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2-1-20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西兰花 于 2014-1-17 15:27 编辑
马年联欢会 欢乐十八组
按预定计划,2014年1月15日,在香坊满汉楼旗舰店一楼凤厅,如期召开了18组马年春节联欢会。
参加联欢会的有80多人。这80多人中除了18组老成员,还有最近新加入的成员,没有外请贵宾。老知青们相依相携,带着期盼的、兴奋的笑容,要在这个18组自己的联欢会上,展示风采。从早晨6点多钟,舞蹈队的秦桂平等人带着大包小裹的演出服装,来到会场,满汉楼还没上班,值班的老人看她们这么冷的天这么早就到了,既高兴又感动,急忙给他们开了门。 8点以后,荒友们陆陆续续地到了。欢笑、欢笑、还是欢笑,长久不见的女同胞们又搂又抱,又亲又闹。笔者也不能不被这种情绪感染。
大鹏老师给大家免费洗了60多张大照片(其实,只要是他给大家洗照片就都是自己掏钱),知青排水也给舞蹈队的队员们洗了照片,大家互相传看着,啧啧称羡。舞蹈队的徐萍自己花钱买来丝巾,送给舞蹈队的队员们;一个个圆桌上摆满了瓜籽、花生、糖果,这是李军、邓天舒、胡鑫喜、张桂兰等为大家带来的;陈亚莉拿来100多个小钥匙链,作为给大家的新年纪念品。
上午9.30分准时开会,18组成员,也是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站站长管大鹏讲话:北网是我们的家,18组也是我们的家。如果说18组越办越好,那是是历届组长和新任组长尹艳杰努力工作的结果。北网越办越好,是各位知青朋友支持的结果,也是大家共同奋斗、同心协力的成果。大家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接着组长尹艳杰讲话,她对积极做宣传工作、对参加大会的组员们提出表杨,表示感谢。 当四位主持人走上台的时候,大家纷纷鼓掌,他们是:邓天舒、王立佳、周胜年、商建民,每人拿着清一色的天蓝色塑料夹子,这是茶茶为主持人特别奉献的,首先全场合唱“北大荒人的歌”,这是最能代表知青精神的一首歌。然后18组拍照“全家福”,兴奋的组员们摆好姿势,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每年一次联欢会的纪念照。接着,节目开始:秧歌舞、女声独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小品、寓言故事、男独舞、女独舞、快板儿、模特秀、京剧清唱------31个事先报名检查了的节目,多种多样,色彩斑斓,紧张有序和谐的按着时间计划表演,表现出他们自己平时的最高最好的水平。下面介绍几个联欢会的花絮:
1.第81个报名者
18组有自己的群网。凡是18组需要周知的都在网上公布。这届联欢会参与者和节目都在网上报名。18组召开联欢会发出通知的时候,开始每天都有报名者。临近几天,报名参加联欢会的荒友们忽然多起来,到1月14日晚,正好80人。1月15日早晨,老父亲正患重病需要家人照顾的商建民来到会场送18组的会旗。上届联欢会后,一些物品就近放在他家。大鹏关切询问病情后要送建民回去。但建民说:“今天我安排我的弟弟照顾老父,我留下来参加咱们春节联欢会。”一个多月以来,商建民因为老父亲的病体,守护在病床前,为此他耽搁了群口相声“龙马精神”在网庆四周年上的演出,他感到很愧疚,多次打电话向作者道歉,又当面向作者诚恳地说“对不起”。其实,为人子女在父母床前尽孝,这都是应该的,是人之常情。表演节目别说以后有的是机会,就是没机会,也不能把娱乐放在第一位,父母亲放在第二位,“百善孝为先”,这是做子女做人的底线。作者和荒友们都会理解的。这样。虽未在网上报名。商建民成为参加联欢会的第81个报名者,而且是现场报名。
由“茶茶”撰写的主持词,茶茶来做主持可以说驾轻就熟,声情并茂,每一句都有她的情感,每一字都有她的心血。但是当她一看到商建民时,顿时就改变了主意,她主动把“节目主持”的重任让给商建民干。
商建民在18组曾多次担任节目主持人。接过“茶茶”的委托,他抓紧时间反复练习。上台后,他的镇定,他的富有磁力的声音,和其他三位主持人一起,赢得了阵阵掌声。
2. 一月彷徨不彷徨
向志成(网名“一月彷徨.含寒”),家住肇东,每次参加18组的活动,都要乘坐火车来,而每次来都是带着肇东的特产:祥云水呀,白酒呀,鸡鸭呀一大堆,他觉得,要是空手来哈尔滨,不给知青们带点儿吃的喝的,就少了点儿什么。这已经成了他每次来哈尔滨的必做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彷徨”,大家谁都劝不住。这回他拿不了,让知青排水去车站接他。
到了会场后,他不等暖和过来,又拿出来照相机,给演员们和荒友观众们拍照。记得他的一轮《“落日”》在北网上上传后,受到网友们的热捧。为此,“过程是美丽的”还曾为这张照片写了一篇散文——《落日的写意》,诠释了他这张照片的意境和深刻内涵,更加受到大家的敬重。他的照相技术可见一斑。
向成志把知青联谊会当做他的组织,把18组当做他的家,他临行时对我千叮万嘱说:下次文艺小沙龙活动,只要是双日子就行,我都能来。因为他退休后,又被一家水厂聘请,他单日上班,双日休息,那种对老知青组织的热爱,那种真情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3.走出悲伤的乌云就是一片蓝天
