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400|回复: 12

“烈士”怎么会“迟到”?

[复制链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3-12-7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烈士”怎么会“迟到”?

        我第一次听到“阎启庸”的名字,是从一年多前的2012年3月29日,在《哈尔滨北大荒知情网》站长管大鹏的《大鹏影视专稿446“迟到的烈士”——阎启庸的故事》报道里。今年的11月26日,即在今年的11月29日,联谊会到火车站迎接烈士阎启庸的骨灰从锦河农场迁回并即将安放在哈尔滨烈士陵园之前,重新转发了这篇报道。
        阎启庸生于1945年。是1966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1970年2月20日,他和三个青年执行打井任务时,为抢救在爆破中遇险的战友壮烈牺牲,时年24岁。由于所谓的家庭“历史问题”,5年后,1975年11月11 日,才被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为革命烈士。这之前,他的遗像陈列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知青博物馆里。  
      阎启庸1970年2月20日壮烈牺牲,直到1975年11月11日才正式批准我2烈士,中间相隔5年之久。这不是“迟到的烈士”是什么?这种“迟到”令人难以理喻: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本身就是壮烈行为,为什么要在牺牲后5年才被追认为烈士?
      据作家贾宏图在他的《我们的故事》中的“迟到的怀念”中介绍,他和阎启庸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69年春天。“那时珍宝岛已经打响。上级来了命令,要把一部分家庭出身不好或亲属有“政治问题”的知青遣送到远离边境的农场。阎启庸也在被遣送之列,据说是因为他早已去世的父亲是伪官吏,他的姐姐、姐夫是技术专家,当时正在被审查。” “后来听说,他死了,是在一次打井的事故中。” “我向周围的人打听阎启庸死亡的具体情况。得知事发时,他和几个知青正在打井搞爆破。阎启庸和17岁的鹤岗青年小高在井下埋好炸药后,阎启庸被摇到井上。小高点燃导火索后,井上的几个人急忙用辘轳往上摇他。没想到,他上到井沿后,刚解开绳子,脚下一滑又掉进井里。井口旁的几个人见状都惊呆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阎启庸二话没说,抓住辘轳上的绳子就跳进了井里。他迅速地用绳子把鹤岗小青年的腰捆住,一边用双手往上托举他,一边大喊:‘快摇辘轳。’小高刚刚爬出井口,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井下已经爆炸了.......大家下到井底,只见阎启庸的一只胳膊伸向导火索的方向,浑身血肉模糊,早已停止了呼吸。听说小高哭得死去活来,要知道,他的命真真切切是用阎启庸的命换来的呀!”
        事发后,大家正在感叹时,身为现役军人的营教导员坐着小车专程赶来了。只见教导员进卫生所呆了一会儿,就红着眼圈出来了。他对我们表示,阎启庸为救战友而牺牲的事迹非常感人,营里一定要为他申报革命烈士。人们感到幸运的是,阎启庸的死终于可以为他自己换来了清白。
      可惜,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一次座谈会上,气氛沉重,发言踊跃,包括主持座谈会的干部,大家都深深地被阎启庸感动了,一致认为应该大力宣传他的英雄事迹。座谈会结束后,人们满怀希望,期待着阎启庸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可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没有一点消息。不仅如此,阎启庸的这件壮举,当时的报纸电台没有报道过一星半点,营、连也未进行过宣传,知青们自发写下的“向阎启庸同志学习”的标语也被强令撕下,连追悼会都未开,就草草的把他埋葬了。据说,因为他的家庭历史问题很严重,所以上级明确指示,不能定为革命烈士,不能召开追悼会,也不能宣传报道。
        后来人们得知,当年阎启庸去世后,他在上海的大姐和在哈尔滨的三姐立即奔波赶到了兵团。处理完后事后,一直瞒着在上海的妈妈。妈妈几次询问家中唯一的儿子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未回家探亲?三姐阎启华只好说启庸在黑龙江边疆执行任务去了。后来母亲知道儿子去世多年,终日以泪洗面,直至去世。
        事到如今我才明白,“烈士”荣誉的“迟到”不是这个“荣誉”的两条腿跑得不快,不是“荣誉”自己有成见,故意跟烈士“捉迷藏”开了个玩笑,而是另有来头。“迟到”的原因更不是他的事迹不感人,他的贡献不够格,他的生命不值钱,甚至也不是领导吝啬舍不得给,原来是因为阎启庸的家庭出身出了问题,是“文革”的阴魂不散,反动的“惟成分论”玷污了他的荣誉,是他父亲的所谓历史问题,顽固地阻碍了这一荣誉的顺利降临。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政策印记!这就是那个岁月的政策耻辱!生长在那个别扭年代,几乎没有什么真理可言,没有什么道理可讲,随便拿过来一把紅尺一量,就可以决定他的命运,哪怕是一个人的“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居然也可以因为某种错误观念予以无情封杀!不容辩驳!其实,那些人忘了,早已圈定的阎启庸的父亲的罪名本来就是“莫须有”,何况,原来阎启庸的父亲在历史上曾经为党办了不少好事!这是何等的冤枉?何种的冤案?
        在我在看了大鹏的报道之后,写了这样几句:
        “1970年2月20日——元宵节!在打井发生危急的千钧一发的瞬间,他的一句“绑我身上,我下去”,把他一向“性格内敛”、“为人低调”、“深沉冷静”、“助人为乐”、“乐观向上”和“中华儿女  志在四方”的素质,一下子升华到一个圣洁的境地!他成为中华儿女杰出的代表、一位烈士!什么叫“杰出”?博大的爱心,高尚的灵魂!一个人能攀登到人世间的巅峰,除了烈士那种人,是任谁都能做到的吗?
       不错,他是一位迟到的烈士。但是,他尽管是一位刚刚走完24个短暂春秋、还没有度过人生的四分之一的年轻人,但确确实实是一位够格的烈士!他的纪念碑和许多烈士一样,高耸云霄!
       他确确实实应当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包括我这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心中。
       我要向阎启庸早已仙逝的母亲致敬!向他的姐姐敬礼!”
       当然,烈士的荣誉,其实对于死者,已经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你不承认,他也并不在乎,因为他并非为了这个!你即使授予了,他也不会因此鞠躬致谢,因为这是他的英雄本色!但是,对于亲人,它却是一种极大的慰藉和崇高的荣誉,亲人觉得政府公平,死也值了。而对于烈士本人的行为的权威肯定,重要的是昭示活着的人,昭示后人应当怎样活着,怎样为国家与民族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这是最最重要的。倘若应当肯定的、应当表彰的,却落下某种观念的无动于衷、某种政策的熟视无睹,某些人群的置若罔闻,那就是国家的悲痛,民族的悲剧,人民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吴永大 发表于 2013-12-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烈士”怎么会“迟到”?》这一篇小品是我拟明天发在我的博客里的。今晚发在这里先请知青朋友雅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科洛河 发表于 2013-12-7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使之感人而又深思的文章,在“那个年代”里家庭出身是决定人一生命运的,所谓“有成分论不为成分论”有其名而无其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3-12-7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执着 于 2013-12-7 21:53 编辑

