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马海涛:《谈谈诗》

[复制链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25-8-3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农场章文 于 2025-9-1 14:10 编辑

这些是马海涛以前的作品。
《谈谈诗》海涛2024.8.7立秋
        对于描绘景观自然的诗,我喜欢触景生情写实创作,但绝不能止步于此,必须同时描绘自己的意向感受,表达自己所触发的不但是灵感而重要的是引深寓意。比如这首:

《落霞孤鹜》海涛2024.8.5
三夏落日晚,坐等湖水闲。
极目望天际,祝融伏云烟。
塞入炼丹炉,五彩吞半天。
高云彩带舞,金球渐沉远。
夕阳愈红处,天堂现西边。
孤鹜逐霞染,寂寥空自喧。

       第一句描写盛夏三伏中伏天落日比较晚,在湖边闲等看落日余晖。
        第二句写的是望着天边,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在俘获天边的云彩。
        第三句说火神将俘获的云烟装入太阳这个炼丹炉,每次装入炉子都会吞吐出火舌把云彩变成五彩霞光吞噬了半个天空。
        第四句说更高处的云彩被折射像彩带一样随着云散舞动,太阳像金色的火球渐渐沉入大地。
        第五句,夕阳越来越红,天堂显现在了西方,那里的人们正享受着自由美好的生活。
        第六句,孤独鹭鸟追逐着彩云自己也被染成身披霞光,在寂寥的空中自说自话落寞的歌唱。
        再比如:
《题“庐山忘归亭”》海涛2021.9.30

山含清晖水含情,日出鄱湖雾升腾;
仙人飘飘出太虚,瑶池初露恍玉峰;
万里长江飘玉带,云扉开启迎客松;
山下鸡鸣古驿道,山上望日芸众生;
天缘有幸站高处,透悟天地沐秋风;
心高一览众山小,何愁人间路不通;
忘归亭上望归处,迟早都要见永恒。

        在庐山仙人洞的石壁上留有明太祖朱元璋的诗(是不是那个文盲和尚写的不得而知),其气势磅礴,非一般文人墨客所能: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比较我的诗,其意境与气势自有高下。
《得意之作》海涛2019.4.3
       本赋写于沪上中心的中心“上海新天地”公寓楼下的小小人工湿地公园,我每天早晨都会下楼去到那里锻炼。   
       让我得意忘形的句子是“四围楼色”和“王八占石矶……”山水田园本来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天人合一的居住方式,可惜,半亩弹丸绿地一小汪人工仿湿地被四周钢筋水泥的楼房围困。即使是这一小汪水中,也自有杯葛呲仵,一小块人为放里的石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甲鱼龟鳖与鹭鸟反复争夺。一王八独占鳌头,伸着长脖子(想必是雌激素挥发爆棚)引来金龟子一群拥挤来想和其做不可描述动作。这寓意着与此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线城市人类的生活状态。
       和不懂诗谈诗很累。诗词歌赋不是仅仅会背,如果是那样,自古书生穷其一生的背,有几人留下千古名句?又有几人文韬武略留下功名?然则,是如今,所谓国学无非就是浩浩千古庸人,殇殇过客矣,不足挂齿。

《花港观鱼》海涛2019.3.30
        花港观鱼,柳下闻莺。半亩清池,一派湖光,四围楼色,梦里水乡。我笑鸥鹭痴,观鱼比我早。姹紫嫣红倒影,微信字传情。写意丹青,雨醉云醒,柳暗花明。
       王八占石矶,长伸“香颈”,不为沐春风,只钓金龟婿。
       庄子濠梁兴,海涛沪晨题红句。

《花港观鱼·外一首 》海涛2019.4.2
樱花落尽杏花嫣,
碧塘红沉水底天。
晨曦刚启风亦静,
守望鱼儿鸟心煎。

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之乐?”
《再登武功山》释义海涛2024.1.25
        《再登武功山》海涛2023.9.12
昨预报雨濛,山高不可登。
浮云游子意,山霭翠薇横。
今再攀高程,隔山问相逢。
带岫凝全碧,障霞掩半空。
飘飖忽如来,雾霭任由风。
阴晴经山庙,知否葫芦僧?
扶摇步天梯,汗流入云层。
仰止观壁松,风光在险峰。
         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有连阴雨,不适合登武功山。远看高山上壮观浮云和苍翠山峦不就是游客追求的境界吗?今天还是决定带全家再次登高山,冒着小雨登山需要经常问下来和隔山的游客上面雨还在下吗?云岫把山峦都润泽了苍翠欲滴,峭壁悬崖掩映了半天霞光。小雨形成的雾霭突然就会飘来或离散而去,全由风决定。云来而阴云去而晴那个悬崖上的庙宇,里面敲木鱼念经的糊涂僧人知道庙外忽逝来去变化吗?在若隐若现云雾中爬着陡峭台阶,汗水也蒸发进了身边的云层里。仰望峭壁悬崖之上的劲松,最好的风光就在最危险的山峰那里。

注:马海涛,1961年9月出生,荒二代,其父是原香兰农场副书记,文革被迫害致死,年仅39岁,其母月工资47.5元,把5个孩子培养成人,很不容易。1980年9月在黑龙江香兰农场通过高考考入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入伍,1982年8月毕业,自愿申请分配至空三十七师,1985年9月考入空军工程大学,毕业后在空十四师、空三师、驻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空军第四试飞大队等单位工作,空军少校军衔。
    1996年转业后历任南昌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员、副局长,南昌市政开发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中纪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专案组成员,北京金融街集团南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香港嘉里集团华南区对外事务高级经理,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筹建办副总指挥,北京某军工科技企业董事长。
他是个见多识广很有思想、很有情有义的人,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充实自己,书写感言诗歌等,回忆过往的经历,感恩遇到的好人,也经历江湖的险恶。在香兰农场时,对他帮助最大的是东北农学院的老师和知青教师。因此,香兰农场出生地情结、东北农业大学情结、知青情结深深的刻印在他的脑海中,他要把经历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时俱进。他写的东西涉猎领域广泛,又很接地气,在香兰农场知青中、他的东北农业大学同学中、他的曾经同事中传颂。是杭州知青包满珪,把他介绍给我,我就时不时的转发他的作品,供我们这一代知青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4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