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304|回复: 14

难忘的七月一日

[复制链接]
逐日 发表于 2014-2-1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2-17 19:00 编辑

                        难忘的七月一日  

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响彻云霄——悠扬悦耳。

可是,那一天长鸣的汽笛——哀怨凄厉——摧人心扉。

一九六六年七月一日——随着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永远刻进了逐日的一生。

那是天高气爽、万里无云的一天,逐日就要在这一天告别爹娘、告别师长、告别同窗、告别家乡——美丽的哈尔滨,奔向那据说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开始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快中午的时候,逐日穿上妈妈新作的咔叽布料的学生服和新买的解放鞋,揹上国防绿的书包,里面装上简单的洗涑用具和一本欧阳海之歌(行李由学校统一托运),在爸爸妈妈和两个不喑世事的妹妹的陪同下来到了哈尔滨电影院。

哈尔滨电影院门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说不上人山人海,可也有那末点意思。去往国营五大连池农场的一百多青年就在这里集合,然后出发到火车站。青年们被召集到了一起,站成了一个方队,每人胸前给佩戴上了一朵硕大的红花。高音喇叭在不断的喧嚣,盖过了人们的窃窃私语。只能看见队伍外面老师、同学、亲人对自己微笑和频频招手。

午后一点钟,欢送大会正式开始,广场开始欢腾,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群情鼎沸,这是也许中国人表达激动心情的最好方式,它盖过了锣鼓声和高音喇叭的喧嚣。各路代表相继发言,措辞华丽,情绪激昂,指天画地,大声疾呼,近似于歇斯底里,仿佛他(她)们才是整件事情得主角。他(她)们说些什麼,喊些什麼逐日是一句也没记住。逐日只记住了一件事,在这难忘的时刻,他和数十个伙伴在团旗下举起了拳头,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由于他的这一壮举,他被特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间之紧急连表格都是班里代填的,连评审资格会议也没用他参加,可算是火线入团了。

下午三点多的火车,两点多钟欢送大会结束,从会场到火车站不到十分的路,一百多热血青年走在中间,两边是夹道欢送的亲人。还没走到一半的路,老师、同学、和亲人就加进了青年的队伍,许多路人也加入了进来,队伍骤然变得宏大起来,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逐日从出生到那一刻还是头一遭遇见,也是终生难忘的时刻。那一时刻——没有口号声——没有锣鼓声——没有哭声——没有说话声——只有脚步声。

月台上,逐日在和亲人们道别。爸爸说:到那里好干,锻炼几年再回来。可叹他那里知道文化大革命形势来的何等之迅猛,这一去,逐日就在外面飘泊了十四年。两个妹妹只是知道哥哥要出远门,一个劲地叫哥哥早点回来。妈妈、老师、同学嘱咐的是一些生活方面的事,要自己照顾自己,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有困难给家来信,很平常的语言,但是在此时此刻,听得逐日鼻子直酸。有一个小学时的女生也来给逐日送行,她是个回民,她的一句送行话是:别忘了请我吃猪蹄儿啊。儿时的一句戏诺,一直叫逐日记到今天,天涯何处啊!

列车徐徐开动,直到此刻,逐日才听到了哭声,声音不大,但是——震动九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4-2-17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1966年下乡到德都县五大连池农场,你是我们的榜样,后来兵团一师的五团,我们都是一师的。你在那里14年,知青大部分都走了,你才回来,坚守边疆好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4-2-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一段激情的回忆,永不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4-2-17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比我进步多了。记得那时,侯隽到我校作报告,同学们纷纷报名,要求到农村去。我吓得跑到老师那,问明情况,没有报名。因此,成为走白专道路的落后人物,挨了批。想想,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了,我们的经历仍记忆犹新。历史难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金猪 发表于 2014-2-1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乡的时刻是刻骨铭心的时刻,永存记忆里。
我是67年下乡,有着同样的经历。
还好我们已经挺过来了。
    祝你晚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俏夕阳 发表于 2014-2-1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情的回忆,共同的经历。站台上,汇聚着亲人,泣着别声……车厢里涌动着春潮,和着泪水……列车疾驰载着我们北奔。那一刻是难忘的心动、是永久的回望!我们都在夕阳中回味着朝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陆华 发表于 2014-2-1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华 于 2014-2-17 19:50 编辑

回忆是苦涩的,而当年是青春激情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逐日 发表于 2014-2-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 发表于 2014-2-17 10:43
是的1966年下乡到德都县五大连池农场,你是我们的榜样,后来兵团一师的五团,我们都是一师的。你在那里14年 ...

谢谢朋友,开心快乐。记住过去,畅享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逐日 发表于 2014-2-1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逐日 于 2014-2-18 10:36 编辑
大雁 发表于 2014-2-17 10:53
也是一段激情的回忆,永不忘记。

谢谢大雁朋友。遥祝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逐日 发表于 2014-2-1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齐梦 发表于 2014-2-17 13:03
您比我进步多了。记得那时,侯隽到我校作报告,同学们纷纷报名,要求到农村去。我吓得跑到老师那,问明情况 ...

谢谢齐梦朋友。我确实是自愿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同意我去,我还是去了。先见之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8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