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03|回复: 2

在返佳的列车上偶遇乡村“郎中

[复制链接]
田书武 发表于 2014-11-1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本帖最后由 田书武 于 2014-12-12 21:48 编辑 ]

       女儿领我在山东转了一大圈,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烟台返佳的列车。以近开车时,上来一对老夫妇还领了一个不满3岁的女童。看老者;鹤首布衣、身体硬朗,操一口浓烈的四川方言,如不使劲辨别,根本不解其意。     交谈,是从老者所带大包小包的行李开始。底铺一位漂亮的中年女士好奇的询问;“如此年纪还拖个小女娃出门,何等不便,何况还带那么多辎重。如需要,到站现买不迟。现在,只要有钱什么商品都能买到”,大家同声迎合。老者曰;此行是看望出门儿在外打工的“老幺”故而带小孙女前往。大、小包的行李乃是在家乡山上亲手采摘的药材,去给在东北的一个老乡看病。听说千里迢迢到东北给朋友治病,一旁的旅客好奇的同时询问;“你是医生吗”?因为大家根本没把眼前的白发老者和“大夫”的职业联系起来。老者自称;姓韦,家住四川广元的农村,因世代行医故而熟知草药。只因现在西医强势,中医不振,还因没学历不曾取得行医执照,而在家务农,上山采集草药给邻里乡亲看病。
     本人也粗略的涉猎了中医理论,对中草药 也不陌生。尤其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方式,深作比较后,感觉中医的思维体系,辩证、完善,确实要优于西方的医学思维方式。因对中医的偏爱,闻讯老者是民间医,赶紧争先和乡下“郎中”攀谈起来。交谈中,民间医不无骄傲的说;“大医院看不好的病,我差不多都有办法”。比如说;风湿病、妇女病、胃脘痛疼......等,药到病除。“郎中”之言虽然略有夸张,但其中确有合理之处。比如说;有一妇女患有卵巢囊肿,大医院的处置方法就是手术切除,价格昂贵、痛苦异常。乡下人没钱只好求助于“韦大夫”,一付草药;暖宫、活血化瘀,计十日、廉价草药,B超之下囊肿全无,还能保存生育功能。
     只见旁边似“学者”的听众摇头质疑说;草药真有那么神奇?那古代中医的阴阳、五行那不存牌的是“迷信”吗,毫无科学可言。 听罢,郎中不语......。沉默片刻我开口言道;“如学过中国古代哲学必知辩证的含义,“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就是用中医词汇翻译而来。至于阴阳、五行那纯粹是哲学概念。阴阳家、五行家两大学派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阴阳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五行的木、金、水、火、土是宇宙物质的统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至今还是世界环保人士的理论信条。
     由此想到;当今社会上,反对、诋毁、妖魔化中医的思潮,有其社会根源。如;所谓的打假斗士“方舟子”在互联网上以中医没有科学依据为由,极力的否定中医 。这种荒拗的论断,可笑之极已近白痴。被历史反复检验、认证的事物,就是科学。古老伟大的中医是祖先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中医学在春秋、战国时以完善了基础理论。到东汉末年“张仲景”时临床理论以臻成熟。一直到晚晴“温热病”理论的奠基,1400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各个流派的医学典籍浩如烟海、硕果累累。西方的医学体系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由“伽利略”首用,发现了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才奠定了西方的医疗思维体系。东西方的医疗思维体系相差近1400年,真搞不懂究竟哪个更科学。
     韦大夫说;“小有名气后,十里八乡的病号络绎不绝,为避非法行医之嫌,只能先吃药,痊愈后付费”,简单点说就是靠道德的力量支撑着诊所的运行。看他供养三个大学生,还有一个满嘴中药名词和焙制方法的妻子,本人毫不怀疑“郎中”的实力。此时漂亮的中年女士赶紧询问,母亲体弱多病、哮喘严重,不知能治否?医曰;外不治癣、內不治喘,此需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回家问明白,电话联系——邮药,病愈付钱。言罢,听众纷纷找纸、笔,记地址、抄电话乱作一团。
     “郎中”一再强调,山中自采的草药如辩证准确疗效极佳,胜过饱施化肥种植的药材数倍。这也是困扰中医发展的原因之一。如今,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途径也不尽人意,中医院校本科5年。其中,有部分学科和中医没有直接联系,“中医学”浩如烟海,科目繁多,面面俱到几无可能。相比之下,传统的师带徒 方式优势多多。从背“汤头歌”开始到悬壶济世,一直是在老师多年的教导、监管下学习、实践。看来,必须加大力度,在培养中医人才,中草药种植、焙制,如何使中成药市场化上,下大气力,赶上时代的步伐。
    由此看来,人间疾苦非病患末属,老幼、贫贱、富贵皆需医药。黄帝内经曰;“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这也就是祖国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的缘故吧?纵观中医理论,天文地理、哲学气象、人文情感、饮食吐纳......无所不及。“医者乃仁者之术”没有“仁者爱人”之心难成为悬壶济世的好医生。此时感觉;能治病救人的医生是多么伟大,再有权势的病人都得俯首名医,能解民众疾苦之倒悬,又是何等让人敬仰。看来,下辈子必须做医术精湛、仁者爱人的中医郎中。
      如今,世界预防医学方兴未艾,可祖国医学两千年就已提出“上工治未病”的理念。《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知青朋友们享受晚年时光的同时,浏览点中医知识,珍惜自己的健康吧。

                                                        吴书田                2014  11.18于佳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田书武 发表于 2014-11-18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24.44444465637207px]这些数字穿插其中,不知何意,是病毒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4-11-1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31 2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