刘玉良曾是管黎洋的爱人,2013年9月黎洋因病去世后,玉良悲痛欲绝,很长时间走不出失去相濡以沫30多年爱人的悲伤雾霾。是女儿的多次劝解,大鹏及家人的慰藉,他慢慢走出来,融入到知青大家庭中来,只要进来就不想走了,联谊会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向成志,吸引着刘玉良,吸引着成百上千的知青们。记得有一本印度的小说,什么名字我忘了,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日子长了,无论多么重的伤痕也会痊愈的。
刘玉良跳了一曲蒙古族舞蹈:回家的路上。他简洁的服饰,刚劲、雄壮、豪迈、奔放有力的舞姿,显示出蒙古牧民回家的渴望和热情。老知青们都挤到前边来了,听两位男知青议论,其中一位说:这是专业的,绝对是专业的!看那一招一式都是没得挑。另一位说,才不是专业的呢,他自己看电视学的。另一位不服:你学一个我看看!他的表演受到大家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虽然有人请他再表演一个,他没有那么做,要把表演的机会让给刚加入18组的新人。
4.“我愿意哄大家玩”
为了这台看上去谈不上什么级别的联欢会,早在2013年12月末就开始筹划了。远在河北唐山的副组长魏秀玲也在电话里积极参与了策划制订。组长尹艳杰制定了详细的《2014年新春联欢会》计划表,从主题思想到规模策划,到活动宣传、现场监督、节目主持、音响管理、财务管理,制订各个节目的时间表,力争紧凑而不紧张,轻松而不松散,周密细致。即使如此,到1月13日,尹组长修改了5次。每天躺在床上就是想:还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每一个细节都有她的辛勤汗水。她笑着说,我愿意哄大家玩。
5.“我一定要参加18组的春晚”
1964年下乡知青钟继革是18组的老队员了。他是18组公认的“特殊贡献者”。因为他每次参加活动必给大家带来饮料,这次他又带来百多瓶高级饮料。他说:“我们知青多数工资不高,我拿点儿饮料就是让大家AA制付费时少摊点钱。”去年他突然患严重的心梗,心脏做了支架。出院后尊医嘱,在家休养,很少出门。但他一直惦记18组的春晚,经常通过电话询问,并在网上报名参加。这次他不开车,让别人开车送来饮料。这就是“只贡献不索取”的钟继革。他坐在最后一桌,默默观看了上下午的全部演出,最后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6.大哥风范
负责18组音响的老大哥吕新民家住平房,今天他很早就到了饭店调试音响。只要18组有重大演出,他必到现场。去年在松花江畔18组消夏演出,他来了,从上午10点演到下午2点,他一直跟着。我们没带板凳,他趴在地上用他带来的键盘为演出者放音乐,让大家既感动又心疼。
也是1964年下乡的老知青张忠杰在2011年组长刘俊秀爱人去世的时刻,受大家委托担任副组长。为筹备向联谊会的汇报演出,他呕心沥血组织排练。没有场地,他把知青们带到他家排练,还管吃喝。并且主动担任了小品剧《仙女下凡》中的“玉皇大帝”的重要角色。汇报演出大获好评。为18组争了光。去年,他家搬到江北,孙子还有病,他不能经常参加活动了。但春晚他是必定参加的。他给大鹏等人多次打电话述说自己的心情,让大家很感动。联欢会上,张忠杰又带头参演,富有激情地朗诵了一首歌颂知青的诗歌。大家赞叹:不照稿,不打锛,一口气熟练表演下来,那要费多少工夫呀!
特别提出的是:18组老组员谷林平,家里本来有事,但是对18组的深厚情感,让他割舍不下。他来了,与邓天舒合唱了一曲《为了谁》,那浑厚的、深沉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知青。有人感叹:唱得这么好,应该上“星光大道”!他带着对联欢会的恋恋不舍,只好去办家里的事。
还有很多值得敬佩的知青。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例举了。
是啊,人是社会动物,我们这些60多岁的老知青,辛苦了一辈子,现在退休了,少数人退休后,又被返聘回去上班,总有一天会真正退休。退休后到联谊会来,有共同语言,有精神寄托,有一种归属感,才能经常释放出青春的豪情,才能打造出夕阳美的境界!不信你看18组,那些常练舞蹈的女知青们,她们不光是化了妆是美的,就是平时不化妆时也变漂亮了,为什么呢?因为知青组织是一个宣泄情感的园地,释放正能量的美好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不漂亮才怪呢!
节目还在进行,欢乐还在继续,大鹏、茶茶、青山好、春风如沐、向成志、知青排水在抓拍每一个值得纪念的瞬间。大鹏要把今年春节联欢会的节目录像制成视频,传到凤凰网上,这台哈尔滨知青联谊会18组的欢乐祥和团结向上的节目,奉献给天下的知青朋友们。
祝大家马年吉祥如意!马到成功!
2014年1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