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18 08:08 编辑
张学良五大蠢行 纪念“九·一八”不得不提到不抵抗将军张学良。这位纨绔子弟,反复无常,误国误民之事,可谓极多!改旗易帜不是心向统一,而是为了得到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头衔,向国民政府中央要好处,是为不仁;到了西北又反复无常,先是接蒋介石命令,积极进攻红军,堂堂东北军正规部队,吃不下三万疲弱红军,怕老头子怪罪,竟然搞起西安事变,是为不忠;丧失其父创立之家业,在东北不抵抗而出走,是为不孝。这样的人,还能号称义士吗?看过电视采访晚年张学良,蠢货一个!而今总结其五大蠢行—— [之一]为中东铁路,和苏俄开战。思路比不上慈禧。鞑虏老太婆慈禧,都知道日俄皆老虎,故保持中立,让他们在东北打,名声虽不好,却不失为弱国无奈之举,也是个渔翁之意。张却以卵击石,和羽翼渐丰的苏俄打仗。殊不知,打击俄国最佳时机,该是1917年。同是民国军队,徐树铮是在那时候收复外蒙古(包括唐努乌梁海),民国军也是在那时候入俄所谓阿穆尔地区。关于打击俄国的时间点,还可以参考日本人。日本关东军虽然在诺门坎遭遇败仗,然而关东军发起对苏攻击的时候,正值斯大林大清洗刚刚结束,俄军缺乏有经验的将领之时。张学良解决中东铁路的办法,愚蠢之至。他应该挑动日俄打起来才对,犯不着自己挺身而出,白送了将士性命! [之二]东北易帜。五色旗是中国五族共和的国旗,无党派色彩。辛亥革命,本有十八星旗,遭到非十八行省的蒙古、新疆、西藏代表反对。可见那时候蒙古、新疆、西藏渴望统一之情。五色旗,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并非只代表北洋军阀的利益。五色旗也能解释三民主义的五权分立。话说孙文的五权分立理论,号称高于欧美的三权分立理论,可青天白日,党旗也!孰高孰低,明眼自知。改旗易帜,是张反复无常优柔寡断的公子哥儿性格造成的,愚蠢之至。他应该坚守五色旗,这样就没有国民党一党专政之祸! [之三]不抵抗,逃跑进关。张不抵抗将军的名声,因为西安事变而遭人淡忘。实则,其行径之恶劣,撇东北父老于不顾,甚至间接促成满洲国的诞生。张获释后接受电视采访,对着镜头也承认,老蒋先生从来没给他下过不抵抗命令。张的“不抵抗将军”名至实归,造成恶果。如日本野心适可而止,则今日之中国,将以长城为北方边界矣!张进关后,东北尚有不少部队,抵抗也从未停止。中国地的故事,不是虚构,赵老噶实有其人!抗联之斗争,也卓绝。如张在东北抵抗,正面战场打不过,也可以打游击,整个东北,127万多平方公里,战略回旋空间不小,同样适合持久战。其结果会怎样?当然,一个纨绔子弟,如何打游击?但不管怎么说,不抵抗,还带领子弟兵逃跑进关,实际比韩复榘有过之而无不及,愚蠢之至! [之四]西安事变。近日解密蒋介石日记,清清楚楚,蒋也在与共产党秘密接触,蒋本人有抗战决心。那时候,嚷嚷抗战最厉害的是汪兆铭!汪兆铭后来是中国最大的汉奸,可见政治军事问题,不能意气用事。蒋之攘外安内有何错?内部不整团结,难道要国军将士打日本,各路诸侯和三万红军背后捅刀子?东北军的装备,在某种程度不输于德式装备的中央军,既然打不过日本人,难道连跑了二万五千里,从三十万被打到三万的红军也消灭不了吗?吴三桂虽然和张学良一样反复无常,但他帮他的主子满洲人,那可是很到位,从山海关一路杀到云南。张学良做狗都还要咬主人,可耻啊。杨虎城是共产党,张不是。张搞西安事变,目的与杨肯定不同,无非是打不过共产党,又怕被老蒋怪罪,故而做出捉放蒋的蠢行,愚蠢之至! [之五]随蒋赴京。置东北军将士和杨虎城于不顾,送蒋回南京。表面看慷慨赴义,实则优柔寡断反复无常的纨绔子弟本性暴露无遗。导致杨被杀,东、西北军拆分。抗战胜利后进东北的,是新一军这样的中央军,以及林彪率领的山东、晋察冀八路。打回老家去的,除了投共的少数东北军旧部,极少东北子弟。蒋为什么不杀张学良?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张不是共产党!所以周恩来说张是朋友。朋友而已啦,不是兄弟,不是同志。在蒋而言,杨虎城是共党,所以要杀;叶挺,非共党,不杀;吉鸿昌,共党,杀。蒋之所以扣留软禁张学良几乎一生,原因是千万不能让这个纨绔子弟所谓少帅领兵打仗。如果在抗战时期,放了张,把他放在哪?台儿庄?长沙?还是山西?可以说,无论在哪个战场,都很难确定他是否会临阵倒戈做汉奸。蒋扣押张,让汉卿终于没成汉奸,在蒋,是对张的保护,在张,随蒋去南京,是愚蠢之至,但反过来,却也是保留其名节的意外之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