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3-5-6 17:31 编辑
昨天(5月5日),春天里少有的艳阳天。我坐在哈尔滨图书馆里看书,看到一群痴情的母亲们,早早占上桌位,陪同孩子在写作业。身边一个胖男孩,十岁左右,看到周围有那么多好看的儿童图书,心里痒痒得很,母亲却不允许儿子去摸书,看到年窗外和煦的春光,孩子坐不住,想出去玩一玩,但母亲不允许儿子离开作业一步。
从上午到下午,小男孩写完了语文,又做算术,做完了校内作业,又做课外辅导题。儿子在一口口叹气,浑身的不自在,但在严厉的母亲面前,也只能默默地承受。我看着有些残忍,真想冲上去说:“今天是星期天,应该还给儿子自由,现在是美丽的春天,应该让他去呼吸新鲜空气,不要争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母亲应该自省地站出来对孩子说:“我对不起你,孩子!”
由此我脑际中闪出曾经看过的一幅漫画:一个母亲对孩子疼爱有佳,伸出双臂来抱住孩子,但怎么也爱不够,干脆化作千手观音,无数个臂膀搂在一起兜起一个爱的网兜,孩子如同掉进了蜘蛛网,挣扎不得,自如不得,失去自我,失去快乐。
我又想近日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病了!母爱!》今天的母亲 为了孩子,舍得金钱,舍得时间,把全部的爱都投入给孩子,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孩子的成败上,其结果却事与愿违。出现了令孩子烦厌的“护墙妈妈”“套娃妈妈”“直升飞机”妈妈。知道直升飞机妈妈吗?就是像直升飞机一样,整天在孩子的头上盘旋,把孩子全部在母亲的掌控之下。
如今的母亲真的生病了,还病得不轻,她们太渴望孩子成功了。把成功的定义仅仅归结为高分、高薪、高人,为此目的,脚步匆匆,目光忧虑,匆忙中母亲却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真理:“你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失去的童年将永生找不回来。”
我家住在一所小学校的对面,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放学的路上,母亲背着孩子的书包,一边走一边没好气地数落着孩子:你就是那么笨!就数你啥也不是!快点走,回家写作业去。。。。孩子跟在后面,默默地流着眼泪。其实我觉得真正笨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痴情的母亲,她们残酷地逼着孩子捐出了整个童年。她们忘记了前不久,一个小学生因天天写不完作业,而选择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去解脱。此时的母亲才知道什么是自责,什么是后悔!可惜明白时已经晚矣!
现在的高科技手段真是涵而不露,让孩子没有一丝的个人隐私,每天的作业,孩子在校的表现,学校发生的大事小情,孩子还没到家,老师已经传到了网上。难怪一对结了婚的年轻人坚决选择了不要孩子,他们这样说:“这年头,谁敢要孩子?不是说养不起,而是你能扛得起一个生命的成长之疼吗?世界上,没有像当前中国妈妈这么难当。”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事例,在国外,母亲听说孩子长大要当一名面包师,就很赞许地为孩子鼓掌,而在中国,母亲一听说孩子长大要去汽车司机,母亲就说,真没出息,随后一个巴掌打在孩子脸上。
如今的母爱,已经染上了可怕的病毒。生了病的母亲们,请认真听一听睿智的孩子说的心里话:我们对自由的想往,超过了对成功的渴望,如果说我是一辆自行车,为什么非指望我成为一列火车?与其变成气喘吁吁的火车,还不如做慢慢滑行的单车,至少 我是快乐的,都去做人上人,那谁去做人中人呢?
今天,在中国大地上,不是缺少虎妈,而缺少正常的母爱,染上了病毒的母爱相互攀比中传播着,她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病毒的危害,因为在千人万人都挤在一个独木桥的大环境下,所有的母亲都病了,而且病得相当不轻。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要真挚地呼唤着:回归吧,母爱!警醒吧,母亲!
郝志宏2013年5月6日于哈尔滨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