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仙凡鼠 于 2016-2-9 07:54 编辑
踏踏实实笔墨路 真真切切农垦情 —赵树范 吾人生之旅,何与笔墨缘乎?土也,垦也;每每言斯,浮想其兮不已兮,甚堪回首,大哉矣! 1948年1月23日晨,我在黑龙江省阿城市料甸满族乡正黄旗屯一个家贫境苦的满族农民庄户人家亮天时出生,属相为鼠。一位批八字的先生云:卯时鼠,苦后福,土生运也,可跃乎! 倘若这位大忽悠的卦示灵验:三年自然灾害伴我读完了初中,苦也;文革浩劫毁灭了我为人师表的梦,苦丧也。 1967年9月17日,在捍联总与炮轰派的武斗声中,我登上哈尔滨至龙镇的列车,奔赴北国边疆逊克军马场(现黑龙江省北安农场管理局逊克农场),加入了北大荒建设的行列。 农场生活我一头扎下去就是十一个寒暑,开拖拉机半年出徒当驾驶员,驾驶员一年升车长。而后当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宣传干事兼新闻干事。苦没少吃,汗没少洒,字没少写。农场新建连队的生活那是真苦,住窝棚睡草床,喝的泡子水,一天三顿汤。然而,学生时的看书、写日记的习惯,没有被小柴油灯和白天的劳累停顿、断顿。 连队党支部任命我担任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宣传委员:黑板报、墙报是我练笔“豆腐块”的阵地;毛主席著作学习心得交流会、名目繁多的批判会、春耕秋收生产的誓师大会,是我笔耕演讲的战场;举办的各类政治理论、业务技术学习班是我提高素质的课堂。 我曾多次以政治过硬、业务精良,被评为分场级、总场级机务战线上的标兵和五好职工及荣立二等功一次。我主办的黑板报、墙报受到领导和同志们很高的褒评;我在各种会上的发言得以激励、赞赏的掌声。 1971年9月13日,这一天对我人生是个极不平凡的日子,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我更加努力、勤奋。借调及正式调总场政治处后,我主笔整理的典型材料,受到北安农场管理局的赞赏;抓拍的舞台艺术照,寓意深刻,生动感人;采写的新闻常见于黑河报端。艰苦磨志,勤奋铸魂,舞文弄墨长精神。我爱上了写作,爱上了新闻。 1979年3月27日,阳光明媚,春意昂然。一纸调令使我走上了《农垦报》专职新闻之路。记者、编辑、编辑组长(部主任),铆足劲一干就是九个春秋。业余和专业绝对两码事,开初不是很适应。经过老同志的帮带和自己的拼打努力,多学多看多采,多写多练多改,很快入了门上了道。我有句普普通通的口头禅:”主要干好革命工作“,在《农垦报》一直传承至今三十余载。意思是说要不怕吃辛苦,勇于挑担子,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要努力创出好的业绩。 当记者,我吃透总局党委中心工作精神,腿勤笔勤跑农场下连队。抓先进典型、树旗帜,开路引路;摸落后典型,助改革,促发展。力求在深度上,撰写好每一篇文稿,把握机遇、发挥好舆论的导向功能。如1979年11月,我和胡玉森同志采写的逊克农场九队“可喜的一步”这篇通讯时,我国正处在大量引进国外机械设备,大力宣传机械化的威力。而当时垦区已装备了洪河农场和友谊五分场二队。那么,写逊克九队突出什么思想?琢磨后,确定把笔墨的重心放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基点上。突出人的因素第一,宣传九队人迎着困难上,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北大荒精神。报道后给读者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受到总局领导的赞扬。又如84年6月、85年12月,我与杨剑豪采写的通讯《龙头何时才能抬起头来》和《龙头抬起欲腾飞》连续性的通讯报道。用事实揭示和反映了龙头农场改革前后发生的深刻变化:上篇运用批评监督的武器,真实地反映农场职工盼望改革的急切呼声的同时,抨击了农场领导班子的不良思想作风,在垦区尤其是在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引起强烈反响。报道后,牡局党委讯速对龙头农场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有力地促进了龙头农场的改革进程;下篇是龙头农场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兴办独户家庭农场,充分调动了龙头人的生产积极性,经验在全省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上做为先进典型介绍,对垦区全面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 用。此报道被《农垦报》评为好稿,受到垦区新协和《农垦报》的荣誉和物资奖励。 当编辑经常性的工作,就是紧跟全局形势和党委的工作中心,提出报道思想,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结合实际工作编发导向性强的稿件并配发言论。