     看了吴永大战友的”《“《“烈士”怎么会“迟到”?》一文很是高兴与欣慰。我心中的疑团“为什么闫启庸战友在1970年舍己救人壮烈牺牲的,怎么75年才被批准为烈士呢?”被解了,那就是闫启庸战友的出身、成分不好的原因造成了“迟到的烈士”。原本烈士就是烈士!它怎么还要“迟到呢”?在那非常的年月一切都被扭曲畸形是非颠倒了,在那非常的年月共和国的上空总是乌云密布,人毛马嘶。好在闫启烈士终于也魂归故里了,烈士本人、烈士的姐姐(唯一的亲人)都得到了安慰,我们大家也很欣慰。
     今天我和家人送走了我的大爷,他曾经是哈尔滨话剧院的导演,在五七年被错划了右派,并被送走劳动改造。他的一个同事因替他说了话也被划了右派。他老人家在四六年就参加了革命,并在建国初期的五三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导演系”,这在哈尔滨是很少有的。在那阶级斗争猖獗、极左路线横行的非常年月,他被早早地停止了他的艺术生涯。他曾经是市政府宣传科的科长,参与组建了哈尔滨话剧院的前身“教师文工团及后来的”哈尔滨话剧院“。尽管如此,他一直对党对国家忠心耿耿。我从小接触他及到他被错划为右派后,从没有听他说过对党和国家不满的话。他一直没有放弃对他所从事的话剧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一九七八年他被平反后到了哈尔滨儿童艺术剧院工作。在那里他又创作和编排了很多儿童戏剧。很多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奖等。
      由《“烈士”怎么会“迟到”?》一文也看出了吴永大战友的认真与执着。这种认真与执着是对”是非、真假、善美“的分明和肯定。同时也再一次印证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颠覆不破的真理。我以前曾经在哈北网说过”我们这一代人(知青)是共和国今天稳定的一重要因素“。我们决不能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也不让再有类似的事情再发生“迟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3-12-7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了科洛河的跟帖《所谓“有成分论不为成分论”有其名而无其实》很是感慨。那时基本上就是”唯成分论“。本人小学一年级就是区的”五好学生“,上初一就是学生会干部,但初三才入团,六八年报名下乡没有被批准,后来几个要好的同学帮我找了几遍才得以到兵团下乡。原因就是我爷爷有点房产,我的出身是资产阶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3-12-8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蕴 于 2013-12-8 08:56 编辑
执着 发表于 2013-12-7 22:09
哈哈!看了科洛河的跟帖《所谓“有成分论不为成分论”有其名而无其实》很是感慨。那时基本上就是”唯成分论 ...


       同感。“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就是一句空话。文化大革命之前,凡是出身不好的学生,在考大学时,基本就是不录取,即使录取了,统统录到师范院校,当误了很多人才。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阎启华 发表于 2013-12-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我弟弟生前战友的浓浓情谊!有如高山流水!有如超越亲情.超越-切真情厚爱!高尚.清纯.博大.正直.旡私!!谢谢.谢谢!愿更多見到各位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阎启华 发表于 2013-12-8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所述:内心颇有同感.只是拙筆难以描述!有哈北网四周年庆典机会.颇想当面表达诚挚的谢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3-12-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闫姐姐所说极是。“四周年”见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3-1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感慨万千,更被楼主的审时度势及政治敏锐而动容。在那个年代,一名舍己救人的真正英雄都遭到如此苛刻的孽待,更别说曾经有多少共和国的仁人志士和优秀人才被打击,被埋没了。不然,国家怎会出现曾经的文化断层呢?庆幸的是,乌云早已过去,曙光也早已到来。关键是,正如执着所说,再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3 12: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