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285|回复: 2

捷克式轻机枪pk”歪把子”

[复制链接]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捷克式轻机枪
     轻机枪是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备弹量较小的步兵伴随支援型武器。轻机枪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一战中后期,而中国人最为熟悉的一款轻机枪就是俗称“捷克造”的ZB-26轻机枪。
  ZB-26轻机枪最初是由捷克枪械设计师哈力克提出设计方案,后经不断改进后,由布拉格军械厂与国营兵工厂勃诺合作生产,并于1926年4月正式定型列装。该枪自重仅9公斤,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维护使用方便,火力较强的优点。
  由于当时捷克在中国内战及中日关系中均处于一种超然状态,且该国急需通过武器出口创汇,因而在ZB-26型定型列装后不久就出口到了中国。不久后便被中国各地的兵工厂仿制,总产量达4万挺之多。当时,无论是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军阀,还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都大量装备这种机枪。
  在抗日战争中,“捷克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军队重火力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游击战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38年,在山西战场上的一座无名高地下,一名正在指挥作战的日军军官被ZB-26机枪的点射击中,当场毙命。正在当地采访的美国《生活》周刊记者记录下了这一幕,并在当年11月的《生活》周刊上报道了此事。
  “歪把子”
  在抗日战争战场上,与“捷克造”对垒的就是俗称“歪把子”的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该枪的设计理念源自哈奇开斯机枪。其基本设计要求是为日军班、组提供便携支援火力。为保证通用性,该枪采用了与“三八大盖”步枪相同的6.5毫米步枪弹。由于其瞄准基线偏于枪面右侧,为了避免使用者在瞄准时过于向右歪脖子,所以将本来就十分细长的枪颈向右弯曲,以使枪托的位置能满足抵肩据枪瞄准。“歪把子”由此得名。
  事实上,“歪把子”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由于结构复杂而紧凑,“歪把子”对于环境变化异常敏感,经常出故障。而且,由于两脚架过长,火线过高,而且位置非常靠前,不便于发挥机枪火力,正、副射手位置过于紧密,战场生存能力弱。当然,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整体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日军,“歪把子”还能逞一时威风。到了后来的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的枪林弹雨,“歪把子”的劣势暴露无遗,很多情况下,只有充当美军战利品的份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4-9-1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兄弟对武器很有研究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4-9-1 20:19
杨兄弟对武器很有研究啊!

我对飞机,大炮,军舰,枪械,车辆,都特别喜欢,攒了很多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31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