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3》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0-30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7月30日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十分偶然的,但又何尝不是必然的呢?尤其是一些邂逅,往往体现戏剧性。
       记得和雪冰最后一次见面是两年前,我还在育英校教书的时候,她从南岗乘无轨车在太平下车,我正巧骑自行车经过那里。当时是那样偶然,她也十分慌乱,以致我们没有深谈什么,便匆匆分手了。后来的消息是听来的,我结婚以后她上了大学,具体怎样便一无所知。
       今天,我是穿着工作服从站前迎宾饭店出来,走在通往职工通勤口的林荫道上时,发现两个女的迎面走来,其中一个竟然是雪冰。第一句话是惊讶的。可能因为有另一个人的存在,我们平静地互通了情况。她知道我的一些信息,但不知道我当了装卸工。我也知道她上了大学,但不知道学习什么专业。她对我目前的状况很奇怪,我对她居然学习热处理也感到新奇。我们都在寻找出路,现在是走到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上去了。我从教师变成了装卸工,她也从五七干校变成重型机械学院的大学生了。我们之间还能找到什么共同的东西呢。既然我们的关系是由于她的疏远结束的,就没有什么感情而言了,这一页可以总结了,永远翻过去了。我告诉了她洪箴结婚的消息,希望她去玩,他的应允能否兑现呢?至于我也希望她去家里串门,她的应承恐怕永远是不能落实的话了。不过也许还有“邂逅将来”吧。
              1973年7月31日
        和大姐一块去王岗看望大华。大姐给大华拿了一瓶花生米、一瓶梨罐头、买了糖和沙果。在那里,我们买了很多菜,舍近求远,因为哈尔滨市里菜太缺了。中饭后,大姐带着菜先乘兵团的客车回去,我还是乘下午的火车回去。
        工作已经恢复三班倒,今天是夜班。打连班锻炼了我们,即使我们连干12小时也不再为难。人就是这样,压得太久了,稍有松动,都认为是一种幸福和满足。
       从大华那里拿回一本《桐柏英雄》是解放军开创桐柏解放区的故事,开头就很吸引人,语言也生动感人,要抓紧看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0-31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8月1日
       天气很热,但有小风吹起,还是给人舒适的感觉,特别是薄云遮住太阳的时候。
       下夜班,又是八一建军节,应该去江边看节目,但心情根本放不到那上边,便在家中看书。小说读的很快。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比看武侠小说还吸引人。
                                   1973年8月2日
      在货物线卸了两车煤,六个人干的,有两个人跟公安去起赃物了。几天了开始清理货场,说是上边要来检查。别说,经过我们的劳动,环境的确好得多了。
      利用空闲,读完了《桐柏英雄》英雄的战士们,他们是最崇高的人,最可爱的人,是永远鼓舞人们前进的人。小说通过塑造赵永生、董向坤等光辉形象,歌颂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歌颂了人民战争,歌颂了人民军队。出身在贫苦的家庭,在仇恨中成长,在革命的队伍中锻炼成英雄的赵永生是无产阶级的楷模,他的爱、他的恨、他的勇敢、他的机智、他的牺牲精神和伟大胸怀······都是我们为之学习的。如果我们的共产党人都像他那样,我们的事业不仅会像风卷残云般的民主革命的进程那样迅速,而且会更快、更早地迎来共产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1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8月3日
       在车站俱乐部参加学习,内容是总结上个月会战情况。虽然没有达到目标,还是有进步,表扬奖励了一批。
        我因为要乘大连的列车去王岗,没有参加完会议。每次到王岗,都怀着一颗怀念但又怅惘的心。大华的生活是舒适的,但又何等冷清孤单,她对我的怀念不会比我对她的怀念要轻。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呢,结束了又会怎么样呢?这使我想起鲁迅早年的一首散文诗“人与时”来——
      “一人说,将来胜过过去。
       一人说,现在还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
       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还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我不回忆从前,无所悔恨,我只看重将来,并不问什么。
       晚上又是夜班,有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2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 年8月4日
       派班员是不高兴大家闲着的。昨夜下雨,我们的管区货物线和机务段都没有车,照理应该休息,但却到水泥线去卸煤和河流石,美其名曰联劳。人家自己不卸,我们去卸,人家有人干,我们也分一杯羹,铁路的装卸工太廉价了。如今我们的人员不够,领导强调要在管区,外地很少去了,可还是有人想见缝插针,这就让我们常常无法松口气了
       上午睡大觉,下午看了一场电影,什么蒙波托访问,西哈努克在广州。之后到刘书的宿舍谈天。人生、形势、前途,无所不谈。一个字“难”。但不怕,要斗争,要学习,要前进。
        晚上去看洪箴,未得见。从大娘那里得知他们很好,十分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4-11-2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2 05:54
1973 年8月4日
       派班员是不高兴大家闲着的。昨夜下雨,我们的管区货 ...

艰难岁月,难为了满腹经纶的老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4-11-2 07:42
艰难岁月,难为了满腹经纶的老大哥!

