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43|回复: 6

石原莞尔——9,18策划者,元凶。 1——6

[复制链接]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4 14:13 编辑

                   1 石原莞尔——简介
      石原莞尔——一个极为凶残的,死硬的,更有头脑的,才思敏捷的,野心勃勃的日本法西斯分子。中国人对这个名字知之不多,不甚了了。他,才是9,18事变的罪魁祸首。是他一手策划和导演的;进而炮制成了伪满洲国,达到日本稳固控制东北的目地。
     石原莞尔凭借其超群的头脑,出色的才干,成为日本军部的“首脑”人物。他是日军侵略战略的规划者,理论家,思想家,政治家,狂热的军国主义者。
      石原莞尔出生在日本山形县鹤冈市。1907年日本士官学校第21期,1915年考入陆军大学。1918年,以第1名的成绩毕业,是“军刀”成员。石原莞尔非常聪明,陆大课程相当沉重,他却轻松调侃完成。陆大师生一致认为:他是陆大最杰出的“大脑”。号称,“日军之智”。是日本陆大几十年惨淡经营,培养出的一个战略家。
      1922-1925,留学德国,学成后,在陆大任教。先后发表《现在及将来的日本国防》《战争史大观》《扭转国运的根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案》《关东军领有满蒙计划》《从军事上看日美战争》《满蒙问题我见》《国防国策大纲》。
     1928年出版《世界最终战论》,认为日本(黄种人)与美国(白种人)的对决。引起日本军部的高度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4 14:16 编辑

                      2   石原莞尔的著作

      石原莞尔的《世界最终战论》,是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发展而来的。他认为在最终战争的较量中,日本处于不利地位:国土没有纵深;没有战略资源;日本需要一个后方基地,就是满蒙。这就是“满蒙生命线”的由来。
      1929年7月,发表的《满足土地无主论》和,《扭转国运的基本国策——满蒙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关东军满蒙有领计划》提出:
1        为了解决国内不安要素(经济危机)需要对外进出;
2        解决满蒙问题不仅为了日本利益,也是为了大多数支那国民的利益,为了正义,日本必须果断行动;
3        从历史观点来看,与其说满蒙属于汉民族,不如说应该属于日本民族。
《国防国策大纲》提出:
1        ……要打消俄国南下的念头,首要经营好满蒙。
2        ……努力与美国保持好亲善关系。因为石油,橡胶等战略资原都在美国人手里。不要和英,美翻脸,他们就会默认满洲的存在。只要日本人控制满洲,就可以为英,美消除共产主义南下的忧虑。
      石原莞尔在《战争史大观》,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原子核裂变能量在军事中的作用。其破坏力,可在瞬间决定战争的胜负。
      石原莞尔的可怕之处,在于他超凡的头脑;冷静的思索;深入的分析;客观,全面的认识;知己知彼的调查,可行的,周末的计划。再加上他狂热的军国主义情绪,胆大妄为的性格,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要远比杀人放火的日本鬼子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4 14:19 编辑

                           3  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

      1919年,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相识。他们都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石原以“日军之智”享誉军中;板垣以作战勇猛闻名于军中。二人一拍即合,结下终身友谊。
      这哼哈二将的结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板垣任关东军高级参谋时,与石原再度相逢,他们成为9,18侵略战争的始作俑者,将石原莞尔的计划逐渐付诸实施。
       1929年,关东军司令官畑英太郎,令板垣,石原组织参谋旅行。实为考察东北山川地貌,物产。搜集各种情报。在此其间,石原莞尔向同行的少壮派军官,大肆宣讲他侵占满洲的各种主张和设想,引起他们强烈的反响,受到狂热的赞赏和追捧,作为他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为9,18侵略东北,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做了人事方面的准备。
      1929年7月,石原与板垣带队,“北满参谋旅行”,主要研究日军在哈尔滨附近地区进行攻防战问题。
      同年10月,石原与板垣带队,“南满辽西参谋旅行”,是研究日军在锦州地区进行作战问题。
      1931年7月,石原与板垣带队,进行“北满参谋旅行”,对北满地区进行考察,作出《对苏作战结局之研究》。
      他们获得了大量情报,知道东北军有25万,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等装备。此时,日军有1,09万人。
      面对劣势,要实现侵略野心,他们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地寻觅突破方案。
石原莞尔最可怕之处,在于他不仅狂妄,而且冷静,不是一般的冷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冷静。
      知己,知彼。准确地,定量地,客观地,分析各种能影响战争的因素。他预言;用“竹刀”就可以打败张学良。
      1931年,6-7月间,蓄意制造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频繁军演,以观察东北军的各种反应。以验证他们对形势的判断,修正处理方案。
      石原莞尔提出了“以寡敌众”的计划。该方案得到军部永田铁山大佐,参谋本部冈村宁茨大佐,东条英机大佐的支持。定为侵略中国的基本计划。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并叫嚣:满蒙问题的终极目标,要把它变成日本领土。
       在石原的策划下,在板垣的执行下,在土肥源的保障下,在日本大本营的默许下,在少壮派军人齐心合力下,在张学良不抵抗的配合下,吞并东北的狼子野心得逞了。是军事史上的奇迹。
      石原莞尔有一点没设想到:张学良一枪没放。方获得如此小的代价,获得巨大的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4 14:21 编辑