既要做到真、短、快、活、强,又要增强指导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以飨读者。这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严重影响报纸质量乃至发行数量的重要因素。如81年冬春正值备耕时节,我配合垦区去秋涝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土质冷浆、板结,编发了“跃进农场调整政策促进积肥”并配发短评“抓紧时机 积造农家肥”;还配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编发了“引进先进技术 发展水稻生产”配发短评“水稻工厂化育秧好”。两篇小言论画龙点睛的指出明年乃至今后,甚至更长远的农业生产中,重点强调的稳产高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措施,务必引起各级的足够重视。 为针对某一个点、某一侧面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开辟指导性强的专栏、专版,使之社会效果及新闻价值双赢。我主持二版工作时,根据实际需要开辟的专栏、专版,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聚宝盆”专版,既常规又及时的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要领,深受广大读者青睐。我编辑策划设计的86年元旦套色彩版“聚宝盆”第七十九期,以栏题、标题对称对仗合辙押韵上口,版面活泼生动喜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文图并茂,被评为好版。我还出色的完成了总局《黑龙江垦区地图册》7.5万字和高级农艺师王凤书的《实用农业技术100例》的2.5万字两本书的编辑工作。 历史文坛上有“七君子”,《农垦报》社有“六兄弟”。“六兄弟”有五位仍战斗在新闻战线上(老大、老疙瘩在农垦日报社任社长总编辑,老三在农垦新闻中心任主任,老四在上海市长宁区时报社任主任编辑,老五在省广播电台信息部任主任);有五位已在正处级的领导岗位上发挥才智多年。行二的我汲取的是黑土地的营养,释放的是北大荒精神。 1987年10月,我载着金色的收获,回到了阔别二十载的哈尔滨。就职在黑龙江省人民保险公司筹建《黑龙江保险》的创刊工作。1988年正式出版,双月刊,内部发行。伏案一坐就是七年。我采写的《三月春风》通讯,反映我省有名的穷县兰西县人民保险支公司,在改革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在全省保险系统广为流传,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人 · 火 · 情》在《中国保险》国家级刊物上连载三期。反映的是我省大兴安岭火灾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省、市级公司的领导和职工,赶赴火灾现场,查勘定损日日夜夜的核保核赔的感人事迹和生动场面。有力有效的在全国全省,用事实宣传了人民保险在大兴安岭火灾中,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发挥的保障功能。 黑龙江垦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急需保险为之保驾护航。有垦区基层和上层二十年工作之经验的我,义不容辞的代表保险公司出任了与农垦洽商合作办保险的首席联络员。农垦情荒友亲,折断骨头连着筋。我高兴极了,打心眼里愿担此任。顾不得《黑龙江保险》创刊的疲劳,写报告叙情况,找理由创条件,呈请示下通知,组班子抽人员。经过八年的努力,于1995年5月,双方达成共识,协议派员合暑办公。名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农垦业务部(比照哈尔滨市公司副厅级),党务、行政隶属双方领导。我历任办公室主任(副处级),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副总正处级)兼办公室主任。一个前八年的谈判洽商,一个后八年的展业扩点,。我起草的报告、总结、纪要、备忘录、汇报、请示、通告、通知等达五十余万字。为黑龙江阳光互助农业保险公司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技术培训、人员储备和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做出了较大贡献。 黑土地,农垦情,笔墨伴我渡人生。 2003年5月,退养了。该歇笔了,行不行?! 有瘾乎,是也!荐之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