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马海涛:《西红柿/我小时候穷人的水果》海涛2025.11.26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11-26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南美洲:野生祖先的摇篮
        西红柿,又称番茄,它的野生祖先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包括今天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智利北部。公元前7000年,在中美洲(墨西哥)被首次驯化为栽培作物。
●最初状态:当时的野生番茄果实非常小,可能只有豌豆或樱桃那么大,而且种类繁多。这些野生品种至今仍可以在该地区找到。
2️⃣ 中美洲(墨西哥):驯化与培育的中心
●关键跨越:虽然番茄发源于南美,但它的驯化过程主要发生在中美洲,特别是墨西哥。
●历史过程:考古证据表明,最晚在公元前700年左右,生活在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和更早的印第安人,已经开始种植和选育番茄。他们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将番茄从南美带到了墨西哥。
● 驯化成果:在墨西哥,经过人工的选育和栽培,番茄的果实变得更大、更美味。阿兹特克人称其为“tomatl”(意为“肿胀的果实”),这是我们今天“tomato”一词的词源。当时已经有了多种不同的番茄品种。
3️⃣ 跨洋传播的起点
●当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位于墨西哥)后,他们发现了这种被当地人广泛种植和食用的作物。
●大约在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人将番茄的种子带回了欧洲。因此,番茄最初是从墨西哥(中美洲) 被引入到旧大陆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误以为它原产于北美。
●西红柿(番茄)大概在明代晚期 (约16世纪末-17世纪初) 传入中国:一般认为在万历年间(1573-1620年)通过西方传教士经海路传入南方沿海地区,如广东。早期文献如《群芳谱》(1621年)有记载,称“番柿”,主要被视为观赏植物。
●清代 (17世纪初-20世纪初) 缓慢传播:从南方沿海逐步传到华北、台湾等地,但栽培仍不普遍,多数地区仍认为其“可玩不可食”,是观赏性植物。
         上世纪初至40年代 开始食用与栽培:约在20世纪初,中国人才开始将番茄作为蔬菜栽培和食用。到民国时期(1910年-1940年),番茄的食用逐渐普遍,西红柿炒鸡蛋等菜肴在餐馆出现并风靡。此时种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郊区。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得到广泛推广与普及:新中国成立后,西红柿(番茄)生产发展较快,栽培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要蔬菜之一。
        我在今年7月2日写的《岁月轮回我忘情去寻觅——东北农学院在香兰农场⑤》文章,简单的将我在故乡黑龙江省香兰农场小时候吃到的西红柿,归结于东北农学院年轻教师李景富的科研努力。写完后,在《风从江边来》公众号上发表。之后,在与当年随东北农学院教授父母下迁香兰农场的子弟张新植交流中,才感到我这篇文章的简单粗糙。因为,任何一种植物的改良培育要经过相当漫长的科研实验栽培适应过程,这是不可逾越多个阶段组成,一如我今天从事组织的科研工作,要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尤其是农业种植业,实验要受到年度季节性时间气候限制,不是实验室走出来就可以了。像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
         就东北这样高纬度尤其是黑龙江省高寒地带,一年种植只有3个多月窗口期时间。
        东北农学院子女张新植的母亲郑品清教授,包括李盛萱教授等人,早在农学院上世纪六十年代的1968年下迁香兰农场前的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对西红柿在东北地区的育种科研工作,写下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报告: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64年01期
蕃茄育种原始材料的研究李盛萱、郑品清。
●《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2年04期
同亲回归分析在番茄数量性状研究中的应用李景富、郑品清、李鹏。
●《东北农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黑龙江省蕃茄病毒病毒源类型的鉴定   郑品清、李桂英、李景富、李盛萱。
●李景富,郑品清.    东农704番茄新品种选育报告.  《 VIP 》 , 1990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发表时间不详
郑品清、李桂英、李景富、李盛萱
        蕃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类型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占92.23%;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占2.1%;再次为 TMV 和 CMV 混合感染类型,占1.74%;在鉴别寄主上未表现症状的占3.83%。
……
        不久前的11月22日,东北农业大学郑品清教授子女张新植在《风从江边来》公众号上发表了“回味东农大粉番茄”文章,主要是回味我们作为东北农学院和香兰农场子女对那个时代的西红柿的记忆,那可是我们在一穷二白艰苦条件下”穷人的水果”,它不仅是历史记忆,而且,对于西红柿中国化、本土化像张新植母亲郑品清等一代知识分子的努力,包括最后这些教授退休前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毫无保留的接力传承给了青年教师李景富,最终,后来人们看到的是李景富成了人们眼中的“中国番茄大王”。
         这是两代学者们的集体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27 18: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