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杨以明

国家公布300烈士简介(1——100)

[复制链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7 10:20 编辑

                          范荩
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曾任黄埔军校第三期总队部教员、第七队少校队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十一军第十师第三十团团长。后因蔡廷错率队脱离起义部队,将其资遣回乡。
1930年,经张治中介绍,在国民党湖南省保安队任上校人事科科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任国民党军第一九八师少将副师长,率部参加武汉保卫战。1938年9月,在湖北黄陂与日军作战时阵亡。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中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7 10:21 编辑

                               范筑先

       1881年12月12日生于山东省馆陶县(今属河北省)南彦寺村[1] 。
       1936年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全国抗战爆发后,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留在鲁西北地区组织群众进行抗日。
       1937年11月,日军侵犯鲁西北,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他坚决抵制韩复榘向黄河以南撤退的命令,率部接连击退敌人多次进攻。后接受中共鲁西北特委建议,将各地武装和地方民团收编为抗日游击队,先后建立了3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和6万人的抗日武装。
       1938年,拒绝国民党政府将抗日武装改编为省属保安旅的命令,并与八路军一二九师签订互相支援的协议。武汉保卫战期间,先后两次组织部队进击日军占领下的济南,牵制日军行动。
       1938年11月14日,日军进攻聊城,范筑先率部抗击。次日城陷,700多名将士大部分战死。范筑先宁死不当俘虏,举枪自尽,壮烈殉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7 10:23 编辑

                          洪麟阁

       满族,又名洪占勋,洪冲霄,号洪侨,籍贯为河北省遵化市地北头镇地北头村。 洪麟阁1924年大学毕业后任大学讲师和教授,从事教学共6年
       卢沟桥事变后,他与杨十三、连以农等倡议拿起武器,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遂着手准备武装抗日即发动冀东暴动事宜。这期间,他逐渐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等政治主张,并在行动上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1938年7月,洪麟阁参与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冀东大暴动,任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一路军(遵玉丰地区)总指挥(司令员)。直至当年10月15日,在与强大的日伪军作战中,牺牲于蓟县马伸桥镇台头村(今天津市蓟县穿房峪乡北台头村)。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曾这样评价洪麟阁:“革命的成功要靠共产党人的英勇奋斗,没有党外杰出的志士仁人的协力共助也是难以成功的。洪麟阁就是我们革命队伍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我们党非常需要的军事人才。他的牺牲对我们是一重大损失。”
  洪麟阁后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抗日烈士,遗体安葬在位于唐山市南新西道的冀东烈士陵园,冀东人民为洪麟阁烈士树立了纪念铜像。洪麟阁家乡所在地——遵化市人民政府,还特意全面维修了洪麟阁故居,并修建“洪麟阁纪念馆”供后人瞻仰和怀念。
       1985年8月1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洪麟阁荣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牺牲将官英明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7 10:25 编辑

                               赵渭滨

       字象贤,讳渭宾,1893年生于四川成都。“七七事变”前夕,任川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少将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台儿庄会战前夕的滕县抗日战役中,与王铭章将军一起壮烈牺牲于滕县县城西门。南京国民政府追赠其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
       198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赵渭滨为烈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7 10:27 编辑

                                   赵锡章

      (1901―1938),字荣三,汉族,河北河间人。出生在富裕家庭。幼时入三十里堡毛公书院读书。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先后毕业于清河陆军预备学校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九期。历任排长、参谋、上校参谋长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晋绥军独立第三旅四团团长,先后参加平型关战役和忻口会战。忻口战役后,因功升为陆军第十九军七十师二一五旅少将旅长,赴晋西防守。
      1938年2月20日晨,所部防地隰县川口、杨村堡遭日军步骑炮兵联合进攻。率部与敌肉搏血战,以众寡悬殊,撤至孔家庄、东沟里至任家岭一线设防。
      21日拂晓,率全旅将士与再次来犯日军激战。午后2时,各团阵地多数为敌突破,设于阳村堡的旅指挥部也被日军三面包围,乃亲率预备队上阵杀敌,既而转入巷战。于战斗中负重伤,仍坚持指挥作战,因流血过多而壮烈捐躯。时年37岁。所率预备队亦杀敌牺牲,无一生还。
       后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7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7 10:30 编辑

