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李再林

返城后日记《我的1971》

[复制链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5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14日
       愉快的星期天。
       洗几件衣服,之后串门。
       先到小曹家,见到她的父亲和哥哥。她哥哥刚刚复原,一起谈一些战备和形势问题 。从越南战场,谈到柬埔寨,老挝,谈到美国可能对北越的侵略,也许就在我们年轻时发生大战呢。没有经过战争的我们,是期盼这一天的。为生活所逼的我更是希望参加这种真正为人类的正义事业,去轰轰烈烈地战斗,去慷慨激昂地死。
       在刘宝瑞老师处受到热情的接待,他对我当教员很满意,认为我是“那块料”。其实我哪里可以称为“料”,没有一点专长,毫无坚持下去的毅力,完全是一个“阿Q”,自我麻醉,自我解嘲,硬着头皮生活而已。哪里敢再说“革命”,革命是那些革命者的事,我无非想干点与革命无坏处的事。南郭先生可以吹竽,我当然可以充数了。好在孩子们本不识多少数。暂度春秋吧。应该到真正的中学去观摩一下那里的教学 ,使自己可以有所遵循。
      老袁没有星期日,妹妹和大婶在家。他干的是临时工,在砖厂,工资高一些。对于钱,有人千方百计得到它,有人嘴里不谈,心里却一点不漏地打自己的算盘,有的人过着优裕的日子,很鄙薄钱,说谈钱是庸俗的,甚至用冠冕堂皇的话去教训别人,这种人,实际不亚于混蛋。另有有些人,他们认为钱是不可或缺的,但他们绝不为钱而活着,而是为着活着而通过诚实的劳动得到钱。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但绝不清高到认为今天是天堂,而不是刚刚从旧的基础上脱胎的贫穷时代,还需要价值规律。他们不敢用冠冕堂皇的话,他们也绝不做金钱的奴隶,他们另有一番生活的目的和乐趣。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他们有乐观的克服精神,最善于阿Q精神,容易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常常把旧社会的地狱拿来比较,更爱哪怕是再困难的今天。他们把钱用在自己的私生活建设中,目的却是为着那大公的世界。为着大公的世界,他们不仅可以毁掉自己的私生活,甚至可以坦然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让位给未来更新的一代。老袁不是第一种、也不是第二种人,他是一个靠劳动吃饭的人。在自己的人生乐趣已经枯萎,当然只剩下“钱”了,他的肚子又不是总鼓着的。
      俊太家里,大娘健在,为我高兴。只是日前丢了钱和布票很懊丧,安慰一番。
      在阙老师处,他是不赞成我教书的。没有正式的职业,自然不能怕别人笑话。既然用尾巴钓鱼,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别人给一条小鱼,权且充饥吧。我是饥不择食,谁也不要因为饿人错吃了什么大惊小怪,毕竟可以充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6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15日
      教学生活是舒适懒散的,自管一摊,全靠自觉。
      老 黄晚上来。这次的任务是在哈市买一部分垫肩,再去青冈联系换纱包线,可逗留一二日。
       师里与连队情况无大的变化,只是忙起来,要进入春播季节了。
       这些日子天气气温升高,最低才零度,储存的鱼肉都变软了,要加快吃的速度了。
       继续读《战争与和平》二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7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16日
       在复杂的生活中,做一个完善的人 是十分之难的。固然完善是相对的,就是今天的时代可以达到的标准,达到的人也是实在少。
       人本应日臻完善,可总有一些人 ,也许包括将来的我们自己,放弃自己完善的目标,走到一定的高度便顺坡而下,而坡下是杂乱的深渊。
       错误总是难免的,有的错误是可以谅解的——由于无知、幼稚、单纯造成的;而有些错误是不可饶恕的——由于卑鄙的思想和目的造成的。第一种错误可使人完善得快一些。第二种错误则完全离开了完善的目标。
      封建社会有自己的完善标准,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资产阶级也有自己完善的榜样,就是无限度地崇拜金钱和势力;无产阶级的完善则和这些格格不入。滑下去,向世俗投降,还是坚持下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分水岭。我可能被世俗击败过,可我绝不投降;我也犯过错误,可绝无卑鄙的思想和目的。我总是要向着完善,向着共产主义的方向。
       看过去不是后悔而是教训;看将来,才是真正的动力。生活千奇百怪,我们却不能过千奇百怪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8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17日
       于玥今天离开哈市,我和老黄去送他,晚饭是在家吃的, 没有什么准备,很简单。
       深感我们今天的幸福,更晓我们今天的责任。我们的国家有今天,是历史的大进步,是任何历史时代不能比拟的。当然,我们还很贫穷,文化大革命解决了上层建筑的矛盾方面,要使经济基础主动跟上去,通过艰苦奋斗,做出最大的牺牲,为着我们的共产主义的宏伟事业。
      《战争与和平》第一册读完。第二卷的历史背景是从1805年10月23日库图佐夫在奥国不兰诺检阅自己的队伍,因奥国的墨克军队在乌尔木的失败造成库图佐夫大撤退。经历了渡过恩斯河、阿尔木特登的战争,再渡多瑙河,在杜信斯坦打败了摩克尔,以至于造成申·格拉本的战争。完全是战场的生活,大部队大兵团的撤退,逃跑,混乱。第三卷的历史背景,紧接着第二卷而展开,首先插入了伐西里王爵拜童山劳斯多夫的家信,接着回到奥斯特里奇举行的军事会议,十二月二日发生的奥斯特里奇战事,俄国军队的失败。托尔斯泰以历史学家的态度,力求真实地反映这场战争,在战争中各种人物——大到皇帝,小到伯力斯这样的年轻人等等的思想、性格、行动。这里有勇敢和胆怯的斗争,有虚伪的卑鄙的灵魂和各种欲望和观念的斗争。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生动的,构成全书故事发展的链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9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18日
