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1

免疫力才是最好的良药,20 个提高免疫力的中成药,正气足才少生病,建议收藏备用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11-1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5-11-11 08:59 编辑

https://mp.weixin.qq.com/s/0mHwo9rL4-trGnblNaY3tQ

张履英推荐
一到换季或者气温骤降、压力大的时候,体质弱的人总容易被感冒、乏力缠上。
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想要少生病、增强抵抗力,就需要调理身体的“正气”,毕竟免疫力才是最好的药!
下面整理了20 个实用的中成药,涵盖了不同体质的人群,建议收藏备用。



1、人参固本丸
成分:人参、地黄、麦冬、天冬、山药、山茱萸。
功效: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适合症状:阴虚气虚体质的人,平时总觉得乏力、盗汗,稍微累一点就没精神,换季容易感冒,抵抗力偏弱。
注:滋阴成分偏多,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人不宜长期服用,服药期间少吃生冷油腻。



2、河车大造丸
成分:紫河车、熟地黄、天冬、麦冬、杜仲、牛膝。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适合症状:肾阴亏虚的人,经常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晚上睡觉容易口干,稍微受凉就感冒,体质虚弱。
注:药性偏滋腻,消化不良、腹胀的人慎用,感冒期间不宜服用。



3、炙甘草汤颗粒
成分:炙甘草、人参、地黄、麦冬、阿胶、桂枝。
功效:益气滋阴,养血复脉。
适合症状:气血阴阳都虚的人,平时心悸、心慌,稍微活动就气短,浑身乏力,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注:含阿胶等滋腻成分,脾胃弱、大便黏腻的人慎用,处方药需遵医嘱服用。



4、左归丸
成分: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
功效:滋阴补肾,壮水之主。
适合症状:真阴不足的阴虚体质,经常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抵抗力差。
注:药性偏滋,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宜与寒凉食物同服,处方药需遵医嘱。



5、右归丸
成分: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黄、山药、山茱萸。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适合症状:肾阳不足的人,平时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精神不振,体虚易病,冬天尤其容易感冒。
注:温热成分较多,阴虚火旺者禁用,高血压患者慎用,处方药需遵医嘱。



6、人参养荣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
功效:温补气血,养心安神。
适合症状: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的人,面色萎黄、没有光泽,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稍微劳累就感冒。
注:药性温和,适合长期调理,感冒期间暂停服用,避免滋补恋邪。



7、龟鹿二仙膏
成分:龟板、鹿角、人参、枸杞子。
功效:滋阴补阳,益气养血。
适合症状:阴阳两虚的人,既怕冷又怕热,体质虚弱,精神萎靡,免疫力功能差,容易反复生病。
注:滋腻性较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慎用,处方药需遵医嘱服用。



8、升阳益胃汤颗粒
成分:黄芪、人参、白术、黄连、半夏、陈皮。
功效:益气升阳,健脾祛湿。
适合症状:脾虚湿盛、阳气不足的人,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浑身沉重乏力,换季容易外感风寒。
注:湿热体质者慎用,服药期间饮食清淡,避免油腻生冷。



9、麦味地黄丸
成分: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
功效:滋肾养肺,固本止咳。
适合症状:肺肾阴虚的人,经常干咳少痰、咽干舌燥,浑身乏力,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引发咳嗽。
注: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感冒咳嗽期间不宜服用。



10、桂附地黄丸
成分:肉桂、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适合症状:肾阳不足的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小便不利,体虚易感冒,冬天症状更明显。
注: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高血压患者慎用。



11、参芪十一味颗粒
成分:人参、黄芪、当归、天麻、熟地黄、泽泻。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益肾。
适合症状:气血两虚的人,尤其是放化疗后体质虚弱,或者长期体虚导致的乏力、面色苍白,免疫力低下。
注:药性温和,适合术后或大病初愈调理,处方药需遵医嘱服用。



