也正是这青涩,让我们读来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当年。凡经历过的,都成为了我们的“家珍”,让我们慢慢的回忆、整理,共同咀嚼那个年代那些有滋有味的经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5 1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