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144|回复: 5

“七.七”事变77年,听91岁抗战老战士利化说搬家的故事

[复制链接]
毕国昌 发表于 2014-7-1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毕国昌 于 2014-7-10 13:18 编辑

1.jpg    今年4月中旬,91岁的抗战老战士利化的家,从哈尔滨南岗区的中和街搬到南岗区的红星名苑小区。一位91岁的耄耋老翁居然搬家?不禁引起一些议论。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不太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
   利化,19248月出生在河北易县,1939年参加八路军冀察晋军分区,1942年亲自参与了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的设计,在延安参加了延安整风。几十年的枪林弹雨,利化经受了考验。转业直到离休前,都在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位置上,1983年与时任省长陈雷共同创办了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
(2).jpg
      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搬家?带着疑问和好奇,77日,我特意选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暴发77周年纪念日,拜访了利化,这位著名的书画艺术家、黑龙江省的文化寿星。
    酷署灼热。阳光下,利老的宽敞明亮的新宅,绽放着热烈和温馨。撒满阳光的130平米新宅,增添了几多的现代感和舒适…… 3个住屋,虚掩的屋门,让人联想到利老的起居有序和特有规律的生活,若大的客厅最引人注目,现代社会居家过日子用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利老用来挥毫泼墨的那个书画案桌,不仅宽大而且敦厚,是件很好的家具藏品。
    我进门时,利老正在给抗日战场上生死患难的老战友秦烈创作书法作品。前几日,家住天津的秦烈给利化写了一封信,对他的乔迁新居表示祝贺。利老书法创作时,精神头十足,一顶点都不象91岁高龄的老人。书案另一头摆放的另一幅作品已经写就,利老指着那幅“乔迁感言”,向我朗诵: “白眉甲午喜乔迁/福寿绵绵如南山/地厚天阔怜人有/天经地易非子贤。”
   见到我来,利老格外高兴,神情矍烁,从“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战到日本战败;从当年八路军冀察晋军分区司令部设立在自己家到他在叛徒眼皮底下逃生;从参加延安整风到转战解放全中国的战场,那天下午利老谈话兴致很浓,讲述了许多战争年代的亲历。
    利老了解到我的来意,突然话题一转,又回到他的“乔迁感言”,他给我解读自己的这首诗作:“老了,头发白了,在甲午年,我91岁乔迁;这福多大寿多长呀,像山河、如南山;可这么大的中国,没有住上这样新房子、甚至没有房子的老人有很多哇,很可怜呐,应该解决他们的问题;子女对自己父母亲没有住上现代化的住宅心里不安呐,这是我利化的福气呀,靠子女孝存住上了这现代新居。”
  
   利老讲到这新居的购买,必然讲到自己的四个儿女。他说,我四个孩子,大女儿在哈尔滨211医院,师级职务,现已退休又被211医院返聘,仍然工作;二女儿副高职,在青岛工作;大儿子在解放军总参工作,现役、大校;小女儿在北京公安局朝阳分局担任政委。
   利老谈到自己的儿女,话语间不免流露出自豪、骄傲和幸福:“原来,二女儿在哈尔滨市体委工作时,就建议我们老俩口换个房子,原因就是中和街的房子没电梯,每天上下四层楼,年龄越大越不方便了,我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多有不便。”利老讲到这里,叹了口气,“这话说起来也有10年了,当时换了也就好了,可老伴不同意,她还是眷顾着老住宅的环境,老邻居的情谊,地熟人亲,不愿折腾。”利老说,老伴何培时,1946年参加革命。上下四层楼,夏天好说点,可冬天困难太多,身边就是大女儿在跟前,可她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来看一趟父母也是不太方便,所以给老人家买房子换住宅的事,又重新提到日程,成为四个子女挂在心上的大事。
   可买房子不同于买白菜,总要地点合适、大小适中、价格相当。这一买就是3年。
   今年初,大女儿得知自已家楼上邻居要卖房子,这是再好不过的机会。如果能够买下,等于大女儿与父母亲住在一起了,此楼有电梯,就是高层,也方便,其它条件也都好,老父亲出行不用再爬楼梯了,出去溜个湾什么的,照顾起来也方便,是再好不过的机会。大概正是这种需求和迫切,让对方咬住140万元,少了不卖。
   可谓是机会难得,条件难碰。大女儿和大女婿同几个弟弟妹妹沟通之后,意见是:贵也买,父母亲的方便、晚年的幸福、生活愉快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儿女们多花点钱也是尽孝,应该的。
    四个儿女商量决定:每家都掏点,房款就齐了。房款拿给卖家时,那邻居感到意外,没想到这购房款这么快就齐了,一个劲地夸利老几个子女都是孝子。
   也许是邻居们几十年的感情笃深,舍不得利老夫妇,都出面规劝:“利老哇,不能换房子呀。老话不是说嘛,岁数大了不搬家吗,不宜挪窝呀。”
   对此,利老哈哈大笑:“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这个。”
   利老不但不信这个,还嘱咐家人:既然买了房子就搬家,我们不挑日子,只看天气,看看哪天不下雨,争取到新房子过“五.一”国际劳动节。
    回家路上,我始终都在回味利老的述说。91岁老人,耄耋夫妻,一对老革命,居然喜迁新居,不仅令人羡慕,也发人深思。儿女们如此的孝顺,帮助年迈父母这样坚决地购置新宅,在当下虽说不多,但很有普遍的教育意义,等于给一部分做得不好的不孝子女上了一堂课。这件事,对于利老是一个乔迁问题,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却是一个值得效仿和应该深思的课题。
   另外,此事还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利老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信,这就是他对生命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对生活和事业充满了追求。而一位91岁的老人胸中揣有这等的信心,是何等的境界啊!
    然而,借一步思考,进一步探究,我们不得不想这样一个问题:即使是利老这等资格这样辈分和影响的老革命,其实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解决得很好的了,他们的生活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心去帮助去解决。此前有谁会想到他们还有居住不便、出行困难,这样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好?利老是这样,那么王老可能会是哪样?张老或许有更多更令人忧虑的困难。而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为这个共和国浴血奋战,甚至是抛头颅撒热血,为这个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们的困难不同于其他同志的困难,理应得到特别的关爱和特殊的照顾。有谁敢或者厚着脸皮跟这些老战士攀比待遇呢?想想我们那个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回忆起那个摧枯拉朽式的解放战争,我们没有别的可做,只能向这些抗战老战士,共和国的英雄和功臣致敬,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利化同志的乔迁,是他的儿女的帮助解决的。那么,我们有关部门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出一点力和献一点心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3).jp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徐茹茹 发表于 2014-7-1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4-7-1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梅 发表于 2014-7-1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愿利老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国昌 发表于 2014-7-1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徐、大雁、冬梅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叶兰怡 发表于 2014-7-14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祝愿利老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8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