12、当归补血丸
成分:当归、黄芪。
功效:补气生血,扶正固本。
适合症状:血虚气弱的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浑身乏力,稍微活动就心慌,抵抗力差。
注:成分简单,适合日常轻度血虚调理,感冒期间暂停服用。



13、黄芪生脉饮
成分: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汗。
适合症状:气阴两虚的人,平时气短、口干,稍微活动就出汗,乏力明显,换季容易感冒。
注: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不宜与萝卜同服。



14、八珍颗粒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
功效:气血双补,调和脾胃。
适合症状:气血两虚的人,头晕目眩、浑身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注:药性平和,适合长期轻度气血不足调理,感冒期间不宜服用。



15、养阴清肺丸
成分: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适合症状:阴虚肺燥的人,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声音嘶哑,体虚易受外邪,感冒后咳嗽难愈。
注:脾胃虚寒者慎用,痰湿咳嗽者不宜服用,服药期间多喝水。



16、薯蓣丸
成分:山药、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地黄。
功效:气血双补,调理脾胃。
适合症状:气血两虚、脾胃虚弱的人,平时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面色萎黄,抵抗力弱,容易反复感冒。
注:药性温和,适合长期脾胃虚弱伴随气血不足调理,感冒期间暂停服用。



17、鹿角胶颗粒
成分:鹿角胶。
功效:温补肾阳,益精养血。
适合症状: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浑身乏力,免疫功能差。
注:阴虚火旺者禁用,滋腻性较强,脾胃虚弱者需搭配健脾药服用。



18、人参生脉饮
成分: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汗。
适合症状:气阴两虚的人,气短乏力、口干舌燥,夜间盗汗,精神不振,换季容易感冒。
注: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与浓茶同服,感冒期间暂停服用。



19、归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适合症状:心脾两虚的人,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多梦,面色萎黄,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注:痰湿体质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宜过量服用。



20、石斛夜光丸
成分: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熟地黄、枸杞子。
功效: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适合症状:肝肾阴虚的人,头晕眼花、视力模糊,浑身乏力,腰膝酸软,体虚易病,免疫力差。
注: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熬夜,不宜与辛辣食物同服。



分享一个身边真实的调理案例:
我姑姑今年58 岁,前几年总被体质弱困扰,换季必感冒,每次感冒都要拖上二十天,咳嗽不停,平时也总觉得浑身乏力、面色苍白,稍微做点家务就气喘。去看中医,说是气血两虚导致的免疫力差,建议服用参芪十一味颗粒,搭配日常多吃红枣、山药调理。
一开始姑姑还担心处方药有副作用,遵医嘱服用了一个月后,感觉体力好了不少,之前的乏力感减轻了很多。坚持服用两个多月后,去年冬天居然没感冒,就算偶尔有点受凉,喝两天热水就好了,脸色也比之前红润了。现在她还会偶尔服用巩固,整个人精神状态比之前好了太多。



其实中成药调理免疫力,关键在“辨证”,不是随便选一个就能吃。比如怕冷的人适合温阳的药,口干手心热的人适合滋阴的药,气血不足的人要选补气养血的。如果不确定自己的体质,最好咨询医生后再服用,尤其是处方药,千万别盲目自行长期吃。
希望这些实用的中成药能帮到大家,毕竟身体的正气足了,才能少生病,日子也过得更舒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25-11-13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就是开药铺。中医世家呀。我记得我在斯哲睿时,李晓霞老师讲,中医是哲学,这学问太大了,可以同病不同医。也可不同病同医,这就是一样的病,可用不同方法治疗,而不一样的病,也可以用一样治疗。这里就有哲学思想,学问太深了,西医就简单了,就是科学,就是象化学方程式一样,你就有炎症就是消炎,这消炎就是用磺胺,青霉素就行,这就是破坏细菌细胞,这就治病了,这西医就是这样简单,当时她讲课,我就记笔记,她讲完了,我这笔记也写完了,我就想她说的有点道理,我就把她讲的转述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1-14 2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