                                   理琪

       原名游建铎,原中共胶东特委书记,河南省太康县人。
       1937年10月组织领导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宣布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第三军司令员。
       1938年2月13日在牟平城南雷神庙遭日军袭击牺牲,时年32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9 12:39 编辑

                               萨师俊

     (1896年—1938年),字翼仲,是中华民国海军军官,生于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市区)的雁门萨氏家族,以中华民国海军中校军衔担任中山舰舰长,1938年10月24日在指挥中山舰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武汉会战时阵亡于长江江面上,是抗战中阵亡军衔最高的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后被追授海军上校军衔,进灵中华民国忠烈祠,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方都对其赞誉有加。
      萨师俊成为抗日战争和二战中阵亡的军衔最高的中国海军军官,也是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1]
       尽管萨师俊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方的评价中都被认作是抗日英烈,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萨师俊生前留下的照片遗物等仍然大部被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9 12:41 编辑

                               黄启东

      1891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阳乡。自幼聪明好学,14岁考入长沙陆军小学堂,继人武昌陆军中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学习。毕业后入川I军供职,历任四川新军巡阅官、参谋官、江西吉安县长。1924年,任湘军贺贵严师教导队教育长。1927年,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上校大队长。1928年,应邀任独立第二旅参谋长。1930年,升任少将旅长。不久,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师,晋升为少将参谋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师长李必蕃将军率部由临潼出师抗日。9月,开赴德州,参加沧州会战,协助师长指挥部队,阻击日军沿津浦路南进,一度将数倍于我之敌击溃。1938年5月,日军大举进犯鲁西南,二十三师奉命在菏泽、郓城一带驻守。5月13日,日军进攻菏泽,黄启东协助师长李必蕃率余部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敌人进攻。1938年5月14日,李必蕃、黄启东率部突围。黄启东不幸中弹,壮烈殉国。时年48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9 12:44 编辑

                                 谢升标


      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师上尉连长。1929年,入庐山军官训练团,擢升中校团长。
      1935年入中央防空学校,卒业后升任上校旅长。1937年,参加吴淞、大场、南翔诸役,奋勇杀敌。次年1月,调升国民革命军苏、浙、皖少将游击司令。 一度进入江苏溧阳县城,将汉奸组织“维持会”首恶陈燮坤等6人在十字街口当众铡头,并悬首城门示众3天。
       不久,退据张渚、湖汶一带,吸收各界爱国青年千余人入伍,扩充抗日军队。转战苏、浙、皖边境,屡予敌以重创。
       1938年4月,日军进逼溧阳,率部于广德凤凰岭、金鸡山一带出击敌后,旋以弹尽援绝,壮烈殉国。
       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赠其为中将。
       1988年5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10-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10-9 12:46 编辑

                                  韩明柱

      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任光山县第四乡苏维埃政府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通讯员、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等职。随军长征到陕北后,入中央红军大学军事一队学习。
       1937年“七七”事变后,赴山东抗日前线,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斗争。同年底,于寿光县牛头镇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后所部与七支队合编为成立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1938年初任副指挥,后任副司令员。曾组织寿光县三里庄、孟家庄伏击战等著名战斗。
       1938年2月,率队伏击日军汽车队,打死日军军官多名,缴获汽车等大批军用物资。1938年10月3日,获悉有200余名日伪军到长山县蒙家庄一带抢掠,即率机炮大队一中队及野战队设伏,将敌军击溃。战斗中带领3名战士欲夺敌机枪,中弹牺牲。时年25岁。
       1952年4月韩明柱烈士迁葬于济南革命烈士陵园。195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迁葬其遗骸于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8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