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13|回复: 5

经受北大荒风雪洗礼 锤炼了知青坚强意志

[复制链接]
老猫 发表于 2013-4-11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受北大荒风雪洗礼  锤炼了知青坚强意志
四十五年前,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从哈尔滨下乡到兵团一师沾河独立营,那时的条件都非常艰苦,在北大荒逊克草原我们经历了许多坎坷,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了许多困难,正是在那种环境下,我们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我们在艰难中锤炼自己,在困苦中磨炼自己,使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战胜任何困难,能够在逆境中成长。
一九六八年我们刚到兵团的时候,那里的交通、环境、生活都无法与城市相比,但我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在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令指引下,全国各地知识青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就有54万人,还有国家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到那里,和我们一样参加屯垦戍边的战斗。
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下乡的地方距哈尔滨也就500多公里,现在我们从哈尔滨早晨上火车,傍晚到孙吴,再坐二个小时汽车,当天就到农场了。可是当时的交通条件非常差,火车当时只通到北安,我们是从哈尔滨出发,经过齐齐哈尔到了嫩江,再乘汽车到了黑河住一宿,第三天坐敞蓬解放汽车又是一天才到营部,当时距离也就有二百多公里,现在汽车也就四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在我的记忆里,六八年的六月末,我被选为代表到哈尔滨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大会,当时因为没有车,我们只好步行,从营部到逊河60多里,刚刚下乡在城市从来没有走这么远的路,到逊河后走在大街上,由于累的突然倒地什么也不知道了,不一会醒来就好了,在逊河老张头转运站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坐汽车赶到嫩江上火车。后来火车从北安通到龙镇,我们回家办事都到那里就上火车了,军马场在龙镇建立了转运站,当时虽然县里有大客班车,一天就一个大客,我们坐火车回场就得到转运站等拉货车,有时在那里一等就是几天,后来有了大客方便了,但就一台车,隔天才有,大客有了故障需要修理而停运也是常事儿。那时场内交通也非常不便,从连队到分场,从分场再到总场,我们出去办事都是搭顺便车出行,后来到八十年代,各分场都有了大客车跑总场方便多了,有时我们回哈办事,坐场内汽车先到九连,然后坐县里大客到龙镇。有一次回哈尔滨分场一早没车,我是在天没亮骑着自行车到的九连才坐上大客班车到的北安。还有一次那是九O年回家过年,分场用车送到九连在路边等车,等了一上午也没有来车,因为都腊月二十九了,县里没有发大客,没办法九连用车把我送回分场,又参加了迎新春老干部座谈会,后来几位领导研究,分场用唯一的北京吉普车送我到龙镇,找了两个驾驶员,送到后他们连夜返回分场。
我们刚下乡的时候,仅三连就到了五批哈尔滨知青,大约有二百人,这些人到来的吃住是个大难题,开始我们曾经住过麦场的粮食仓库,后来我们排又住过搭在小公河边的帐蓬里,后来动力第五批知青来到后,我们加紧盖了两栋砖房大宿舍,解决了知青的住宿问题。在基建劳动中,有一个排专门盖房子,但是基建用的材料都是上山去砍伐,火热的劳动场面,知青的拼搏精神,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那时我们没有经验,是老职工手把手教给大家,当时还没有火锯,用的木板、木方都是用人工大锯破出来的。到了冬天宿舍取暖,大家都是自力更生上山打柈子,大家唱着歌,趟着雪到附近山上伐柞木打成柈子用苏式爬犁拉回来。因为我们刚从城市到那里,没有干过那些活,我们只好向老职工学习,我们从中学到好多劳动本领。
尤其是三连到大公河、浦拉河、疙瘩敏建新点的知青,开始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在荒原上盖房建点、开荒种地,就连吃的白面、豆油都是从营部一连用爬犁运上去的,有时遇下大雨、下大雪拖拉机都走不了,粮食供不上,也有断粮的时候。大家努力拼命工作,有了宿舍和食堂、办公室,当年又建几幢家属房,有的老职工才能搬来。为了让知青职工家属生活好一点儿,连队建起豆腐房,养猪种菜,都是自给自足。可是一些日用品都要到营部去买,因为工作忙,只好让胶轮车司机带回来。如果有个病人那就更难了,没办法只好用车送,就是由于交通不便,送到场部医院因路途远耽误而失去生命。
