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6-5-15 05:31 编辑
相依、相伴、相知,2011年我们携手走过, 互帮、互助、互信,2012年我们并肩同行。 1月18日,道里区松源街一家大酒店里,喜气洋洋,笑声朗朗。40多位艳装淡抹的老知青们欢聚一堂,参加由知青联谊会第13组11组筹集召开“老知青腰鼓队全年工作总结会。”
会场像模像样,总结会程序正规,由13组组长张秀芝至开幕词,由腰鼓队队长张素英作工作总结,然后是腰鼓队员发言。 会场情绪高涨热烈。张秀芝说:老知青腰鼓队成立于2010年9月,一年半的时间,在大家的努力下走过坎坷,经历风雨,看见彩虹。腰鼓队从无到有,有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原有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50人,并且打鼓技巧不断提高,老知青们齐心合力,把腰鼓敲进了冰灯游园会,敲进了冰雪大世界,为哈尔滨城市名片增加了色彩,为外地游客留下了美丽的倩景,她感谢所有队员的付出,并祝全体队员及家属新春快乐。
队长张素英,自费购买了新春剪纸赠送给全体腰鼓队员,希望她们借着新春的瑞风,有个好开头,有个新气象。她向全体队员汇报了一年来腰鼓队取得的成绩及财物收支情况,并指出了腰鼓队现在存在的不足。她有信心要克服一切困难,带领大家向更高的目标前行,一定要严格要求,做到精益求精,要向内行取经,大练基本功,创作更多的新套路,配上优美的音乐,敲出自己的特点,敲出独有的风格。争取带领腰鼓队走出哈尔滨市,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而后是队员们争先恐后的热烈发言,有三名队员在发言中动容落泪。她们感谢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感谢腰鼓队、和谐艺术团、感谢知青小组的几位好带头人,用自己的付出,让她们老有所乐,带领她们开阔一片精神新视野,开创从来没有过的新生活。 64岁的张太英边哭边诉,是老知青腰鼓队改变了她的人生,让她和家人今年无比欢喜。她有严重的肺气肿,冬天要住院,要打针,根本不敢出门,自从参加腰鼓队的活动后,今年一针没打,一分药钱没花,还过得那么开心那么快乐,连做梦都是甜的。如今她一听电话铃响就激动,那是腰鼓队又有活动了。
蔡瑞华,激动得实在找不到适当的词语来表达心中的感谢,情急之中向腰鼓队长张素英,知青组长张秀芝、艺术总监金铁山三鞠躬。患有慢性病的王秀荣说,今年是她最快乐的一年,十多年都没有这么高兴了。在她对生活绝望的时候走进腰鼓队,是大家给了她温暖,是打腰鼓让她忘记了疾病,焕发了青春;
被女知青爱称为“黑牡丹”的男知青吕长江激动地说:我们腰鼓队能够成功,能够有今天,要感恩我们有一个好队长张素英,让我们全体起立,为她的默默付出鼓掌。。。。。
发言此起彼伏,大家一致总结,腰鼓队取得今天的成绩,成功有三。
一是有一个无私奉献,配合默契的领导团队。队长张素英,上有生病的老人,下有需要照顾的孙子,但她热爱知青事业,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大家排练,从不缺勤。组长张秀芝,每次排练都亲临现场,参加活动亲自组织,跑前跑后,搭钱费时,付出从来不求回报。和谐艺术团艺术总监金铁山,一人带领四个艺术团队,全身心地投入,组织队员排练,组织参加活动,自带乐器,连伴奏带指挥,不挣钱反搭钱,默默无闻甘当砖和瓦,北大荒精神在他身上闪光。
二是有一个团结和谐的群体。腰鼓队以13组、11组的会员为主力,还有其他小组的知青。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新老队员整齐合一,团结一致,相依相帮,互学互让,有这样的团队,天下无敌。
三是有一个关心关爱腰鼓队的组织——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副会长李素梅从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多次同腰鼓队一同活动,知青联谊会还为腰鼓队制做了一面“哈尔滨市老知青腰鼓队”的大旗,给队员们极大的鼓舞。看到这面大旗迎风招展,队员们看到了信心和力量,感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爱关心,她们会继续敲着腰鼓快乐地走下去,走向明天走向黎明。
面对这样的知青这样的风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这支平均62岁的队伍是夕阳夕下。不!我要大声地告诉她们:你们不是夕阳!是黎明!
书香气华2012年1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