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255|回复: 61

巧克力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
在近500年的历史中,没有一种食物能像巧克力这样,如此迅速而决定性地征服了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各类人群。电影《浓情巧克力》中,漂亮的女主角曾骄傲地向全世界宣称:
“你不能拒绝巧克力,就像你不能拒绝爱情。”因为它的甜蜜,因为它的温馨,因为它的高热量,因为它浓得化不开,也因为它有一点点苦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3000多年前,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开始用可可豆制作饮料。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于1502年首次将可可豆带回西班牙。此后,欧洲殖民者在侵略拉丁美洲的同时,也对可可产生了极大兴趣。
1516年,西班牙殖民军统帅费尔南德·高尔斯在写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说:“在墨西哥广大地区出产一种可可豆,谁要是喝上一杯这种饮料,就足以使人在全天的行军中精神饱满。”
他还奉献给国王一盒精制的可可粉。国王特地为品尝可可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但与会的人一致认为这种“苦水”难以下咽。
1519年,另一位西班牙冒险家科尔特斯在墨西哥阿兹台克印第安人统治者蒙提祖骊的宫中喝到一种称为“Xocoatyl”的苦味饮料,这是一种用可可豆与草药、香料、玉米等搅拌起泡的混合饮料。在印第安语中“Xoco”是泡沫,“Atyl”是水。巧克力的英文名字“Chocolate”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科尔特斯将这种饮料带回西班牙,西班牙人发现这种饮料加入糖、香草和肉桂后味道很好。这是欧洲的第一个可可饮料配方,西班牙人很珍视这个配方,保密了近百年。直到1606年,意大利人卡尔雷迪才将制作巧克力饮料的秘方带到了意大利,随后又转入了法国、英国。到了17世纪中叶,巧克力饮料在法国和英国已颇为流行,只是价格相当昂贵。
1765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的多尔切斯,贝克博士办起了第一个用可可豆生产巧克力粉的工厂。1819年,瑞士23岁的卡耶尔制造出第一块巧克力糖。从此,巧克力就不再单纯作为一种饮料,而同时成为了糖果和点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1828年,荷兰人冯·霍滕将可可浆脱去可可脂,第一次制出速溶可可粉。同时,用可可粉加入可可脂制作巧克力,也比原先直接用可可豆质量好得多。霍滕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可可和巧克力工业的面貌。今天,霍滕的方法仍在沿用。
1847年,英国的弗赖伊父子公司在可可粉中加糖和可可脂,并用模子将它们成型为巧克力块,制作出了我们今天所吃的巧克力糖。
另外一次突破发生在1876年,当时,瑞士的丹尼尔·彼德在巧克力中加入了牛奶,第一次制作出固体牛奶巧克力,成为现代巧克力的雏形。由此,奠定了欧洲巧克力的声誉,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巧克力输出地。在欧洲众多的巧克力生产国中,德国巧克力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德国人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雄厚的资金,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巧克力,并畅销世界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克力不仅具有美妙的味道,更因其本身代表的一种特殊文化而受人青睐。在国外,巧克力被称为“爱情巧克力”,和玫瑰花相配是情人节最好的礼物。
一本英语辞典上注释说,2月14日情人节,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据说鸟类在这一天开始交配。那时的风俗是:在牧神节期间,每个青年男子从一只盒子里抽签,盒子里放的是写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条子。抽到谁,谁就成为那个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来这个节日改为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圣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悉心地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
在情人节里,许多小伙子还把求爱的圣瓦伦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剪成蝴蝶和鲜花,以表示心诚志坚。姑娘们晚上将月桂树叶放在枕头上,希望梦见自己的情人。现在,在情人节当天,男子通常将一枝半开的红玫瑰作为情人节送给女孩的最佳礼物,而姑娘则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为回赠的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人节为什么要送巧克力?研究发现,巧克力含有一种“氨基苯”(PEA),是一种人们只有在热恋时才会分泌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引起荷尔蒙的波动,使人产生一种像坠入爱河一样的柔情蜜意。
如果说最热烈的情话是拿破仑的“吻你亿万次,就像太阳照到赤道上那样炽烈”,最疯狂的情话是海明威的“爱你时,觉得地面都在移动”,那么,最甜蜜的情话就应该是:“我就是你的巧克力,在你的口中被溶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3年,德国科隆巧克力博物馆在科隆大教堂附近建起。科隆巧克力博物馆又名伊 穆霍·施多威克博物馆,由德国著名的巧克力制造商施多威克先生投资5300万马克兴建。每年有约60万游客,走进科隆巧克力博物馆,追溯人类自3000多年前就开始的巧克力和可可的古老历史。
接近博物馆,那浓浓的可可味随着莱茵河畔的清风飘过。岸边形似船舰的现代建筑物就是博物馆的所在,为方便外国游客,博物馆会由英语向导领队。
科隆是德国的巧克力之都,Stollwerck巧克力工厂就位于此地,它亦是向美国出口的第二大巧克力制造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物馆原本是为了纪念Stollwerck150周年庆典而建设的,后来因为参观人数愈来愈多,因而设立成为了永久的场地。博物馆成立的另一原因,便是为了告诉游人如何分辨巧克力的质量。为什么有些巧克力值几百元一磅,而另一些却是几十元一大包。
在购买入场券时,每人都能得到一块巧克力。这里的规模并不大,但你却能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领略和体会巧克力制造的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14 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物馆的第一个主题区叫“穿越时空的甜蜜之旅”,主要展示早期各种巧克力制作设备;第二主题区是“走近可可”,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介绍了可可的各种植物特性。第三主题区是“巧克力工厂”,这里全面展示了现代化工艺生产特色巧克力的过程。
特展厅叫做“从上帝的饮品到奢侈的商品”,公众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起源于中美洲的巧克力文化。
整个馆中最让人难忘的展品,是一台1899年的可可脂压榨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15 2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