谢谢兄弟的不断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3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8月5日
      上午卸一车30吨的苦土粉,棚车装的,可谓又脏又累。白色的粉末弄得满身皆是,就连裤裆里也不能幸免,合着汗水都变成了泥。大概装卸工太黑了,需要刷刷浆,不其然,这种浆越刷越黑,都是泥了。
       下午就更“幸运”了,卸一车50吨棚车装的红砖。只有六个人,外组支援一个人才七个人干活,怎么卸得了两万块砖呢。从一点开始,一直干到其他组干完了两番活,我们才卸了三分之一。略坐休息,又来两个组帮忙,才抢在下班前卸完。人丁不旺,再摊上这样的车,加上没有合适的工具,真是叫人好看了。有什么办法呢,用老工人的话说就是干这个的。
       晚上和怀芝二哥谈政治。要消灭社会的阴暗面,靠专政的力量是不够的,甚至是不行的。阴暗面是社会生活的影子,犹如有阳光就有人的影子一样,它是伴随着社会生活存在的。解释这种阴暗面的理论,现在还是不深刻的,有一定的片面性,还有一定的虚伪性。正是如此,在消灭阴暗面的斗争中,阻力就越大,影子就越长。问题就是,理论上的回答应该由谁来,弄不清所以,何以解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 年8月6日
         抓空去道外看望大娘,大娘自然十分高兴,说了些慈母般关心的话,并且让我看了月琴的来信,以及月琴寄来的俊太给月琴的信。月琴在信中说出俊太对她提出了不友好的话。果然,俊太给月琴的信里提出了七点不便继续交往下去的理由。对此,大娘已经让五哥给俊太写信批评,四哥也给月琴写信安慰。大娘也让我给俊太写信过问一下,我已经答应。但俊太已经欠我一封信,此事还是等他和我先说,也许并不是那么回事。还是先给月琴写一封信为好。
        俊太在感情上对月琴有较严苛的要求,恐怕最近月琴报考大学没有和他商量,使他感到月琴心中有了别的念头,为了爱情的真正忠诚,他提出了那七点。虽有不到之处,但总的精神还是对爱情进行考验,对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进行探讨。他想到她的自由,有义务让她考虑,但没有权利解除他们的婚约,没有权利离开一个真心热爱他的人。
        事情总是很复杂的,爱情更是如此。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因此就常常做出在感情上过不去的事情;但人还是靠理智去生活的,理智能够帮助感情找到正确的方向。爱情没有什么更高的标准,它要求人们的就是热烈、忠诚、专一、缺一不可。爱情只有当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候才是醇美的,最高的。
        缺少爱情的生活就像菜里没有盐,但盐放多了,菜还能吃吗?放少了,还有味吗?怎样恰到好处,实在是难,何况人们的口味又不尽相同呢。
        上午学习只参加了一会,也未能去看大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5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4-11-5 08:22 编辑

                                     1973 年8月7日
         昨夜一宿没事,下了半宿棋。下班前有人弄来一车香瓜,大吃一顿,并买了一些。于是去王岗去看大华,给她送去几个香瓜。
         和德胜一起乘车回来,他打算召集几个好友玩一次,我也有同感,便让他张罗一下吧。
         天气热极了,人们都在狭窄拥挤的胡同里纳凉,屋子里几乎坐不住人。倘坐一会,便可感到汗水的流动。看书更是一件痛苦的事,一点灯就得拉窗帘,否则饕蚊嚣张,于是就更加汗流浃背了。
         决定读苏联小说《小家伙》,正要读的一本拉脱维亚女作家写的书被传录拿去了。
         去阿妈那里给阿爸送去给他办的自行车执照,回来拿回一块表送去修理。他们没有问起大华的事,让人奇怪。
                               1973年8月8日
        班上给职工分辣椒,我忙乎了大半天,最后按账面只掉了2斤分量,还溢出10块钱,最后把清单、现款、赊账名单一并交给了派班员。我的意见货装车间的职工每斤辣椒减一分钱就可以平账了,但派班员不同意,那就让他去处理吧。
        下班前连续干三个车,两车石头一车煤,共是153吨,不算累。
        今天立秋本应吃饺子,但买肉困难,父亲没有弄。晚上大姐给了一碗骨头和肉,还有大米饭,吃的还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6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8月9日
        早晨照例去车站参加学习,结果是义务劳动,往路上扬炉灰。对于装卸工最好的学习就是劳动,而无论什么领导都希望装卸工们把所有的力气活都干了。我参加到8点45分,便乘车去大华那里。对此头头们也许不满意,但乘车的时刻不能改,而我也只能上夜班前去看住院的老婆,他们也不至于说出什么来。
        给大华买了些糖块,拿去一瓶咸菜。在那里主要陪大华散步、打扑克。天气热得不行,一块吃了一阵西瓜。回来时给大姐买了一些黄瓜,大华送我到车站。
                         1973年8月10日
       昨夜出了两次牌,都很轻松,因此下班后没有睡觉,大部分时间用来读小说《小家伙》。小说的故事很平淡,语言也不华丽,但却能吸引人。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真实。孩子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着伟大的卫国战争;正是战争教育了他们,使他们团结起来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无论孩子们的个性怎样,心灵上有怎样不同的印记,都在革命斗争的熔炉中得到了冶炼,使他们逐渐地成长为热爱祖国、热爱正义、奋不顾身地为战争的胜利而献身的年轻战士。小说的主人公柯斯嘉就是这样的典型。这是一部革命战争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小说,是青年与儿童的朋友。
       到南岗一次,把大华买衣服的钱和原来的一些存款给大华存成定期,作为一旦有了足够的数量让她自己支配买喜欢的衣服。我不赞成买太多的衣服,但却不能不做买的准备。这钱可以挪用,但要补上,作为大华的专用。
       晚上去阿妈那里,阿妈把欠大华买衣服的钱全给了,还多给十元,因为我给志亭一双靴子。我不要,非得给,也只好收下。这些当然也要作为大华的专款专用了。
       这些天菜还很多,又给父亲买了一斤熟肉,又可对付两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0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