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101|回复: 8

日本使用汉字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日关系目前处于僵持阶段,电视、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增多。日前安倍访俄,我看到那专机上涂写的文字:日本国  JAPAN,汉字和英文并用,而且是汉字在前。前些日子,“参考”上一幅照片,是安倍用汉字书写“以和为贵”。有关日人使用汉字,下面转载文章一篇:

曾经分别和在美国,日本工作的工程师讨论过出国以后的感受,结果十分有趣。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工程师说自己的感受是出门的时候觉得在外国,上班却觉得在国内,日本的工程师表示正好相反。
经细问,原来问题出在语言文字上。在美国的街头到处都是外文字母,人的肤色也黑的白的五花八门,走在那里一定会认为自己在国外,但美国大公司的技术部门里面中国人占了很高比例,办公室里中文常常成为第二通用语言,又让人觉得是在国内。
日本呢?走在日本街头,常常让人产生并未出国的感觉。因为商店的招牌,街头的广告上,充斥大量汉字,而且让人基本能够读明白其中含义。街头的人也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到了广东郊区某地,然而,到办公室一谈工作,那些同样黄皮肤黑眼睛用汉字的家伙说出来的日本话就毫无中文的感觉了,自然让人明白自己已经出国。
名派”学者,也分为三派,分别自称为“雪,月,花”。从这个名字看,他们自己也无法放弃对汉字的使用。因此,尽管汉字在日本的使用经历了低潮,但是始终无法被取代。 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出版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成熟,汉字书写困难和注音难以记忆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在日本的使用,又重新出现了增长的趋势。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文字规范化工作,确定了一些汉字在日语中的使用规范,这批汉字共有1850个,叫做“当用汉字”。
1981年又增加到 1945个,都是日本目前生活中常用的文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可以掌握200-300个汉字的书写能力。日语的书写也因此变得形式奇特,形成了今天汉字与假名共用的局面,也就是说,同样一个字,可以写汉字,也可以写假名。 不过对这个情况,最不满的莫过于一些日本小学生了。有一位日本小学教师和我谈起教育问题,说日本孩子如果作文成绩不太好,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别人只要学一门语文,而他们要学两门呢。
日本是世界上使用汉字比较多的国家,在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还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者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不过,今天日本的汉字,无论在使用范围上,还是文化地位上,都已经比古代远远不及了。
在古代日本,由于对汉文化的接受和推崇,汉字一度被置放在文化的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办事,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思路让外人难以理解。比如,在古代的日本,你要自杀的话,武士可以切腹,而平民只能上吊。同样,男人可以写汉字,女人如果写汉字就会被认为是冒渎。
这可不是玩笑。平安时代的女作家紫式部批判与她同一时代的另一个女作家清少纳言,罪名之一就是“乱写汉字”,因为那个时候女人无权写汉字。可见,汉字在日本曾经是吓唬女性的东西。所以,胆子小的紫式部自己是很规矩的,那么厚的《源氏物语》,全是用日本当时女子使用的“假名”书写的(当然现在出版的时候有不少地方换成了汉字,这是今天出版商干的事儿,紫式部断不敢如此大逆不道)。
日本最初只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是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后,日本才形成了自己的文字,其中汉字自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明治维新前,日本的文化阶层普遍大量使用汉字,今天日语中广泛使用的假名当时只起辅助作用。假如看日本明治维新重要人物西乡隆盛等留下的诗词,书信,会发现基本都是汉字构成,与中文的区别极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就已经产生了反对使用汉字的文化流派。德川幕府第六代将军的宠臣新井白石提出“汉之文字万有余,非强识之人,不能背诵”。
产生减少汉字使用呼声的原因之一是荷兰与日本的交往引发了一部分日本人对西洋文化的推崇,另一是认为字母化是文字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个观点,与我国推行汉语拼音时一部分专家的看法颇为相似。不过,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日语的发音和汉字属于两套起源不同的系统,一种语言的发音和文字不能统一,会带来很多麻烦。日本反对汉字的学者提出的目标是“言文一致”。
1842年,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日本朝野对这个消息十分震惊,而后产生了“东学不如西学”的思潮,成为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日本文化逐渐西化,而清朝日益衰落的情况下,汉字在日本的影响也自然减弱了。日本在新闻,图书上逐渐使用假名取代汉字。假名,即日本拼音,其原型也是脱胎于汉字,共计48个,但主要用于注音而不是表意,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类似于英语的大写与小写。
蔡元培曾在1919年写道:“日本维新初年,出版的书多用汉字,到近年,几乎沒有不是言文一致的。
在日本上个世纪上半叶“脱亚入欧”的过程中,不断有狂热分子上书要求废除汉字的使用。但是,这时汉字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简洁直观的表意能力,对东方文化准确的表达,都是拼写文字难以代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篇文章:

引进汉字对于日本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文字是语言的载体。没有文字这个载体,语言和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就无法被准确地记录、传承和得到长足的发展。
公元三世纪末之前,日本的文化只停留在口口相传的传说文化阶段,相对来说文明的发展是缓慢的。引进汉字之后,日本才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文明的发展才得以开始加速。当时用以记载历史和传授文化知识的唯一工具,就是汉字。
其次,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文明借助文字得以传播。随着汉字的输入,当时先进的中原文明随之传入日本。在政治体制,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宗教,文学等各个方面,日本通过汉字吸收了大量的先进文明,从此发展起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三世纪末,汉字开始传入日本,公元七世纪的奈良时代开始日本以遣隋使、遣唐使的形式大批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字和文化,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中日文化交流,直至唐“安史之乱”以后交流的规模才渐渐萎缩。
明代初期,日中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规模的贸易往来,直至明代因内政的原因开始海禁,日中之间的贸易文化交往才被抑制。
通过吸收汉字和汉字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日本发展出其独特的本土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唐文化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至今日,日本文化中还保留着许多中国唐代文化的余韵,例如茶道,花道;日本古代都城的奈良、京都,则随处可见唐代风格的寺院等建筑;一些古老的手工制作工艺,到现在还可以在日本找到踪迹。而通过遣唐使流传到日本的佛教文化,一直是日本宗教文化中的主流。
甚至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公元16-17世纪)战国的大名们都会在某个时期进入寺院为僧;而当时的寺院则是政治上对大名们有着极大影响的所在。明末,又有许多不愿意臣服于满清王朝的文人学士流亡到日本,给日本带去发展到顶点的成熟的儒家文化,对当时日本的文化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果没有汉字的传入日本和汉字在日本文化中的统治地位,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是无法达到这样一个深刻的程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30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4-30 11:35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8 0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