                          4  石原莞尔——东条英机

      在陆军大学时,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虽然是同窗。,但是,他们是两个死对头。石原自命不凡,根本瞧不起东条。一贯直呼:“上等兵东条”。东条自知不是对手,将怨恨深藏心中。
      石原莞尔凭借聪明的大脑,超凡的智力,9.18事件的成功,调任日本军部作战部部长。
      七,七事变后,他极力反对扩大战事。与东条英机矛盾激化。积怨爆发,遭到东条的报复,收到排挤,黯然退休。军衔:中将。
若按照他的《国防国策》的
      设想去做,不扩大在华战事;不对美国开战,二战的格局及进程都将改写。
石原莞尔在东京军事法庭作证时,态度狂妄至极,遭到训斥。
他极力辩称,9,18事件是他一手策划的,为什么只作证,而不是战犯!?令人莫名其妙。
      这个侵略中国的元凶,虽然偶然避开东京军事法庭的审判,却没有逃过上帝的报应。1949年,膀胱癌,病死家中。无子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4 14:24 编辑

                           5  石原莞尔称量张少帅

      他认为,少帅没受过系统的现代教育;毫无历练,依靠家族势力,身居高位;放浪形骸;贪恋女色,生活**;胸无大志,不思国事,不理军务;多疑,嗜杀,嗜赌,吸毒成瘾;形容枯槁。行事莽撞,无决断能力;刚愎自用,不善用人,任意而为。
       对中国的社会,现代政治,公众舆论,不甚了了。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不足为虑。
      张作霖死后,少帅是五雷轰顶,六神无主,万箭窜心。悲痛与震惊过后,他的头脑中更多的是茫然,无所适从。
      石原莞尔发动9,18侵略计划,针对张学良的特点,制定的战术简单,适用。即“打蛇打七寸”。乘他无所适从之际,打掉奉天东北军指挥部,造成群龙无首之态,丧失抵抗能力,解除后顾之忧。
       此事,不但美,苏,英袖手旁观;连张学良本人,都在看热闹,毫无反应。正如石原莞尔预言:用竹刀就可以吓退张学良;12小时占领奉天。
       石原莞尔对张少帅称量之准,近乎完美无缺,无懈可击。令人叹为观止!他很好地把握了:知己,知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4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4 14:26 编辑

                                6   石原莞尔——其他

       石原莞尔平生,喜欢军刀和照相机。
       照相机是他的嗜好,同时,还是他搜集情报的必备工具。9,18事变中的许多照片,都是出自他手。
       军刀是他的事业象征;他还是“军刀组”的成员,是他因为自豪的荣誉。
《军刀组》:军刀组,指二战结束前,日本陆军最高学府——日本陆军大学校每一届毕业生中成绩为前六名的学生,因这几位毕业生能获得天皇御赐军刀而得名。这种陆大优秀毕业生被称为“军刀组”,又称“恩赐组”,日后一般都会有较好的发展。其中,每一届的第一名被称为“首席毕业生”,往往能获得觐见天皇的特别奖励。
      通常这些优秀毕业生都会有一个较为顺利的前程。除此之外,他们往往还享有一项特权:可以优先公派出国留学,还能选择去向国。由于军刀组的成员大都是由陆军幼年学校毕业后升入陆军大学的,而陆军幼年学校只开设德语、汉语、俄语三种外语课程(学员任选其一),也就是说这些学员都不懂英语,所以据说大多数留学的军刀组成员都选择了奔赴德国留学。这一点对日本军队的体制建设影响很大,日军在很多地方几乎是照搬德军现成的规矩。
      另外,军刀组成员在提前晋升军衔、分配到中央军事机关供职等方面均享有一定的优势。实际上,军刀组更多的是被视为一种最高荣誉。
       9.18后,石原,板垣,土肥原等人,成了日本人崇拜的对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个日本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其父解释:“征”和“尔”就是板垣和石原的最后一个字组成的。由此,可以管窥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5-9-1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寇发动9,18的元凶有三人: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家喻户晓。着重介绍大家不熟悉的元凶——石原莞尔。认清他的丑恶嘴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6 1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