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37|回复: 2

乡音、乡情、东北话

[复制链接]
边字五一二 发表于 2013-4-13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3-4-14 20:43 编辑

(几句解释的话:昨日(12日)晚20时左右,本贴上网,无回应。今晨发现已上《哈北网》,且重复。想去掉一篇,结果全删。只是目录上还保留,不知如何办,结果什么也没办。晚间上网发现已清除干净。现重将此贴上网,之前的搅扰见谅。)

      儿时,由于经常听祖辈念叨,我认为我是山东人,这样的概念直到离开哈尔滨,甚至离开黑龙江。
      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儿时的一切,无论人和物,都让我思念,我知道了这是思乡。那时无论在学校、在单位,初始时,因为王姓太多,为了区别,同学或同事喊我时,往往喊:“哈尔滨姓王的,”或“黑龙江来的小王”,这时我才对自己哈尔滨人、东北人的身份有了切实的体会。
      从这时起,当听到东北话、听到乡音往往使我格外关注。因工作性质,经常出差,全国各地走的地方比较多。在大西北、在大西南、在东海之滨,在天涯海角(八十、九十年代的三亚,远不是现在人们调侃的“黑龙江省三亚市”),当听到“嗯哪”、“贼....”、“那嘎达”等东北乡音,亲切感油然而生。
       八十年代末,在滇西北曾工作一段时间。笔者到过金沙江上游维西县的一个林场。发现年纪稍长的职工大都满口东北乡音。与他们攀谈,才知道,原来五十年代末,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从吉林、黑龙江,当时全国林业战线老大哥林业局,支援云南金沙江上游新林区建设而来的。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木材,他们的子女也都长大了,多数接了班或内招,也成了林业工人。但是他们不如他们的上一代,他们的先辈,50—60年代被成为“林大头”,是当时高工资的称谓。   
      我小时侯,邻家大姐在哈一百钟表部工作。据她说,买进口表不问价的,许多来自林区。下乡时,我也到过大兴安岭伐过木,了解了在“文革”最左的年代,在批判“金钱挂帅”最猛烈的时期,林业工人仍然“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每月能挣上百元。否则就没人干活。金沙江上游林场第二代,赶上了八十年代林区工作以管护、植树为主,伐木为辅。那时是林业转型期,单位和职工都比较困难的时期。
       在胜利油田、在华北油田和中原油田,我听到了更多的乡音,他们分布在油田的各个部门,大都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他们多为六十—七十年代来自大庆油田。
在宁夏、四川、贵州的三线工厂,听着熟悉的乡音,仿佛来到东北的某个小城。
       印象最为深刻是八十年代初,在甘肃天水,我听到的乡音,是一些年龄为我们长辈的老工人。他们是我真正的老乡党,来自于哈尔滨,五十年代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公司(好像这个名字),到西北完成一项重点工程,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整体留在那里了。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哈尔滨,几十年来,他们省吃俭用,计算每一个铜板,为了读书或下乡的儿女。每年十几天的探亲假才能与家人团圆,他们都快退休了,退休回到哈尔滨,全家团圆是他们的盼望。
       乡音、东北话出现在祖国各地,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向全国输送技术,输送人才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全国人、财、物流通更加广泛和宽松。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而中国的各地,很容易见到东北乡亲。
乡音、东北话在他乡,甚至在异国, 让我听到亲切,感受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4-1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不亲故乡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3-4-2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字五一二战友:你好!在外地听到乡音,真的感觉很亲切!就好像咱们知青战友见面一样,一说下过乡,距离马上拉近!2005年我们去南方旅游,到成都我姑姑家小住,姑姑是六五年到四川成都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去一部分人到大西南支援建设,姑姑和姑父全家搬迁成都,现在听他们说话,就是四川东北话。我们去成都,在街上听当地人说话,叽哩哇啦听不懂,偶尔听到东北口音的就感到很亲切。这就是乡音、乡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30 06: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