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张莅

我们的连队

[复制链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沧桑人亦老,天涯海角荒友情。连队人鼎力支持,京沪工呕心制碟,荒友们在时间的隧道中凝聚再回首。我们怀念逝去的战友,记住他们的音容;我们珍惜荒友的往来,兄弟姐妹般的真情。
2000年,时为八一农大教授的朱万德出差来哈尔滨。宾馆中的一位中年妇女问他:“还认得我不?”“不认识,想不起来了。”老朱再一琢磨,原来是科研班的马梅梅,二十年荒友情未断。老职工和知青们每到京、沪、津、哈,都受到盛情款待,杯酒舒心,难以尽言。
猪倌海外归来,领略荒友真情;老温远去贵州,荒友仍在惦记;新年钟声响,问候老连长。远离连队几十年,魂牵梦绕北大荒。组团回访老知青,泪水真心溶情泯偏怫。队里场内,故人云集,第二故乡美;亲人重聚,倾诉衷肠,难舍难离别。黑土网站作平台,跨越时空,飞虹架起友谊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7、知青潮      zhiqing  tide
文革期间,红卫兵从学校奔赴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8年夏,《6、18》下发后,李青原等北京中学生乘上北去的列车。9月,赵武军等第一批上海知青启程赴边疆;10月,徐本才等30余名哈尔滨知青来到2队。
1970年5月,朱爱娣等人面带稚气,来到3连;1975年秋,哈尔滨知青赵淑丽、关丽双、陈香菊、李永林、李玉章、张莅到22连。1976年,最后的栾秀芬投亲来到22队。先后来到连队的知青约270名。知青满怀理想和希望,随着时代的车轮驶向北国边疆。初到的知青面临北大荒的凛冽风雪,黑土地的汗水洗礼。
知青中的老三届文化素质较高,而多数为初中未毕业的学生,没有学完课堂中应学到的知识。学校的语文课中所学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日后在北大荒的田地里领教了。然而,能吟诵熟记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受到严峻的检验。后来的南方小知青,咽不下玉米面窝头,扔到猪号里。现场会上教育年轻人,老职工语重心长:“刚建队时,也多是南方人。主食就是玉米,我们文化低,也没人糟蹋粮食。
自然灾害好几年,队里每人月供口粮18斤,窝头只能给孩子吃。”机务漏油、点豆空垄,知青接受老职工的再教育。岁月流长,年青人逐渐的汇入到这片蓝天沃土中,和老职工、家属磨合在一起,工作、生活。北大荒的沃土、净水和阳光哺育知青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尼迪的铭言“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什么)不妨变成:不要问北大荒为知青献什么,而要问知青为北大荒做什么。
和地方农场、插队农村相比较,八五O农场 2队为知青准备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那是老职工和家属们10年辛勤劳动的结果。理论来自实践,实践胜于课堂,现实劳作使知青铭记珍惜粮食、爱护国家财产、用汗水耕耘大地的道理。
在连队的这片土地上,知青们领略了北大荒的粗犷雄浑;锤炼出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意志;磨练着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铸就成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精神。在连队的几年经历,京津和江南的知青面对塞北的风霜雨雪,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严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年,高峰时的知青达到178人,超过全连劳动力的半数,在各个班、排都成为主力。机务排的老职工教会他们驾驶拖拉机,康拜因,农机保养和维修,烘炉煅造。田间作业男知青,《三八》车组耙地忙。师傅教会她们看标记打扦,听发动机的声音排除故障,如何防备荒原的蚊虻和野兽。农忙时节,田野上东方红54和75彻夜轰鸣,像似演奏着青春的乐章。
农工排的知青学会各种农活:挥锄舞镰抡铁镐、脱坯上囤钐大草。老职工教会他们编筐酿酒挤牛奶、育苗赶车砌砖瓦。手磨老茧强筋骨,大荒育人辨稗谷。知青教师点燃荒原的文明之光,为第二代北大荒人传播知识的火种。后勤的知青:炊事财会医护理,商邮保育样样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4-5 10:28 编辑

