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575|回复: 16

丁肇中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余年前看参考,我知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后来又看过报道,他和家人一同回山东老家祭祖。今日的央视节目,介绍丁教授的最新科研成果。现转载文章如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download free眼线薰衣草精油去痘印瘦腿减肥药排行榜很好快速增高最好的韵达快递网点查询外用减肥面膜排行榜眼影防辐射服品牌祛痘什么牌子的粉底液好面膜网购特卖频道眼影追女孩子的技巧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肇中出身于一个革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家庭,他的外祖父王以成早年追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牺牲。母亲王隽英是丁肇中最爱戴的人,1960年病逝于美国,临终前留下遗言:“爱祖国,爱科学,双爱双荣”。
丁肇中对科学的热爱近乎痴狂。他每天要埋头实验室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接连三四天不睡觉。他说:“我完全靠工作来激发充沛的精力,工作就是我的兴趣,兴趣使我不会疲倦。”
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5年,世界物理年活动日前在欧洲启动。他正领导着来自美、法、德、中等14个国家43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学家,在日内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质、反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
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
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他也是《原子核物理B》、《核仪器方法》和《数学模型》等科学期刊的编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
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6年,丁肇中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0年,丁肇中与美国人凯·路易丝·库恩尼(Kay Louise Kuhne)结婚,生有两个女儿。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1964年起,丁肇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丁肇中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在联邦德国汉堡任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小组负责人(他后来发现J粒子用的新探测术是在汉堡试验成功的)。
1967年起,丁肇中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的寿命等于其他任何粒子的一千倍),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因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
1974年11月12日,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全力攻关的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有两个奇怪的性质:质量重,寿命长,因而它一定来自第四夸克,这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5年,丁肇中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75年以来,丁肇中多次应邀来中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受聘为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丁肇中在1980年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丁肇中制造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按照惯例,诺贝尔奖获得者要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答谢辞,一般来说,答谢辞要由获奖者用本国语言发表。丁肇中翻阅了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材料,发现在众多获奖者答辞中没有一份是用中文书写的,于是,丁肇中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他要用中文致辞。
丁肇中从1962年开始研究实验物理,几十年来,他的每一个实验都对物理界有一个小小的推动,他没有出现过错误的实验,所以当他发起国际合作的时候,很多科学家聚集到了他的实验中来,他开玩笑地说:“大家觉得跟着我风险较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肇中之所以能吸引400多名科学家和100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并组织他们从事一个庞大的实验,不仅因为他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成就和威望,而且还因为他个人品格的魅力。
丁肇中领导的一些实验组,常常是一个“小联合国”,研究组成员分别来自全世界的许多国家或地区,但他能把这些科学家组织得有条不紊,同心协力地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肇中虽然少小离开中国大陆,然而,他对自己的父母之邦却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在顺利的时候,还是登上科学高峰时,他都没有忘了自己的根。除了在获得诺贝尔奖时那篇著名的演讲中,他讲过的那番寓意深情的话外,在各种场合,他都不时地流露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他说过:“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有过影响深远的科学发现的国家。我相信随着稳定,对科学事业的不断鼓励和支持,在未来的年代里,中国必将会对科学做出许多十分重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常说:“中国人的才能、智慧,不在任何国家的人之下。中国人要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充满信心。“
在1976年诺贝尔颁奖仪式上,他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发表演讲,使华夏语言第一次在诺贝尔颁奖大厅响起。
但这一愿望起初遭到美国官方反对,美国驻瑞典大使找到丁肇中说,你是美国出生的,不应用中文致辞,而且在场的大多数人听不懂。
丁肇中回答:“你管不着这个,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在场的听不懂没关系,这是全球广播,我希望占全球1/4的中国人听到。”
丁肇中的思维与交流方式极其独特,初次与其交流会让人觉得他思维混乱。但仔细听来就会了解到,他的思维并非混乱,而是他想说的事情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合理表示出来。这点是想必听过他讲座的人都深有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6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