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鹏影视 于 2011-11-27 17:20 编辑
27组——聚会于下乡47周年
今年是知青联谊会27组全体成员下乡插队47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改变了我们人生轨迹的行动,9月24日,巴彦龙泉、五常牛家、双城水泉三个点的战友相约在群力北方贵族度假村聚会,当年一起参加市青联的下乡前培训班的有50多人,当天来了40余人,真是“情绪满满喲”。 组长齐芸田发表了一篇很传统化的纪念感言,刚进尾声就被娱乐节目主持人王振庭“赶”下了台。正应了那句“老来癫狂、少要稳”,这些人摆脱了环境的束缚,远离了家庭中长者尊严的约束,尽显了坦诚、豪爽、乐天的本性。一个下午,玩得别提多尽兴了。 以集体的游艺节目开始,由文艺骨干的登台逐渐进入了高潮,张忠杰、李立夫的流行歌曲,尤其是齐芸田的计划生育歌,笑的人们眼泪都流出来了;李义滨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马孝哆、李立夫唱的《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冰山上的雪莲》;刘志仁和单光复等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组5-60年代的苏联歌曲;刘焕新以优美的舞姿为大家伴舞,好多人也在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尤其是周静妫唱的河南豫剧《朝阳沟》选段,把大家都带回到当年下乡插队的岁月。大家不仅想起了仍然留在农村的郭惠恩,想起他当年最深情演唱的“汾河流水哗啦啦,杨村三月开杏花……黄澄澄的谷穗就像狼尾巴”,也佩服他真正实现了一辈子扎根农村。热烈的气氛使不会唱的人也坐不住了。盛世源即兴写了一首诗朗诵: 《我们》——献给老知青战友 我们走过同一条路,我们吃过一样的苦; 我们曾在广阔天地里,不计代价地耕耘着那片沃土。 天地转,国策变,我们又回到故乡的城堡。 我们不曾乞讨,我们不曾哭诉, 我们凭着当年敢闯世界的脊骨 我们凭着从贫下中农那学来的勤劳和简朴, 在拮据中拼搏,在蜗居中苦熬。 我们坚信:路在人走,自强有福。 我们骄傲,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把青春付出; 我们欣慰,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没有依靠父母的荫庇和财富; 我们快乐,在白发苍苍的岁月战友重逢。 举杯欢呼!
晚饭来了,娱乐的高潮瞬间变成了举杯祝福,引起共鸣的是感谢王振庭,是他把我们引荐给大鹏,同时把大家带进了知青联谊会,使我们64年插队的知青回到知青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享受着多姿多彩的、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
大半天的娱乐彼此更易于敞开心扉,晚上,各个房间都在议论一桩桩一件件青春岁月的往事。这屋谈论要扎根农村纷纷娶了农村的小芳;那屋议论农闲时在采石场搞副业辛苦;还有谈论回城积肥,科学种田,和农民一起搞文艺演出;谈论回城的艰难找工作,重新学习和奋斗的往事;大家的思绪一直在47年的拼搏和奋斗的隧道里徜徉……。夜深了。周围一片寂静,可我们的心却静不下来,终于往事伴着我们进入梦乡。
在回城的车上,前边齐云田把早复印好的老年保健知识分发给大家,车后边的徐明琴和周围的人就计划着下一次的聚会,无情的终点站让大家不情愿的说声再见!
那天,大鹏由于生病没能来,他把摄像机交给了我们,由于不愿打扰他还没痊愈的身体,所以视频没有做出来,只把我们自己照的照片选几张与大家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