连队变成了知青的家园,这片黑土留驻了我们的青春,也融入了我们的汗水。几年的荒原磨练,知青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学生变成熟练的农工。知青精英被提拔为连队的副职,班排长,郝凤仙等被评为兵团五好战士。连里经推荐升学的知青有叶增华、冀平、王佩琨、汪东宁、冯战、谢育华等。
激情过后,返城风起。受招工、病退、走后门等因素的影响,知青原本扎根边疆干革命的理想信念开始动荡。北京的高干子女,家长落实政策后旋即返回京城。1975年前后,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知青精英在内的大部份人都回归故乡,走出蛮荒。1976年5月,连队剩余知青不足百人:
城市        北京   上海   哈尔滨   天津   齐齐哈尔   牡丹江   密山
调离知青    75     60      35         5            7           1        2
留驻知青    12     45      25         5            3           0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5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年初,云南知青掀起返城潮,连队所剩知青寥寥无几。上海知青郑建华放弃接班,和齐齐哈尔知青原学英在队里结婚成家,坚持几年,回到江南。哈尔滨知青李玉章和雷龙福的女儿雷丽娟结婚,1992年返城,连队知青流中断。
几年后,原25队的哈尔滨知青贾艳文调入连队,任会计,至2004年退休,为连队的知青史划上句号。
几个随潮流返程的知青遇到困境,想来想去还不如北大荒,又回去了。哈尔滨知青吴铁忠和爱人郑春花一起回八五O农场养奶牛,勤劳致富。李永林和周素荣(周兴华的女儿)回到北面迎春的八五四农场经营养鱼池,3000余亩水面,鹅鸭成群游弋,水中满是鱼虾湖蟹,打造出垦区的绿色产品。
融入连队的青春岁月令老知青魂牵梦萦,天涯四海的荒友先后回访北大荒。回去的老知青,了却多年心愿。重回北国荒原,顶礼膜拜大地母亲。亲一下黑土地,荒野醇香,沁心润脾;喊一声北大荒,心神舒畅,纯真坦荡。
啊,连队,你令我梦回乡土,热泪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果 园  orchard                  
小南山在营区的西南500米处,海拔高度82米。知青到来后,南山四周开始种果树,后来增加到几百颗,形成了一个果园。园内的品种有小苹果、莎果、李子、123、等等。连里积的肥,草炭,有许多施到果树下边,高克宽领着知青侍弄果树,非常精心。几年的功夫,长成的树就开始结果了。
五月中旬之后,各种果树上的花朵纷纷绽开,白的、粉的、黄的、争奇斗艳。果园班的知青们会感到此地也像南国故乡的山水。她们伴着歌声劳动,随着春燕起舞。有的知青立下豪言:死后葬在小南山。
秋季来临,果园获得丰收。成串的果实压得枝条弯弯的。阳光照耀着小南山,一片玛瑙红,一片琥珀黄。累累的果实,低处的就用手往筐蓝里摘,高处的就得登梯子,好像怎么摘也摘不净。赵滑头把牛车赶过来,小青年一个劲的往车上装果子,拉到营区卖给全连的人,2分钱一斤。
北大荒生长的水果,个头都不大,以它们的纯香甘甜,算得上北大荒的特产,那是我们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果实。返城后的京沪知青或许还在想念这块宝地,“当年我们栽种下的果树现在怎样了?”
知青走后,果园连年遭遇虫灾,再加上受飞机喷药的影响,冻害,没能治理好,全砍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副业  stock farming & sideline
1970年前,连里的猪号基本是自产自销,年产值约6000元,后来有起伏。76年开始有生猪上交,年产值23654元,为农业产值的7%。马号养的马、牛用作畜力。一头奶牛产的奶供应全连,最贱时5分钱一斤还卖不完,剩下的就倒给马喝了。连里想建粉房、油房、豆腐房形成四房,但没能实现。
1977年,连里计划在3号地的穆棱二干西侧修养鱼池。从水利大队调来十余台挖土机、推土机,日夜开工十多天,挖成长约80米,宽30米的一个大坑,后来一直没有水就废弃了。知青冬天去穆棱河割条子,回来由陈发友领着编筐编篓。菜班还编过草廉子。95年后,连里的家庭农场开始营业性养奶牛,到2007年共有奶牛159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9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4-9 07:37 编辑

             酒 房  winery
1976年,连里在马号东盖了一栋几百平米的大砖房,准备用作四(酒、油、粉、豆腐)房。酒房最先开始酿酒,由刘海生当师傅,带着沈慧尔、排骨等几个知青,后来规模逐渐形成了,酿酒的人员也多起来。  
酒房一进门是一间八十多米的大屋子,中间迎面是一口100刃的大铁锅,上面扣着连里自制的大锡锅盖,酒就是从这里烧制出来的。平时屋子里很安静,忙起来便热火朝天。屋内左边有三个酒料池子,再左边的隔墙有个门,开门会看见一溜大缸,缸里装有酿好的酒。右边山墙也有一道门,里面是工作休息间,再向里是一间高温发酵室。每天的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釀酒的用料,苞米和秸杆,事先在猪号粉碎好,天亮前用牛车拉过来。酒工们上班后先从左边的池子出酒料,每池子有三层料。第一层最好出,人离地面近,不用费劲就把料倒出来,搅拌后放在一边。第二层料,就有些发热,脚下的热气使人冒汗。
出第三层料,人在地面下,得仰着胳膊往上扔,脚下的热浪让人感到如站在热锅上,坚持一会就得换人。第三层的酒料又热又湿如同有酒要出来一般,把它堆在锡锅旁边。刘海生一边烧火一边看火候,还不时的用打火机点一下酒料中冒出的酒气。等锡锅冒上大气来,就开始往上铺一层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4-9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看哪里上气就往哪里上一层料,直到这一锅的料全上完,盖上锡锅盖继续加大火候烧。酒气经锡锅上方导流锡管的冷却后,就流淌出酣醇的酒来。
刚出的酒浓度很高,直到出酒浓度低到与浓度高的调配到不足55度时,就停止出酒,这一锅酒也就烧制成了。酒用小桶拎到库房倒入缸中,锅里的酒糟当作猪饲料。酒糟出完后,锡锅里就接着上新料,新料蒸好后出锅翻、扬、晾到合适的温度搅拌上曲子下到酒池窑中发酵,酿酒的工艺流程就是这样的循环作业。
拌料是用粉碎的玉米和秸杆按比例调制,加上水及适量的大麦曲子。金黄色的麦曲子是酒房人员在高温室做出来的。做曲子是个精细的活,一天24小时得有专人负责,特别是晚上,温度高曲子会烧死,温度低曲子发白不发酵,若是室内湿度掌握不好,曲子霉烂变黑就不能用了。
所以,每班在做曲子时都非常认真,特别是周华容。曲盒都插有温度计,随时检查,屋里干热就往地上洒些水,上面曲盒温度高就和下面曲盒调个,一摞摞的曲盒调整完,人人都是汗流浃背了。                           
一缸缸醇香的酒酿出来,其中含有我们的辛勤劳动和快乐。逢年过节,酒房特意酿造些纯高粮酒,连领导会关照回家探亲的知青,带些连里自产的美酒给亲人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15 17: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