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53|回复: 6

汗水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3-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3-1 14:51 编辑

                                         汗水
     黑龙江垦区所在的北大荒,面积约五万平方公里,至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过30人。半个多世纪的垦植,几经沧桑。我所在的36团3连的军垦官兵、知青和职工尽管在这块黑土地上洒遍青春的汗水,年年的机械化作业也难以抗拒自然灾害。
     1964年7月,朱德和董必武来八五O农场视察。从董老的提词中能够看出,八五O农场近10年的军垦遇到过挫折,气候是主要因素。1963年,2队的粮食亩产量只有16斤。1955—62年,八五O农场(三级制)累计亏损1092万元。1963—68年,八五O农场(二级制)盈利224万。1969—74年,三十六团累计亏损758万。
     1970年连队获得大丰收,播种16466亩,粮豆总产1891吨,创下了连队史上的空前记录。金秋的晒场上,知青们欢乐喜悦的歌声不断,流出的青春汗水不止,突击加班装车、扛麻袋上粮囤是常有的事。
     1971年,连队播种面积17084亩,比上年增加618亩。3月初,机车拖着带楞的木杠开始耢地。残雪和土层被一起耢平,大地变得湿润平整。3月下旬开始播麦种,早晨7点半钟,几台机车拖着播种车同时开到地头。
     连长和技术员都来了,播种车装好籽种和颗粒肥,人员各就各位。太阳升起来,春光普照大地。8点钟左右,表土层刚一解冻,全连人马立刻抓紧时机抢播麦地。麦苗长出来,麦地青青;机车拖着钉齿耙驶过去,麦苗更加茁壮。正值麦收季节时,老天爷却变了脸,连绵的阴雨天持续了近一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3-1 14:52 编辑

    为抢收粮食,机务排想尽办法,太阳出来机车就下地,下雨就往回开。后来地里雨水饱和,机车实在下不去地了。机务排的老师傅们就想出办法,给机车穿“木鞋”。烘炉和木工房忙起来,每天加班加点打大螺杆、螺帽。再把穿好眼的木方拧在链轨上。机车拉着康拜因下地,这时也只能割麦穗了。过于泥泞的地段,一台机车拉不动,就用两台车拉。
    人工下去割地,团部的职工都过来支援。我们加倍的付出了汗水,到最后收的都是涨满的麦粒。收大豆时,有的地段用人工割。连长李呈祥领着全连职工清晨2点多钟就下地,一直割到11月份。雨雪落到棉衣上,一会就冻结成雨冰。雪下的豆铺子先得弄出来,再踢掉上面的冰壳。人们手中的镰刀不停的在雪地中挥舞着,收工时脸上滴下的汗水都冻在刀刃上了。当年粮豆总产量576吨,还不到上一年的1/3。
    1972年连队播种面积减少到13850亩。谁也没料到去年的秋涝,又导致今年的春旱,招来了北大荒罕见的虫灾,数不清的毛虫落在各个地号。当时团里不能大规模飞机灭虫,全连的人马都到地里喷洒农药。晚上人们就两手拉着背包绳在地里轰害虫,直到夜半,走到地头,鞋面和裤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绿虫子。
     虫灾过后,又是鼠患。食堂的粥锅里发现耗子,宿舍的被褥爬进老鼠不在话下,女知青下地劳动,田鼠也钻进裤子和衣服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3-1 14:55 编辑

    一年下来全连收到粮豆仅604吨。军垦官兵几十年,知青十余年汗水的付出,换来的粮豆并不成比例。年年放牧式的经营,大量施用化肥,20公分厚的黑土层越来越薄,土地也越来越板结,最后退化成白浆土。
     从1973到1977年,尽管连里加强了经营措施,偶尔施上化肥,亩产量也只能徘徊在130斤左右。1996年,连里采取〈以稻治涝,以稻增收〉的办法,改种水田。2007年,连队耕地19020亩,其中水田16824亩,年产水稻8600吨,亩产量近千斤。加上畜牧业,连队年产值达千万元。
     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日本开拓团和40年代的苏联远东志愿垦荒队,最终在乌苏里江两岸都以失败告退。去年回访连队后,我们游览了兴凯湖。当我站在松阿察河边境哨所的高塔上向俄罗斯眺望时,那边仍然一派亘古荒野,不见人烟。而我们这边独好:         
                      屯垦戍边五十载,北大荒人志如钢。                                                                     
                      天公退步狼熊走,良田万顷卧江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葛志坚 发表于 2013-3-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莅 发表于 2013-3-1 14:46
一年下来全连收到粮豆仅604吨。军垦官兵几十年,知青十余年汗水的付出,换来的粮豆并不成比例。年年放牧 ...

36团与我们33团相邻,地理与气候条件相同。1971年麦收遭遇涝灾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那一年我连也经营亏损。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3-3-14 17:10 编辑
葛志坚 发表于 2013-3-7 13:54
36团与我们33团相邻,地理与气候条件相同。1971年麦收遭遇涝灾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那一年我连也经营亏损 ...


那一年,兵团各团、场普遍受涝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燕子 发表于 2013-3-14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的“汗水”,深有同感,我们所在的一师四团也有过类似的情况,那一年我们的麦子大丰收,收麦子的时候也赶上了连阴雨,机器根本下不去地,五台机车拉一台康拜因,最后还把康拜因拉倒了,最后小麦都是人工割回来的,真是丰产不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莅 发表于 2013-3-1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燕子 发表于 2013-3-14 11:24
看了你的“汗水”,深有同感,我们所在的一师四团也有过类似的情况,那一年我们的麦子大丰收,收麦子的时候 ...

当时北大荒的粮食生产,很大程度上由老天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5-4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