       今天是开支的日子,我是代课,教育局还在研究钱从何来的问题,当然还得等几天。
       “人活着就是逢场作戏”一位朋友诚恳地对我说:“人穷志短,有什么办法,没什么抹不开,不体面,脸一抹就过去了”他继续说道“夫妻在一个单位上班,连话都不说,看那严肃劲。可回家呢,晚上呢?”他笑着说“那妙处自然可知。人就是犯这个病,虚伪,做戏。”
        朋友的话虽是在安慰我,可不无道理  。今天去医院看一位朋友的母亲,同病房的一位姑娘让我大开眼界,她那并不漂亮但很生动的脸,给我的印象很深。她说她是因病从边疆回来的,去年就安排工作了。她说劳资科的人她都认识,这中就有我熟悉的那位给她安排了工作,还常常到她家,她也常常买烟作为答谢。她是病退回来的,是不安排工作的,可她居然安排了,因此说劳资科没有办法是可笑的。她不是在做戏,可有人却是在做戏。想起我去劳资办那位熟悉的人对我的答复,那位姑娘的嘲笑令我无言,人家明明在演戏,又能奈何呢?
       《战争与和平》四卷就是上流社会的做戏,多么生动的戏,淋漓尽致。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到底什么是丑的,有没有美的,人都是丑美相当,都要自己忏悔吗?人的生命是多么暂短,多么不足一顾,可是一切都发生在那暂短的长流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20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19日
       接到胜利和姨母的信,回信均已写完,明天投递。胜利说二分队一个熟人在施工中被飞起的石块 打死,又增加了一个死者的名字。
       一个星期很快就要过去了。晚上去姚文清处送报纸,他正在玩“赌烟 ”,兴趣十足。他竟然透露出有人说我很好,教学有一套。天啊,一个受过党十多年教育,在边疆生活近三年的人教那样一些孩子,还应有什么困难吗?
       读《战争与和平》五卷。托尔斯泰主义的特点是虚无主义空想的东西,呼吁内心的精神修养,道德改良,信心中的上帝。就思想体系来说,它是极端反动的,但却有可批判的现实主义的东西,是一面革命的镜子,反映了那个时代农奴制及其解体前后的社会进程。书中彼尔入共济会是托尔斯泰主义典型的形象。
                        1971年3月20日
      晚上和凤云一起去桂琴的新居。她结婚后我还第一次去呢。她的爱人老卢同志很好,很热情,也很健谈。他在军工研究所工作,是个大学生,知道的事情多一些,谈了一些形势和内部一些问题。在那吃了饭,回来已经八点了。
       有人对生活强调它的欢乐,不知什么是负担;相反,有人对生活看重了它的负担,低估了它的欢乐。正确的态度应该看到两者是统一的,可以转化的,在人类进化的链条中尽自己历史的使命。
       继续读《战争与和平》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21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21日
      想不到宝龙居然来到了哈尔滨。他是昨天晚上到的,给老黄送几封介绍信,顺便配一副眼镜,早晨到了我处。
      非常高兴。收拾完家务,同宝龙一块买了200斤木柈子,便出门去玩。先到道外,给他配了眼镜,并吃了饭,然后到南岗,在建民浴池洗了个澡,下午三点半回到家。晚饭很简单,炒菜肉太少,没有么滋味,好在有父亲昨天熬的鱼,焖的大米饭 ,我们喝些啤酒,吃的炒饭。
        一个周日悠忽而过,紧张惯了的生活,倘若一天清闲反倒不自在,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22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3月22日
        每个星期一学校都要组织学习哲学,上周一通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是讨论。
       第一次参加讨论,本打算听听别人的,不料学习的空气似乎是凝滞的,人们都不高兴发言,于是便由工宣队的同志点名发言,三点两点便点到了我的头上。
       毛主席讲的是认识论,认识的实践性,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深化,它的意义。我作为一个教育战线的新兵,固然谈不出什么东西,这是因为对于教育我全然是个外行,还没有取得正确的认识,以便用正确的认识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界斗批改,我是新生;教材,我刚刚研究;学生刚刚摸底,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联系,矛盾和差异,我还没有规律性的认识。实践使我认识到,现在一年级的新生基础相当于小学三四年级,学习的基础相差悬殊,其原因不是天资区别,而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如何使教材的进度与学生的基础相适应,是教师要考虑的。我要在实践中摸索,把自己的课讲授好。
      学习结束已经晚上六点,到家吃过饭又去二姐处看一看,回来已经九点了。
       继续读《战争与和平》第六卷。五卷已经读完,写出彼尔的内心体验、安德烈的厌战、伯力斯的钻营、劳斯托夫为杰尼索夫的操劳和对联队生活的热爱及内心的转变。战争是通过简单的交代度过的,1807年2月8日的普鲁西希—艾劳战事,6月14日弗利德兰战事一带而过。6月25日亚历山大与拿破仑相会、讲和,之后是1808年和1809年的和平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2-2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18 06:41
1971年3月17日
       于玥今天离开哈市,我和老黄去送他,晚饭是在家吃的, ...

记得八十年代初,在八五O场部的露天影院,上映过法国影片(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2-2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3-2-22 06:32
1971年3月22日
        每个星期一学校都要组织学习哲学,上周一通读《人的正确 ...

纵览老弟的连续发帖,未见有回帖。提个建议:您为知青博物馆捐赠的几张老照片,都很好,能否就其中的每一张,讲出一个小故事,会更加吸引各网友的。

点评

谢谢大哥关注。  发表于 2013-2-23 06: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4-27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