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525|回复: 12

难 忘 的 知 青 岁 月

[复制链接]
蒋书宽 发表于 2014-11-10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蒋书宽 于 2014-11-27 16:55 编辑

                                                  
      46年前的1968年11月7日是我们下乡的日子,每年11月7日这天我都会不经意的想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年,随成千上万的人流,去了双河农场,当文革的硝烟尚未散尽,刚刚从浮躁,狂妄的社会中,悄然走来,相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是十四连第一任保管员,兼连部通讯员, 艰苦的岁月,让我们这代人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46年的过去了,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岁月的年轮带去尘封的记忆,却带不走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当年的知青少男少女,如今一个个却变成了耄耋老人,唯有不变的是,战友的情深,对黑土地的眷恋,那些难忘的回忆,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至今仍挥之不去,我们这一代人将青春年华洒在这片黑土地,艰苦的磨练铸就我们坚毅,培养了我们的任性,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正是这种北大荒精神伴随走到今天。
      当8月15日各地知青应邀参加题为:“屯垦戍边,情系双河”的知青会时,重返魂牵梦绕的故土,历时46年的跨越,看看当年住过宿舍,看看当年吃饭去的食堂,这些曾经战斗过的战友重逢,那些激动与喜悦溢于言表,有的人黯然泪下。
     双河农场原本是劳改农场,当大批的知青到来之前。原来的劳改犯经落实政策后,大部分去了龙江县落户,剩下的原来的管教,来管理知青,在配备一些知青干部当配角,那些管理劳改犯的管教来管知青,这些本来就刚走出学校门,稚嫩未退,阅历不深的知青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而这些本不应该属于这个年龄所承受的共和国一代知青,却在坚忍不拔中生生不息,耳闻目睹身边发生的一切,,,,,,。
      1970年春天,在连部一次邂逅,我认识了刚从别的连调来的岳志文,在连部任宣传干事,人很精明,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后来才知道此人是共青团员,是齐市实验中学的高中生,他的工作主要是连部的宣传,板报等,被分配到和我住在一个宿舍,在一铺炕,时间一长也熟悉了,他每天晚饭后在连部开完会之后回来,总给我们同宿舍的人讲新的形势,像讲故事一样,有时还说段快板,跳舞或演节目,时而逗的大家乐的前仰后合,算是我们宿舍的活宝。他多才多艺,令人佩服。
      8月初的一天晚间连部正在开会时,指导员:马家全,突然惊叫了一声,不好了窗户玻璃上怎么有“打到”二个字,下面就是几个小的字7.23 ,(7.23:是当时的抗美援越物资在南宁被哄抢,国务院为此颁布了7.23布告,其内容是严厉打击哄抢物资的行为,缉拿罪犯)这时连部像炸了窝。不好了,是反标,首先是保护现场,第二天团部来了专案组,又是调查又是取证,并成立了专案组,排查,最后的重点怀疑人就落在连部的岳志文,并由马家全找岳长时间的谈话,有时一直谈到深夜,几天后就演变成了逼,供,信。
      岳志文已经没有往日的样子,整天精神恍惚,嘴里总说不是我写的,偏让我承认,又过了些日子,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一天他去阿伦河边14连的鱼房子,找同学聊天,天色已晚,就住在那里,谁知第二天凌晨3点多钟在鱼房子,悬梁自尽,当人们发现的时候,身体已经冰凉了,一个年仅23岁的知青就这样被极左路线扼杀了,接踵而来的是批判会,什么畏罪自杀啊,等一系列的罪名,并要求知青们和他划清界限,,,,,。当他的父亲在阿伦和边草草掩埋了儿子的遗体后,在整理儿子遗物的日记时,字里行间哪也看不出一点反革命的迹象,而的确是一个很求上进的青年,这个在齐市某厂任党委书记的父亲,拿着儿子的遗物,去多地为儿子讨说法,最后专案组解散,并被认为是笔误而告结束,随之这场闹剧也匆匆收场了。
      随大批的知青返程,岳志文,永远的留在那片他为之洒下汗水的黑土地,如今的阿伦河水仍奔流不息,两岸是万亩稻田,斯人已去,故地依旧,如果他能躲过那场浩劫,随大批知青返城,他可能是一位不可多得人才,一切都太迟了,过去的像流水一样再不复返,惋惜与哀思是一种心灵上永久抹不去的记忆,如果他有在天之灵,看看46年的这些知青重游故地的喜悦,也会多一份欣慰。
     如今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一代知青人的命运,伴随共和国成长,时代不会忘记,历史将永载史册。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6团14连(现双河农场)
                                     撰文/蒋书宽 2014年11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边字五一二 发表于 2014-11-10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14连的战友,您好。我是19连的。我们曾经经历了相同的岁月,身处相同的环境。正如您所述,“那些管理劳改犯的管教来管知青。。。。。阅历不深的知青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下乡后约一年多的时间(应该是1970年之前),处在劳改农场向建设兵团过渡时期。管理知青的干部主要是原劳改农场的管教。由于文革期间加上管教们原来工作的惯性思维,对知青的管理上,普遍简单粗暴,发生了许多过火行为。有些甚至是摧残。六分场某知青因感冒在女友宿舍过夜(确实有些不检点),尽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结果该知青被轮流批斗,最后判刑。有些“调皮捣蛋”的知青,被调离原来的连队,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如同“坏分子”接受监督改造。直到兵团组建完成,并从“九三”垦局调来一部分“掺沙子”的老职工,这种过火行为才被遏制。
这些“公检法”干部在兵团组建后,普遍“灰溜溜”的。他们惹出的一些事,后来被陆续“平反”和“落实了政策”。当然多数“公检法”干部,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和角色,许多与知青建立了较好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但最开始的一年多,他们确确实实做了一些伤害知青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波荡漾 发表于 2014-11-1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你的回忆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王胜乾 发表于 2014-11-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去的引龙河也曾是劳改农场,在我们到达后第一次会议上,劳改管教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到我们这里,是龙就得给我盘着,是虎就得给我卧着,没有一点亲情,一片冷漠,这些话真让人心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原海学 发表于 2014-11-1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非常好很感人都是知青同样命运祝您健康快乐有几个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 忘  岁 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贝西 发表于 2014-11-1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记忆,知青下乡日期,也是我们艰难磨练的开始。谢谢你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蒋书宽 发表于 2014-11-11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网友的点评,支持,感谢十九连的战友王宝杰点评,我会把我经历的知青岁月,继续写下去,写出好的文章,供大家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4-11-1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正应了“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句话。我们连队曾发生几乎同样的事件。当时连长指导员悄悄商议了几句,马上宣布一条纪律:“为防止坏人狗急跳墙,封锁消息,暗地调查,更不准议论,违者严肃处理。”  然后他们深入了解调查,发现的确是一名知青的笔误(当时二人分析)。狠狠教训了那人之后,不了了之了。否则那人后果不堪设想,想想都后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1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战友到家园发表知青往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非战斗减员时有发生,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也葬送了一些冤假错案的蒙冤者,这是历史的悲剧。今天我们提倡依法治国,就是对过去的批判和反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4 2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