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178|回复: 0

我们的1964—— 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 五常牛家头屯插队知青甘廷福

[复制链接]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4-8-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4-8-4 13:21 编辑

                        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
                                                                              五常牛家头屯插队知青甘廷福
       我于19647月从哈六中初中毕业,,同年95日和本校十四名高初中应届毕业的同学一道来到五常县牛家公社头屯大队第二生产队插队落户。
        1966年我成为大队科研室的负责人,1967年在县科协的帮助下我们引进了高产杂交玉米黑玉46的父本和母本,在二队杂交育种,同年育种成功。第二年大面积种植获得大丰收,创造了头屯大队玉米种植历史上的单产最高值,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在农村的这几年,我学会了理发、劁猪,业余时间为广大农民免费服务,受到社员的高度赞扬。196912月我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7月复员,分配到哈尔滨邮政局工作,一直到退休。但我最刻骨铭心的是在头屯度过的五年多的知青岁月。
     我忘不了老苞米棒子就是饭,盐水煮冻白菜就是菜;我忘不了夏季每天十三个小时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晚上仅有的五六个小时的睡眠还要三番五次的被跳蚤咬醒。最难忘的是初冬在场院打黄豆的夜战情景,从晚上十一点开始,在皮鞭的抽打下,马拉着石磙子压着黄豆转圈跑,我拿着扫帚在马屁股后面跟着跑,一面跑一边扫,我的任务是将马奔跑中踢出圈外的黄豆夹扫进去,天亮了,活干完了,马终于停下来了,马浑身的汗水不知啥时已经变成了白霜,鼻孔喘着粗气,清晨的阳光照射在马身上形成了一团白色的雾气,缓升腾。而我不知道跑了多少圈,我只知道跟着马跑了一宿,我的内衣早已湿透,外面的大棉袄的汗气不仅变成了霜,霜太多,都结成了冰块。
     以上这些,只是我记忆中的点滴。在这五年多里,我最不能忘却的是艰苦和贫困,而这些成为了我一生中的宝贵精神财富。艰苦生活铸就了我顽强的意志,贫困的生活又养成了我节俭、勤奋又自强不息的生活方式。
     离开头屯后也常回去看看,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我曾在五保户马大娘家住过,我常买些东西去看她。我曾帮助农民广树山办起汽水厂,改善了他家的生活条件。我利用曾在火车上工作,接触人比较多的条件,帮助二队李友科战友在鹤岗找了一份国企工作。我也帮三队刘延明在双鸭山找了一份国企工作,现在他们均已退休。这都是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养育我的头屯亲人。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五十年的岁月已成为历史,我们也成为七十岁的老人了。遥想当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我们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这一切都是我们当年的真实想法,并将它们付之行动,更是时时刻刻提醒和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看一看这二,三十年反映知青下乡题材的电视剧,在情节和人物设计上真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喝酒的、打仗的、争风吃醋的、未婚先孕的、偷农民东西吃的等等。看这些电视剧,问我们自己,我们十五个人哪个做过这样的事?没有。我们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我们永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能量,永远是伟大祖国的建设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已经得到并必将永远得到头屯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尊重,也必将得到历史和时代的认同和尊重。
     仅以此文与下乡插队五十年的知青战友们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3-29 2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