我六九年在归入军马场后,被调到逊河烧砖排脱坯,主要是烧砖为建三分场盖房用,到年底到三场又到瓦工排搞基建,已是十二月隆冬季节,在屋内搭间壁、垒火墙,刚上工还得烧热水和泥,垒起的火墙由于屋内冷,码上砖都冻上了,生火一烧,有的没有垒好就塌了,只好返工重新垒。七O年初我们上山伐木,那年我们还是在山上过的春节。回忆在深山老林里铿锵的拉锯声,“顺山倒”的号子声,打破了宁静的山林,伐木点离我们住的帐蓬好几里地,每天早饭后我们都是拿着大锯、斧子踏着积雪沿着小道前往伐木点,收工回来我们愉快唱着歌回住地,帐蓬里就是我们的活动场所,脱下棉裤、棉鞋都要烤干,吃完饭大家都躺在草铺上,看着鋥亮的气灯,大家都在细心听着“长篇连播小说”的广播,临睡觉前有的还说说笑话。伐树结束后,我们集中力量开始装车,每天分场来几台运木大挂车,在愣场用大绳沿着爬杠由拖拉机拽,一台车都拉十几立方,到三月末基本完成运木任务。当运木汽车走后,我们有休息时间,大家都背着枪,有的采猴头,有的找椴树锯菜墩,有的找杉木做刨床,有的找红心柳做扁担。
“蓝天高、泉水甜,红太阳照亮了白桦川,我为革命养军马,一辈子心里乐开了花”,我们军马场为国防建设养育军马,那神圣的事业,激励战斗在军马第一线的牧工,战酷暑、驱严寒、在风雪草原上放牧,他们令我们敬佩。尤其是我们的女放牧班和男同志一样,不怕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不怕蚊虫叮咬,不怕天寒地冻,驰骋在茫茫的草原上。我们的知青有许多同志都是牧手,他们为革命养军马而摔伤,至今落下残疾,在我们三分场的一连、二连、三连、十一连、十八连ab fat效果好的粉底液排行榜润肤什么牌子好面膜什么减肥产品效果好祛斑ems快递查询睫毛膏最快的瘦身方法润肤电子烟排行榜瘦身霜有效丰胸产品排行榜睫毛膏BB霜什么牌子好推荐胸部下垂怎么办都曾有过女子放牧班,现在看着当年她们威武骑在军马上手捧红宝书;她们在野外牧点军马在吃草,她们围坐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的老照片,让我们还眷恋那美好的青春瞬间,还留念着草原放牧的情景。
六十年代我们刚刚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正在长身体时期,粮食有定量吃不饱,用野菜、橡子面等充饥,后来初中毕业又到兵团下乡,到了那里虽然每天吃馒头,比较单一,如果吃粗粮还要到附近农村用白面去换,当时吃上大米非常难。在兵团马场的生活每天虽然都能吃饱,那时连里要改善伙食乐坏了知青,有时到老职工家去吃点好东西,条件好的知青平时到小卖店买个饼干、罐头解解馋。有的连队牧点自己搞伙食,他们就想办法琢磨着吃好,还有的知青抓住家的鸡杀狗,偷偷炖着吃,有的知青冬天上山打狍子、套兔子、山鸡来改善生活。知青后来陆续结婚了,有了家开始自己种园子、养鸡、养猪、养鹅,在农场特别是夏天,杀猪的很少,买点猪肉还得让他们出去捎,有时家里来个客,就得到商店买个肉、鱼罐头。那时也有打鱼的,主要是靠近河边的连队就方便,经常能吃上鱼。那时我记得在总场,在双河、西兴、王家馆子渡口,每天早上都有卖鱼的,一些名贵鱼都能见到。回想起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虽然很苦,但大家的精神非常高涨,大忙季节连里搞义务劳动,知青都是积极参加。分场盖大俱乐部挖地基时,都是把任务分到场直各单位,吃完晚饭大家都自觉到劳动现场,参加劳动,场面是热火朝天,我每天负责安卸照明的灯炮。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知青同甘共苦在一起,经历过那个困难年代,经历了北大荒的洗礼,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勤俭节约,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4-11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青有许多同志都是牧手,他们为革命养军马而摔伤,至今落下残疾,就是傻,如今又能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3-4-1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4-11 16:26
我们的知青有许多同志都是牧手,他们为革命养军马而摔伤,至今落下残疾,就是傻,如今又能怎样。

我记得,十一连女放牧班的杨淑春摔断了锁骨。十八连女放牧员张春华全场学习讲用的题目是:《摔死为革命 不死再上马》。那个年代号召提倡的是有这种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4-11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3-4-11 19:26
我记得,十一连女放牧班的杨淑春摔断了锁骨。十八连女放牧员张春华全场学习讲用的题目是:《摔死为革命 不 ...

我们都有过同一样的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3-4-17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骑过马,没放过马,赶过马车还是半路出家,大同小异,军马场嘛,就是离不开“马”。后来我就"鞭杆子换成笔杆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兴安樵夫 发表于 2013-4-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生难忘的第二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9 1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